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电池有望实现比传统电池更快的充电速度,甚至可以利用光能充电。
文|创瞰巴黎 Isabelle Dumé
编辑|Meister Xia
James Quach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首席科学家
导读
量子电池的概念是在10年前由波兰和比利时的两位研究人员首次正式提出,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几个团队正在对其进行研发。何为“量子电池”?量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与传统电池相比,它具有哪些优势?在量子电池的研发过程中需要克服什么样的挑战?
一览:
电池是一种储存电能的设备:量子电池也不例外。理论上,量子电池是一种量子力学系统,存储的是光子的能量,而不是像传统的电化学电池那样存储电子和离子的能量。由于量子的纠缠和超吸收效应,量子电池的尺寸越大,充电越快,这一特性有助于制造更高效的光收集设备,如太阳能电池。
量子电池的概念是波兰格坦斯克大学(University of Gdańsk)的Robert Alicki和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的Mark Fannes在10年前首次正式提出的,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几个团队正在对其进行研发。量子与经典粒子不同,经典粒子的状态是单一固定的,而量子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的叠加之中。量子也可以影响其他孤立的量子,一个量子的状态会立即影响其他量子的状态,无论相距多远,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量子纠缠”。而这一特点使得量子电池能够更快地充电,因为纠缠粒子的数量越多,它们从低能态集体移动到高能态的速度就越快[1]。
“量子电池的原理可用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去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James Quach及其课题组证明了即使系统中的所有量子没有完全纠缠,快速充电依旧能实现。他们简化了意大利热那亚理工学院(Ital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Genoa)一个团队创建的模型 [2],利用了一种称为“橙色Lumogen F”半导体有机染料分子,具有低能量和高能量两种状态。在特定波长光线的照射下,处于低能态的分子可以吸收光子并转换到高能量的激发状态。
01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
Quach的团队使用的设备是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该设备内有多种介电材料层交替重叠。“橙色Lumogen F”分子放置在反射器的两个微米级高反射镜之间,然后用激光照射。为了确保分子有效地吸收光子,光子悬浮在惰性高分子基质中。
研究人员观察到,镜腔吸收光的速率——也就是系统充电的速率——远远超过了每个分子在没有任何纠缠的情况下单独吸收光的速率[3]。这种效应被称为“超吸收”,是所有分子通过量子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还发现,充电时间随着镜腔尺寸的增加而减少。
“系统中增加10亿个分子,量子电池就可以点亮发光二极管。”
与任何其它的量子系统一样,在扩大其比例规模之前,量子电池需要与环境隔离。这是由于“退相干”现象(亦称为“去相干”现象,即量子系统与环境因量子纠缠而产生的后果)。退相干会导致量子系统变成经典系统。从中短期来看,量子电池不太可能为电动汽车等大型用电器供电。Quach解释道:“然而,量子电池的原理可以改善光伏材料中低光能的捕获,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少量的退相干可防止快速放电的量子效应,可能有利于电荷存储。
Quach同时承认:“想要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靠地利用超吸收效应,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目前的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相机可以从各种波长光中充电,而我们的量子电池只能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不过,我们有信心扩大系统的规模,生产出可以轻松集成到现有电器中的电池。”
02未来研发挑战重重
虽然从原理来说,量子电池或有助于能源转型,但仍存在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找到最合适的储能方式,让电能的储存和释放既稳定,又简单可靠。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Quach的团队开发的分子腔只能储存光子。将这些光转化为可用的电能,就需要结合一个导电层,将带电分子中的电子转移到导电层中,由此必须向系统中添加更多的分子。增加10亿个分子,量子电池就能点亮发光二极管。若能实现,量子电池便可用在手表、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之类的小型电器上。
目前,Quach的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他们的量子电池。如果成功,有望带来巨大的积极效应:量子电池可以作为小型离网电源和为物联网设备供电。可以将其设计成与目前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类似,但由于充电和存储功能位于一个系统中,因此更容易集成和使用。
Quach说:“我们的目标是在三到五年内生产出这样的设备。”
参考资料
1.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367–2630/17/7/075015/meta
2.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0.117702
3. https://www.science.org/doi/pdf/10.1126/sciadv.abk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