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年,上海交大在医疗板块已融资百亿。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动脉网
近日,专注于一次性生物工艺技术及解决方案的乐纯生物正式向IPO发起冲击,这意味着,上海交大在医疗板块又将收获一家新的上市企业。据悉,这家投资队伍挤满一线VC/PE的明星企业,背后站着的是一位毕业于上海交大的女性创始人秦孙星。
图1.2022年成功上市的9家上海交大系医疗企业
事实上,在2022年,上海交大在医疗板块就已经迎来了大丰收,全年共收获9家上市企业,其中最热闹的是在7月,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第一股润迈德、微创系“第四子”微创脑科学、中国最大数字慢病管理企业智云健康均是在这一月相继上市。而在一个月后,“国产设备影像之王”联影医疗又成功登陆科创板,并成为当年科创板规模最大的一笔IPO。
除了二级市场,上交系医疗企业在一级市场也有持续的高光表现,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仅在2023年前五个月,就有19家上交系医疗企业完成融资,且融资总额逼近百亿元。
也正是因为如此,行业内对于上海交大开始产生诸多疑问:为什么一所国内高校能够在医疗领域跑出这么多明星企业,并且能够推动其不断地向市场化迈进?藏在其背后的孵化体系和产业资源究竟是怎样的?另外,基于未来,上海交大在医疗板块还有哪些想象空间?为此,动脉网近距离观察了上海交大的医疗创新生态。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上海交大的医疗板块上,有两个非医疗系院所至关重要,一个是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另一个是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之所以会单独提及这两个院所,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为上交大的医疗创业者指引了未来的产业方向。
据悉,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一大特色,是会站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上,对医疗领域的某一前沿赛道进行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产业研究;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则汇集了一批围绕在医疗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会以资本市场的视角,长期观察医疗行业的细微动态。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生态体系之下,在近几年热门的医疗赛道里,总能出现上交系创业者的身影。
通过整理过往已上市或完成融资的上交系医疗企业,动脉网发现,其在医疗领域的布局主要是以医疗器械为主。这当然有一定的原因,一方面是上海交大作为一所理工科院校,其优势学科都是以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为主,在医疗器械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另一方面是相比于药,医疗器械的研发及报批周期相对较短、研发成功率更高,也更接近商业化,且仿制壁垒较高,所以更容易受到高校创业者的青睐。
比如在医疗机器人方向。早在1985年,上海交大就成立了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其前身是1979年建立的机器人研究室),这是我国最早从事机器人技术研发的专业机构之一。到了2017年,上海交大又成立了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进一步细化了对于医疗机器人的产业研究。
据公开资料整理,到目前为止,上海交大在医疗机器人赛道已经收获了两家上市企业,分别是“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第一股”润迈德和“微创系”旗下企业微创机器人,与此同时,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术锐也在上市进程之中。
除此之外,在医疗机器人赛道,上海交大还聚集了一批优质企业,比如傅利叶智能、精劢医疗、汇禾医疗、钛米机器人以及卓道医疗,另外还有范先群教授的眼眶手术机器人、沈国芳教授的颅颌面截骨机器人、张陈平教授的下颌骨重建手术机器人、吴皓教授的耳科手术机器人、王坤东教授的奥朋手术机器人等,一个医疗机器人军团正在上海交大逐渐形成。
图2.2023年已完成融资的上海交大系医疗企业(数据来源:动脉橙数据库)
除了医疗机器人,上海交大近年来也在前沿赛道合成生物学发力。2022年年底,上海交大医学院生物化学博士罗煜创立的弈柯莱生物正式向IPO发起冲击,而在今年,又有4家上交系合成生物学企业完成融资,分别是芯宿科技、光玥生物、肆芃科技和抗码生物。
另外在备受关注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赛道,上海交大今年也有三家企业完成融资,分别是由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分子药理学教授周向军创立的恒瑞源正、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长聘副教授蔡宇伽创立的本导基因以及由上海交大校友胡建杰创立的范德里希。
所以从整体来看,随着整个医疗行业的不断变化,上海交大在医疗板块的布局也一直在调整:一方面是持续发力以医疗机器人为核心的医疗器械领域;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跳出“舒适圈”,开始瞄准一些“难啃”的前沿医疗赛道,比如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细胞与基因治疗等。
但无论怎样变革,在上海交大的医疗企业身上,始终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聚焦临床未满足需求;二是敢于突破,也敢于尝试,一直将发展目光放在一些正在被海外巨头“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领域。
行业里一直有“半个创投圈都是上海交大人”的说法,这其实并没有夸张,在众多一线资本的合伙人队伍里,你总能找到上海交大人的身影,比如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软银中国管理合伙人薛村禾和华平、君联资本董事长朱立南、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和石建明、IDG资本合伙人过以宏、光速中国合伙人朱嘉、云启资本创始合伙人毛丞宇等,他们除了有共同的投资人身份之外,也有个统一的称谓——上海交大校友。
事实上,这批占据半个创投圈的上交人也一直在扶持母校医疗产业的发展。比如资金捐赠,2016年,沈南鹏就捐资5000万元设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研究基金”,截至2019年,基金会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5亿元。此外,这批投资人也会在投资过程中特别关注上交系校友的项目,比如在今年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的上海翊科,其投资人队伍里就有上海交大校友曲列锋创立的联新资本。类似这样的案例在上海交大比比皆是。
某上交系投资人告诉动脉网,“作为上交人,‘饮水思源’的精神内核早已镶嵌在了我们这一批投资人的心里,所以我们很愿意去投上交大的项目,当然,上交大的教授们也很愿意跟我们聊,一方面是有校友这层关系,另一方面也是有很多过往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所以大家对于彼此都很信任。”
其实不仅是教授,上海交大的学生也会成为资本的关注目标。据某VC机构合伙人透露,为了及时发现并抢到好项目,一些机构已经开始派人长期驻扎上海交大,除了会关注教授,也会特别留意有复合背景的学生。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上海交大的医疗创业者们会更容易跑出来呢?答案并不绝对,因为拥有众多上交系基金,或者说被更多市场资本所关注,只是上交系医疗企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唯一条件,毕竟资本都是以市场为导向。所以,在孵化和培育医疗企业方面,上海交大一定是做对了一些事情。
先从源头出发。200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正式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原本在工科实力较强的上海交大,在临床医学方面又有了加强,也因为如此,“医工交叉融合”开始成为上海交大的发展战略,并为此专门设立了“医工交叉基金”,其目的就是推动更多工科类教授和临床医学专家进行研究合作。
据上海交大相关负责人介绍,“医工交叉基金”每年都有上亿的投入,并且是由学校出资,但想要申请下来并不容易,因为它有两个硬性条件:一是项目必须来自临床一线需求;二是采用“双负责人制”,即一个项目要有两位PI,一位来自工科,一位来自临床。这实际上就是变相地把工科和临床医学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但在这个阶段,项目还很早期,对此,上海交大建立了一套相对开放但合规的孵化体系。具体而言,“开放”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项目评估阶段,上海交大会把产业界、投资界,甚至是医疗监管机构汇聚在一起,以行业持续发展为导向,按照市场原则对项目进行系统评估。
此外,“开放”还体现在对于项目的包容性支持,一旦项目被学校认定,那么政策上就只有一个方针,即所有妨碍项目往前走的,都能够被解决,并且为了让项目走得更快,减少在早期不必要的资金及精力消耗,上海交大的决策效率极高。另外,无论是资金、孵化平台,甚至是团队的组建,只要项目有需求,上海交大都竭尽所能地满足。
当然,在“开放”之余,上交大也会特别注重合规性,对此,上海交大成立了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产研院),并以学院为单位搭建了一个专业的项目孵化团队。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某教授告诉动脉网,“产研院的成立并不是为了管项目,而是服务项目,但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他们也会注重项目在早期孵化的合规性,比如在知识产权方面,产研院就希望尽量做到阳光化和公开化,因为一旦项目进入市场,或者是未来要IPO的时候,如果产权方面没弄清楚,会很影响项目的后续发展。”
有对前沿技术的研究,同时也有相对开放且合规的孵化体系,最后就是利用现有产业资源,让项目的市场价值不断放大。正如前文所说,上交系基金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交大医疗企业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投资,二是成为项目早期的“市场顾问”,比如前面提到的项目评估,会有部分上海交大系投资人参与,另外就是在各种各样的项目交流会,上海交大系投资人会分享行业一线信息,并就融资和创业方面进行辅导。
除了投资机构,上海交大也积极与医疗企业进行合作,比如共建某一细分领域的实验室,在推动创新研究的同时,也培养相应的人才;另外就是加强市场化的合作,比如依托成熟企业在市场运营的经验和渠道资源,帮助上交系初创项目尽快推动市场化运营。
整体来看,上海交大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孵化生态,然后在这个生态之下,有各种各样的机制和平台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并且相对开放,但同时,也会有一些规范性动作,比如以基金为引推动医工交叉融合,比如在早期建立市场化的项目评估机制,另外还有完善且合规的项目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而当这些都融合在一起,就会对项目推动形成一种合力。
上海交大在医疗板块的IPO热潮仍在延续,据公开资料观察,天境生物、博动医疗、乐纯生物、术锐技术等多家上海交大系医疗企业都在排队上市。但这还只是开始,因为在上交大的医疗产业版图上,更多的可能性正在发生。
2020年11月,上海交大启动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明确表示未来2年内要完成一批科创企业“阳光化”、IPO申报,新设一大批科创企业,并培养百人规模的高素质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全面激发师生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形成成熟定型、可复制推广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模式。
2021年12月,上海交大未来产业母基金正式成立,这是首支由高校发起设立,支持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校友创业的引导母基金。据悉,未来母基金首期规模高达10亿元,将依托上海交大深厚的科技成果转化要素和庞大的校友创业基础,发挥母基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吸引社会资本、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用市场化的办法,重点支持种子期、成长型科创企业发展。
2022年3月,上海交大发起“天工计划”,旨在提升科学家创业成功率,助力构建交大系创新、创业、创投的良性互动生态,与此同时,“天工之家——科学家创业服务中心”也正式揭幕,未来将为科学家创业提供实体空间支撑,构建资本与科学家沟通的桥梁。
2023年2月,对标硅谷的“大零号湾”建设方案正式发布,据资料显示,未来三年,“大零号湾”将建成120万平方米左右的科创基地,总计形成200万平方米的载体空间,并将基金规模突破至300亿元。而作为“大零号湾”的核心载体,目前已经有60余家上海交大系企业入驻,总估值超过500亿元,其中以医疗类企业为主。另外,据行业人士透露,未来还有相当一部分上交系企业将落地“大零号湾”。
所以,不难发现,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方面,上海交大不断地在突破边界,并不断地在完善相应的体系和渠道资源,而作为上海交大的重点发力方向,医疗板块未来还将兑现更多可能性。
近几年,随着医疗产业逐渐向纵深迈进,整个行业对于原始创新技术的关注愈发强烈,也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高校教授开始不断地向产业界靠拢,但高校和市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体系,因此,如何让产学研更好地联动一直是困扰国内高校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当前医疗成果转化愈发重要的时代背景之下,这种焦虑更为明显,但永远走在前面的上海交大,或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