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作为可见之“物”,传递的往往是无形的精神,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艺术如何阐述当下的种种现实危机?
画廊周北京2023外景。图片来源:画廊周北京
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第七届画廊周北京本月25日迎来开幕,展期持续至6月4日。以798艺术区的画廊为据点,本届画廊周辐射至草场地艺术区、顺义、国贸等地,主单元将会推出20个本土艺术家与7个国际艺术家个展,以海外交流为目标的艺访单元则覆盖了13个国内外参展画廊。
在界面文化此前的采访中,画廊周北京总监王一妃提到,疫情管控措施放开后,2023年的公共单元将扩大规模。这契合了本届画廊周的主题“易见(visibility)”,这一概念来自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意为将思想视觉化,使万物可见。
本届画廊周公共单元展览“琢面”的概念同样受卡尔维诺启发。在讨论文学结构时,他以火焰和结晶体指代事物的两种完美却又相反的秩序,也代表着公共与私人、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张力。“琢面”意为不去挫平、甚至有意锐化差异的表面,让事物更多被凸显和看见。
“易见”“琢面”的概念也在启发观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艺术作品作为可见之“物”,传递的往往是无形的精神,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艺术如何阐述当下的种种现实危机?
在画廊周主单元中,马秋莎在北京公社举办的个展“琉璃厂东街52号”十分特别。马秋莎是出生于北京的80后艺术家,小时候经常流连于“古玩一条街”琉璃厂,在此次展览中,她收集了从世界各地回流古玩拍卖场与店铺的现成品,以及艺术家本人的家传物品、照片与个人肖像,将之汇聚在一个虚构的古玩店橱窗里。
北京公社总监吕静静表示,部分现成品生产于中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出口创汇时期,国家当时鼓励企业生产文旅产品出口,外国人将之作为具有东方色彩的装饰品摆放在家里。展品中的琉璃花瓶是模仿清代样式,呈现出一种身份的扮演,真假难辨。另一件意在扮演的作品,是一只印有马秋莎本人穿晚清服装照片的铜镜,镜子是照见自我之物,铜是有祭祀特性的贵重材料,但镜子反射出的身份却显然是虚假的。
这些物件编织出一个充满错位的场域,个体、家族身份与历史游移在记忆与现实的交错之中,既包含着强烈的私人情感,也具有集体的政治性。从寻常人家的工艺品变成殖民时期的文化猎奇,再到工业化生产,物的流动也反映出了个人与社会情景的转变。
另一名从儿时记忆探索普遍性的艺术家是来自四川通江的余果,他的个展《山脉之间》正在CLC画廊展出,该展览荣获了本次画廊周的“最佳展览奖”。
余果出身于美院油画系,前期作品以绘画居多,后期延伸至录像与写作。余果告诉界面文化,绘画有本体论的局限,影像则没有这类局限和负担,可以自由加入其他元素,但无论是何种媒介,他创作的主题都与人在地理空间的迁移相关。
比如绘画作品呈现的多是来自川西的农民工或快递员,影像作品《从山脉到海岸》则结合了拍摄与手绘动画,既回忆了他童年第一次出远门的经历,也勾勒出一条改革开放后从西南山区到南部沿海的人口流动之路。余果说:“私人回忆里有许多被忽略的东西,但我觉得它们具有连接性,是每个人都有的普遍经验。”时长近一个小时的影像作品《群山》来自他在新疆为期两个月的驻地项目,余果称之为“论文电影”,他试图拼贴的是汉语语境对于边疆的塑造过程。
画廊周的模式来自德国柏林,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展览模式,即通过委员会的民主协商挑选出参展画廊,并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集结城市中主要画廊的展览。王一妃介绍,虽然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当顶级画廊通过博览会逐渐拓展海外市场,更多优秀的画廊和艺术家丧失了发展机会,所以,为他们建立起一项全球性的艺术活动就变得极为迫切。
与这种展览模式相呼应的是,今年画廊周的许多作品也提出了去中心化的愿景。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从2017年起设立现代蓝年度艺术大奖,今年的主题便是“去中心化的世界重塑”。获奖展览是名为“动物农场模拟器”的群展,展览设置了农场车间、农场实验室、农场合作社、农场放映厅四个板块,以此想象一个人类与不同物种互生共建的实验场域。作品大多融合了现有的科学技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与议题性,也展望着从人类世迈向“有灵世”的可能。
作品《粉红鸡计划》告诉观众,每年有600亿只鸡被宰杀和食用,埋藏于地球岩层的鸡骨已经成为人类世的主要标志。以此为背景,艺术家提出用胭脂虫的粉红色素改造鸡的基因,这会将人类的地质痕迹染成粉色。这一作品体现出对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的追问——用鸡肉喂饱更多人是一种正义,但对于鸡来说又是否正义?《MYBIO玩偶》也思考了相似的伦理问题,艺术家埃利奥·卡卡瓦莱设想了这样的未来:人们为了建器官银行而养宠物猪,为了保证猪日常的健康快乐,卡卡瓦莱为它们设计了12件精美的玩具——这些玩具代表着温馨还是残忍?
策展人李峥与陈江虹在采访中提到,展览不想向观众传达一个明确的价值观,而是希望能启发观众自行观察和思考。这也是为什么展览主题是动物农场——农场如同微型社会,具有实验和模拟的性质,也有伊甸园的意味。李峥认为,农场里的动物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却往往被忽视,让大众感受它们的视角十分重要。
“我们希望观展也是去中心化的,不同观众能有不同的收获。它可以启发科学家的研究或者艺术家的创作,儿童可以获得自然教育,对于社会公民来说,他们也能在被工作争夺精力之余产生对生存与存在的思考。”
去中心化意味着人类只是众多物种之一,不再居于地球舞台中央,而对于艺术家姜淼来说,它还可以被提升至宇宙的层次,让人意识到自己沧海一粟般的渺小。在白石画廊北京空间的开幕大展“我爱中国”中,各位代理艺术家均为展览创作了一幅作品,姜淼的木板丙烯绘画《天眼.2022.10.16.》表达的就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敬畏。
姜淼在采访中提到,“天眼”系列承载着东方哲学的理念,它横看是人眼,竖看是神眼,人的感官为三维空间而生,比如画家需要画出眼睛这样的具象物来进行视觉引导,但是思维却属于高维。艺术作品虽然是物质性的,但是它可以让人接近神明,像开天眼那样获得开悟与精神启迪。
姜淼认为,艺术家的职能所在是将接收到的灵感变成物质传播给观众,观众再经由此去引发其他行业的改变,形成一个完整而健康的业态。文明的初始是一件艺术品,古人接收到艺术的信号并产生了《河图洛书》和太极图,周文王再去解读太极图,沿着这些看画的人的观点,文明就发展到了现在。“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再回归到那张画呢?艺术传递的是最古老的信息,这种信息相对来说最为准确。如此来看,写实与抽象绘画的判定也是可以讨论的,或许写实绘画反而最假,抽象的点线面才最为写实。”
福利内容:
第七届画廊周北京展览通票2张。5月30日至6月4日,一票畅游40余个当代艺术展览。
参与方式:
1. 关注界面文化微信公众号(ID: BooksAndFun)。
2. 请按照以下格式向界面文化的公众号后台发送申请消息:“姓名+手机号码+申请理由”,请务必将所有信息整合成一条消息发送至后台。
3. 我们欢迎大家在朋友圈转发本文以及在文末留言评论,如有转发,可将截图传至后台,在报名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我们会优先选择转发消息的小伙伴。
4. 申请截止日期为5月31日。我们将抽选2名幸运读者,每人赠送1张画廊周通票,获得赠票的观众可于5月30日-6月4日期间凭姓名与手机号于798艺术中心一楼前台兑换实体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