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宝藏音乐APP”吗?
图片来源:pexels-Parag Deshmukh
文|深瞳音乐 李一吟
编辑|纳豆
你好,欢迎来到深瞳音乐的音乐APP系列测评·第一篇。
不久之前,我们对国内部分播客平台进行了测评。
期间,我们发现,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主流音乐平台在产品功能方面,也在不断地横向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比如播客、视频等,越发向“大而全”的方向进展。这不是个例,在社交媒体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用户的吐槽,只想要一个纯粹听歌的APP就这么难吗?
现实情况是,随着音乐版权独家时代的落幕,在线音乐市场行业再次被激活,巨头博弈,不影响小而美的细分、创新产品找到“裂缝”,相继出现,甚至于巨头也积极布局其中,不放过任何机会。
2020年,酷狗音乐推出概念版,酷我音乐上线波点音乐;2021年,快手推出原创音乐社区小森唱,科大讯飞也推出了讯飞音乐;2022年,抖音推出汽水音乐……
小众音乐平台层出不穷,它们真实的用户体验如何,分别满足哪些人群的需求,是否真担得起“宝藏APP”的称号,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亟待回答。
最近,深瞳对5家使用度较高的小众音乐平台进行了一次整体的使用测评,试图帮助用户和关心行业的朋友,更直观地解答上述问题。
今年4月份回归的音悦台,曾经也是多少人的青春。
关于音悦台的故事,我们在之前的文章《被遗忘的音乐APP的一生》中有写过。
重新归来的音悦台的主题依旧延续从前——音乐MV社区。
不同的是,在这个短视频的时代潮流下,将之前的MV视频网站变为了MV短视频平台。
播放页是MV30秒的高光时刻,通过左右切换可以在30秒的高光时刻和完整MV之间左右切换。
优点:设计简洁、功能清晰
音悦台的主页设计很清晰简洁,内容分类清晰。
主菜单分为个性化推荐、发现和我的三块,个性化推荐中可以私人订制十位你喜欢的艺人,根据你的喜好推荐内容;
发现页基本以编辑推荐为主,主要根据MV热度和上线时间进行推荐,不同语种均有涉猎,此前颇受人关注的“V榜”也再度回归;
我的页面比较简繁,主要展现用户喜欢的MV和用户上传的MV作品。
不足:功能尚未完善,版权尚存疑惑
可能是赶着上线,在测试时深瞳音乐发现,APP内部分功能还有些许bug,比如“关注”栏目中,即使在用户有关注的情况下,依旧会是空白界面。
另外,画中画和投屏功能的缺失,也略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最令人在意的,还是版权问题。
目前,音悦台中的MV,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用户自制上传,这些MV的版权归属该如何定义,不免让人有所疑惑。毕竟,当初音悦台的离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来自版权。
2004年,酷狗音乐上线,彼时正值国内第一波在线音乐网站上线热潮。
2020年,酷狗概念版1.0版本上线,又赶上音乐圈版权互斗、短视频虎视眈眈的时节。
那么,酷狗概念版相较于酷狗音乐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从二者的图标来看,蓝白主色调显示出一脉相承,但在具体用色上,概念版简洁得多,利用现有的元素内进行色彩渐变,轮廓上也纤细不少,整体上更加活泼;
再看二者的标语,酷狗音乐“就是歌多小说相声也很多”与其本身“老少通吃”的国民定位相符,而概念版“年轻人的播放器”则明显将目标人群指向年轻人。
2022年中国数字音乐行业洞察报告显示:音乐平台新增用户超一半为00后,年轻用户成为数字音乐最主要的增量来源,得年轻用户者得未来。
换句话说,如何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可能是很多小众音乐平台的共同目标。
具体来看,酷狗音乐概念版的优势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优点:界面设计年轻化;音乐资源丰富;社交功能凸显
不足:VIP体系尚未完善,并不互通;很难定义为纯粹的听歌软件
首先从界面设计来看,概念版宣传的是“全新玻璃态设计”,所谓玻璃态就是通透简洁,这与酷狗音乐的界面不同。
(左侧为酷狗音乐界面,右侧为酷狗音乐概念版界面)
发展了十几年的酷狗,其界面和功能肯定已经形成一套模式。酷狗发展的时间也正好与当下年轻人成长的时间重合,想要以博取上一辈眼光的设计来吸引当下年轻人的注意,显然有些刻舟求剑了。
概念版的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概念版的一大特色。
其次,概念版继承了酷狗音乐“多”的特点,曲库自然不需要担心。再次,概念版在功能设计更加强调了社交属性。
Z世代年轻人在网上如鱼得水,他们更愿意与屏幕前的网友分享自己的体会。诚如概念版在版本开屏上写的“寻觅知音”“因乐相遇”,它的一大特色,就是强调以歌会友。
如歌曲推荐界面除了类似编辑推荐的“宝藏推荐”之外,还有接近小红书创作的用户推荐帖,互动性更强。
同频听歌体验,很像是古早时期的BBS聊天室音乐版。
此外,概念版还增加了“立个flag”功能,可以选择或者自行输入一个目标打卡。
这更像是一些时间管理APP的设置,但如果带入情境,边听歌边练字/自习,也有其合理性吧。
概念版的VIP获取,目前主要依赖于赠送,这也是目前社交平台上称其为“宝藏APP”的主要原因。
但无论是新用户赠送首月VIP,还是听歌就送VIP,本质上都是产品拉新期的一种手段。
等拉新期过,这些福利渐次消失,概念版还能否留住用户,则需要打上一个问号(关于宝藏APP陷阱,我们曾在前文《MOO音乐败局启示录》中有过详细探讨)。
同时,酷狗音乐的VIP可以在概念版用,概念版的VIP不可以在酷狗用,但购买时可赠送同时长的酷狗VIP,多少体现了产品的从属性。
此外,更激进的社交玩法,很难取悦纯粹想要听歌的用户。
总体而言,概念版比较适合只想在一个资源丰富平台听到很多歌且并不排斥社交的年轻用户。
logo上大大的“b”,总让人有种B站衍生品的错觉,然而,波点音乐实际上是腾讯音乐旗下酷我的细分产品。
波点音乐的开屏会出现用户的评论,像极了日记本的扉页,嗯,这很青春。
优点:音乐可视化,聚焦音乐社交与情绪价值
在使用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波点音乐带来的浓浓的氛围感。
正如其定位为“学生党爱用的APP”,无论从设计、功能各方面来看,都与学生党的需求息息相关。
在设计上,音乐可视化成为产品的主流。
播放音乐时,屏幕会播放视频、静态或者动态的图片,上下滑动切换歌曲,左右滑动切换背景。功能模块的区分,很多都是以大色块做区隔。黑色背景的衬托下,荧光绿、芭比粉的跳跃,是年轻化、时尚化的代名词。
功能上,除了听歌之外,波点音乐还有“波波宇宙”和“With Music”两个重社交功能。
前者是音乐同好板块,可以看到用户的听歌足迹,并对他人发起对话,实现“同频共振”;
后者是音乐电台的场景化版本,借助自习、失眠、三坑、失恋等学生党高频生活场景,实现沉浸式听歌。
最新版本中,波点音乐还上线了“音乐合照”功能,将分享功能和音乐视频化再次结合。
不足:社交功能完全盖过听歌;设计审美见仁见智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如果说波点音乐会深得学生党的喜爱,那么每天在背锅和甩锅中来回纠结的上班族,应该对它有些爱不起来。
设计上,强烈的视觉语言,年轻的荷尔蒙,都有可能对只想听歌放松的上班族造成些许不适。
功能上,社交功能的强化让音乐逐渐沦为社交的附属,而在音乐视觉化上,用户上传的很多视频和播放的歌曲并不合拍,也容易弄巧成拙。
整体来说,波点音乐更适合时间相对空闲,希望通过音乐在网上找到soulmate的学生党。
另外,波点音乐新人登陆赠送VIP,每天听歌也会赠送VIP,这与之前的酷狗概念版较为接近。
说到5Sing,用户们会称它为“五婶”,这款APP同样来自酷狗旗下。
5SING最初2004年上线,和酷狗音乐是同辈。
作为原创音乐人的阵地,不少古风圈大佬都出自这里,例如河图、银临、少司命……
从logo来看,5sing的配色的低饱和及清晰的撞色设计都显得不那么年轻了,问就是象征着地位的老牌古风网站。
优点:古风圈最全,听歌翻唱两不误
对于普通听众来说,5sing的音乐版权并不算丰富,大部分流行的歌曲版权都没有。但丰富的古风歌曲库对古风歌曲爱好者还是蛮友好的。
5sing除了原创之外,也是翻唱歌手的聚集地,打开5sing的推荐界面,我们可以发现有【原创】和【翻唱】两个栏目,而这两个分类贯穿了5sing。
双笙,就是因为在5sing翻唱了歌曲《故梦》而被大家关注。
不足:只有古风;翻唱功能待优化
成也古风,败也古风。
对古风、翻唱不感兴趣的听众来说,5sing的音乐版权并不算丰富,大部分流行的歌曲版权都没有。
此外,作为一个支持翻唱的平台,5sing缺乏录制的功能,用户只能录好之后,再将作品文件上传,在翻唱功能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甚至可以向K歌软件取取经。
因此,5sing比较适合热爱古风歌曲,并热衷翻唱的用户。
按照知乎大V@远古邪恶小人物 的观点:豆瓣音乐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豆瓣唱片、豆瓣音乐人和豆瓣FM。
2009年首次上线的豆瓣FM,是豆瓣音乐中最贴近音乐用户的一部分。
伴随着最早的互联网文青而生,几经波折走过版权大战,豆瓣FM也因版权问题折戟沉沙,2019年,豆瓣获得腾讯音乐投资,上线6.0版本,以版权换股权的方式在当时让一代人分外激动。
但似乎,版权问题依旧限制着豆瓣的发展,有部分版权,但更多的承载青春的音乐,如周杰伦,却依旧没有版权。
这个问题,直到今年3月,豆瓣FM更新7.0版本,我们惊喜的发现,那些歌儿,都回来了。当然,开发者栏中,则从豆瓣换成了酷我。
优点:一个纯粹的听歌软件
从豆瓣FM 的logo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它不同于其他音乐播放器,而是电台,也可以说是最纯粹的听歌软件了。这也与豆瓣整体风格相契合——文艺小众。
这体现在设计上。APP采用了大面积的留白的设计,底部的3个一级入口,分别为【发现】【搜索】【我的】,每一个界面留白都很多,整体设计给人一种很清爽的感觉,
同样也体现在功能上。和外面的“妖艳贱货”不同,它的全部功能,几乎都围绕着“听歌”展开。
在播放界面,只有“垃圾桶”“播放/暂停”“下一首”三个图标可供操作,也可通过上下滑动切歌。
在更接近传统电台设计的主题兆赫部分,上滑回溯的操作是不被允许的,没有“上一首”,也没有播放队列。如果说一不小心错过了上一首,那么在这里你们已经“回不去了”。这种倔强的气质,倒是与豆瓣很是合拍。
在私人推荐、精选等更接近在线音乐平台的部分,就有了播放列表,上一首歌可追溯,而“垃圾箱”的功能则进行了相对隐秘的弱化,需要点击后才会在二级页面显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豆瓣FM中,没有“单曲循环”的选项,我们可以想象,在电台中,有哪个主播会反复播放同一首歌呢?
其次,歌曲会有风格标签,听众可以通过点击标签,进入到该类型歌曲的推荐界面。带索引的“音乐图书馆”,这对于一个喜欢听歌但从不知道自己什么口味的用户很有帮助。
评论和分享,是唯二与听歌不那么密切的功能,但它们的存在不违和,而少见的是,歌曲评论区也大多都是空白或零星几条。
不足:一个不那么完善的听歌软件
首先,滑动切歌的过程不够顺畅。比如在在上一首歌曲播放完毕时,进行下滑切歌,偶尔会出现界面卡顿的情况。
其次,豆瓣FM没有倍速播放、音效等功能。
因此,对于有着明确的听歌选择的用户或者喜欢在评论区互动的朋友,豆瓣FM显然是不太适合的,但是对于那些专注听歌的听众而言,豆瓣FM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从测评来看,每个小众APP功能设置各有特色,也有着其自身的用户群体。
而我们更关心的,是它们背后所蕴含的行业逻辑。
其一,小众APP的突围,是大众APP的自我救赎吗?
从这五款APP来看,除了音悦台之外,其余四个无一例外是腾讯音乐旗下的产品。
以往,我们总把关注腾讯音乐的视线投向QQ音乐、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三大平台,却忽略了其背后蓬勃生长的细分赛道。
其中,酷狗概念版、波点音乐和早前宣布关停的MOO音乐,都指向年轻人群体;而豆瓣FM主打文艺,5sing关注古风,这些,也是年轻人喜爱的风格。
这是腾讯音乐对年轻人市场的围剿,更是一个成熟APP的危机意识的真实写照。
在主赛道上,它与网易云音乐交锋,并承受着来自抖音汽水音乐、B站音乐区等的“挑衅”。
如果说,国民音乐APP的地位不可动摇,那么,用小众突围的方式是否更加轻量?有起色就继续做,没起色见好就收,衡量成本,或许这才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其二,小众音乐APP的终局,是否只有走向大众和死亡两种选择?
做大做强,是互联网黑暗森林的不变法则。那么对于恪守小众喜好的APP,它的去处又在何方?
主打独立音乐的落网、把文艺刻在骨子里的虾米,卖身百度的口碑播放器千千静听……我们发现,这些从小众发端而来的音乐APP,要么坚守情怀最后抱憾离场,要么拥抱大众最后泯然众人。
即使将目光投向整个互联网,将平衡性做到极致的B站,也依然被部分老用户诟病为“忘记初心”。多年来,能一直保留自身特色且坚持运营的,也就剩下豆瓣这个奇迹了。
这些小众APP的命运轨迹,我们无法预言,但我们希望不远的未来,它们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第三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