前几年,Gucci遭遇种种混乱,高层剧烈动荡,公司表现如同过山车。期间即使是母公司开云集团,或许也无暇顾及Gucci内部的复杂问题。
上周,上海《新闻晨报》发表了这样一篇报道,标题为:
《国金Gucci店员被罚站培训7小时 母亲讨说法致其被调离》。
报道讲述的是发生在Gucci上海国金中心店的事。国金中心位于上海陆家嘴,是上海最顶级的奢侈品购物中心之一,Gucci店铺位于一楼。
一名员工称受到了店长的苛刻对待,但Gucci对店员的说法予以反驳。
1.
《新闻晨报》是这样报道的:
10月26日,Gucci店员洪女士在婚假结束后回到店铺上班,她在晨会上没有回答出店长关于Gucci“卓越零售”方案的问题。
洪女士随后被店长要求在办公室以站立的方式接受培训,时间长达7小时。期间洪女士被允许吃饭和一次离开,但整个过程类似于“罚站”。
洪女士的母亲得知此事后和女儿一起前往店铺讨说法,并未见到店长。一周后,洪女士接到公司书面警告,称其家人影响店内正常营业。洪女士被要求在警告书上签字,并被调至其他店铺工作。
《新闻晨报》记者与店长取得了联系,据报道,店长通过微信回复表示“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我们间接联系上了洪女士,但她没有接受我们的采访。
昨天,Gucci公关公司通过邮件向我们表示,这是“因员工冲突引起的事件”、“正在调查中”。
邮件还解释称,“从目前所取得的监控记录中,该员工在当天培训过程中有多次休息以及正常的午餐休息时间。”
“很遗憾的是,该位员工以及其亲属在协商过程中,采取了过激的行为,其家属对于同事进行了殴打与辱骂行为。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我们已向当地警方寻求协助。”
Gucci还强调了对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视,以及销售工作经常站立的必要性。
2.
这件事该怎么看?如果申请劳动仲裁,会怎么判断?我们就此采访了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
相关律师告诉我们,如果《新闻晨报》的报道准确,洪女士答不出店长提出的基本问题,可以认为员工职业技能方面有所欠缺。但如果店长让员工站立长达7小时,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变相体罚,这在《劳动法》中是被禁止的。
而根据Gucci的说法,过程中员工有休息和午餐,则需要进一步衡量惩罚的程度。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Gucci在五年前发生的多起类似事件。
2011年,《每日经济新闻》报道,Gucci有一名经理级别的员工离职后在北京提请劳动仲裁,向公司追讨他本人任职五年内的加班费。
而影响更大的事件发生在深圳。2011年10月,5名离职店员发表《集体辞职的古驰员工致古驰最高管理层的一封公开信》,曝光Gucci多项令他们不满的规定,并索赔。
公开信称,员工在工作日每日站立超过14 个小时;工作期间不得小憩、喝水或进食,即使是孕妇也是如此;深圳旗舰店无安保措施,已投保的昂贵奢侈品一旦丢失,全店员工还要连带赔偿。
事件很快得到了平息,Gucci与当事员工达成了和解协议。同时,双方还签订了保密条款,包括赔偿等具体细节内容都让人无法获知。
3.
奢侈品店员,以往看起来是光鲜又神秘的职业。
在行情好的年份,或比较旺的店铺,奢侈品店员收入丰厚。薪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销售提成,一线品牌、销量特别好,店员的月收入有时可以达到数万,不输于办公室金领。
同时这又是一个工作强度特别大的辛苦工作,店员不仅要在工作时长时间站立、整理货物、取货调货、帮顾客试穿试用、给客户打电话联络感情……还有大量的非销售性工作比如整理储物间、打烊后点货等。我们以往采访的奢侈品店员曾发出过“有命赚钱、没命花”的感慨。
一个中等规模的奢侈品店铺大约有十几名店员,除了店长、副店长,平时店里保持四名店员的状态。和所有的职场环境一样,“店铺政治”也是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不同品牌大同小异。
店员有时候被编成几人一组,按月、按周、甚至按天核算团队业绩,也会被特意独立核算,激励彼此竞争,曾有店铺按照店员每天打卡的时间给店员编号,让他们依次滚动接待进门的客人。
如此复杂的制度侧面显示出店铺关系的紧张。店长或称店经理是其中的核心人物,权力比较大,店内矛盾很常见。如何缓和这些关系,减少矛盾,甚至牵涉到公司的人事部门乃至中高层管理者。
全球范围内,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市场,是很多奢侈品牌的共识,大部分品牌把提升销量作为首要目标,其他问题似乎没有那么紧迫。
同时,与西方相比,中国员工的维权意识和渠道都不够成熟。品牌于是也没有太大的动力,在员工福利上做得比同行更好。
另一方面,还是由于在中国方方面面不够成熟的现状,员工也存在过度维权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4.
是行业通病,还是Gucci自身的问题?
我们联系到一位曾经在Gucci工作过的店员S,他认为公司“销售导向”,其他辅助性部门不努力,遇事喜欢推来推去。据他了解,曾有员工遇到人事方面的问题,于是找到HR寻求解决,但问题又被转交给了店长。店长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了,权力过大。
前几年,Gucci遭遇种种混乱,高层剧烈动荡,公司表现如同过山车。期间即使是母公司开云集团,或许也无暇顾及Gucci内部的复杂问题。
2014年底,Gucci首席执行官Patriziodi Marco及创意总监Frida Giannini离职。差不多在同时,Gucci亚太区总裁邓婉颖离职,原因众说纷纭。
2015年中,Gucci突然对产品大幅打折清仓,一时哗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的财务数据也不理想。
然而,从2015年下半年起,Gucci新任CEO Marco Bizzarri和创意总监Alessandro Michele发奋重振。品牌势如破竹,不仅设计好评如潮,营销活动、财务数据集体向好。
到今天,虽然仍有人在问Gucci是否昙花一现、新设计是否让人审美疲劳,但更多的人觉得,Gucci已经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一线奢侈品牌中,如果你观察过比较长的时间,或许已经发现了,有些品牌是非常稳定的。即使市场行情波动很大,他们也能缓和业绩起伏,甚至在全行业惨淡的年份实现小幅增长。以往很多年,爱马仕和CHANEL都是比较稳定的,去年例外。
还有一些品牌,公司业绩和老板的脾气一样大起大落,或者总是遭遇意外挫折,需要花费很久才能恢复元气。
后者即使财务数据变好了,但细节上常常做得不如前者,危机期间遗留的问题是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完美解决的。
Gucci是一个刚刚走出低谷的品牌。公司花大力气对设计有了“换血式”的改变。这一点做得特别出色,在其他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品牌实现大幅增长,设计师辛苦了。
员工的福利、待遇是否得到保障?内部管理架构、制度存在什么问题?那些选址不理想的店铺,是关闭、翻新、还是放任不管?
这些问题或许只能靠最高层下决心改变。增长确实可以掩盖很多问题,但如果员工到了崩溃的边缘,或许就会闹出公开信、诉讼等等问题。
五年前,Gucci深圳员工在公开信中写道:“Gucci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那么今天真实的Gucci,又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