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海归的职业故事:从继承父亲武馆,到钻进智能温室大棚

留下还是回国,是很多留学生在毕业季面临的最大课题。

 |  界面影像

界面新闻编辑 | 蔡星卓

眼下正是留学生的毕业季,随着出国留学从小众走向常态化,留学归国人员的就业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留学”光环的消失、收入与学费的差距、年龄的焦虑等等,都成为了海归们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

据《2022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据教育部统计,1978-2019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超650万人,留学回国人员累计超400万人,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28%。随后的2020-2021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其中,2020年中国出国留学生学成回国人数同比增长33.9%,达77.7万人,同比增速高出2019年近3倍,且在2021年持续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5月,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透露,2021年回国创新创业的留学人员首次超过100万。

《2022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022回国求职留学生数量再创新高,同比增长8.6%。国内生活的便利性、更有认同感的文化环境、就业机会更多等因素,都成为了留学生决定回国的原因。与此同时,《报告》指出,海归前往新一线、二线城市发展意愿提升。近4成海归希望进入国企工作,“考公热”也持续升温。对于已归国海归的就业情况,超5成愿意尝试灵活就业,短视频博主是首选。

2017年9月23日,江苏镇江,成超在自己的酒庄内举办葡萄酒盲品大赛。今年35岁的成超高中毕业后前往法国国立昂热大学学习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从此与葡萄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昂热市(Angers)地处法国卢瓦尔河谷,当地盛产葡萄酒,19岁的他在其品酒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各处酒庄和品尝葡萄酒,这份热爱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学成之后,成超从事过多家法国五星级酒店及米其林星级餐厅的酒窖、餐厅及商务宴会的管理工作,并且自己游历拜访了诸多知名酒庄。在8年的留法期间中拥有了专业的葡萄酒知识和丰富的品酒经验。2009年,成超放弃了在法国国企的稳定工作选择归国发展,创办了镇江成氏一九八二酒业有限公司和镇江瑞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从事葡萄酒文化推广工作。
2017年12月24日,青岛。曹安铭的父亲曹茂恩是学拳出身,老青岛人管打拳击叫“捣鲍克斯(boxing谐音)”。作为一名“70后”海归,在结束海外留学之后,他往返于青岛、加拿大做起了外贸生意,收入也是远比父亲教拳赚得多。不过,曹安铭说,从小看着父亲打拳,他对武馆、对于搏击有着特殊的感情,既然自己出身于这样的家庭,作为儿子他有义务让父亲打出来的这块招牌继续延续下去。随着父亲年事渐高,武馆总要有人打理,当儿子的实在看不得父亲忙活了一辈子的招牌断送在自己手里,最终,曹安铭还是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替父亲扛起了武馆。
2018年3月6日,武汉,彭小丹是一名85后海归女硕士,在武汉地铁轨道交通蔡甸线建设工地,她带领近千工人与数百台大型机械设备奋力施工。眼前32岁的彭小丹,是武汉轨道交通蔡甸线工程一级项目经理,人称“甲方业主代表”,负责在施工现场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确保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就像是整条线路的大管家,时刻都要在,什么都要管。
2018年6月12日,湖北潜江。在湖北潜江的一家小龙虾加工厂里,25岁的山东妹子曲云潇每天不停地剥虾、吃虾,记录下每一批小龙虾的形态、色泽、口感和辣度——她是一名专职“品虾师”。曲云潇两年前本科毕业,之后便去了英国著名学府卡迪夫大学深造,学习供应链专业。2017年,她硕士毕业学成回国,做起“品虾师”,刚入职就年薪30万,每天又能吃到各种口味的小龙虾。在大多数人眼里她的“品虾师”职业堪称是一个完美的工作,但背后却有着外人难以想象的辛苦。
2018年7月19日,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美国名校经济学毕业的申屠晨晖回国后干起了快递,已坚持两年,如今是市场部主管,偶尔会开着宝马车去取快件。
2018年11月23日,浙江嘉兴。85后艺术设计专业的女生冯呈艺,是一名美国海归硕士,原本在上海知名美术馆有着令人羡慕的策展工作,却在2015年辞去工作、卖掉上海的房子,回到家乡海盐,在山间办起了民宿,过起回归大自然的生活。民宿由她亲自设计,耗时三年,花费300万。尽管自己做老板远比想象的辛苦,但她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都是值得的。
2019年3月14日,青岛,刘晓来自山东青岛,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毕业,2014年,他放弃了国外的高薪,选择回国创业。林业专业出身的刘晓在青岛即墨区包了百亩地,种上了榉树、雪松等园林植物,放下了海归留学生身段的他,当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决定创业到2019这一年,连拼带凑,这个项目前前后后已经砸进去了4000万。目前,刘晓的农场有30万棵树,他说:“去年是第一次见到回头钱,去年农场营业额300万,今年有希望冲击500万大关”。
2019年6月15日,青岛,许明哲正在刚刚建起的烘焙房里烤蛋糕。19年前博士在读期间,他15个月大的女儿因高烧休克,当时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并告诉许明哲就算孩子万幸醒过来,多半也得落下残疾。作为父亲,面对病重的孩子,他只能默默祈祷,并在心里暗暗发誓,如果孩子能活下来,他将尽可能地多做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幸运的是,经过医生的抢救,奇迹发生了,他的女儿不仅醒了过来,而且最终完全康复。2004年,博士毕业后的许明哲带着妻儿去了美国,凭借自己在数理化生方面的优势开起辅导班,多的时候一小时有近200美元的课时费。经过多年的打拼,夫妻俩还拿到美国绿卡,成了众人羡慕的人生赢家。时间转眼到了2010年,那时的许明哲夫妇已经有了一些积蓄,再加上妻子崔伊娜在韩国有家族农场和房产,每年有些租金,夫妻俩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在有了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曾经“如果孩子醒来,尽可能多做善事”的誓言又给了他们新的方向。那一年,许明哲向妻子提出回中国建一所特殊儿童照料中心的想法。经过一年的准备,2011年,同行之家特殊儿童照料中心正式在青岛开放。
2020年6月13日,黑龙江佳木斯,周忠诚在智能温室大棚内查看草莓长势。“80后”区域经济学博士周忠诚从小在黑龙江省同江市乐业镇长大,远赴俄罗斯求学9年后回到家乡,打造智能温室大棚种植草莓,年收入30余万元人民币。
2021年5月8日,在吉林公主岭的一家养老院,郭世平为老人打饭。郭世平1987年出生在吉林公主岭。2011年在韩国留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在家人的支持下,选择回到家乡开办养老院,并探索“养医一体”养老模式。如今,郭世平的养老院里已入住了近300位老人。
2022年2月24日,“海归”创业者、合肥霆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戴俊正在演示AR口腔教学系统。记者日前在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以下简称“海创中心”)看到,这里聚集了很多像戴俊一样的“海归”创业者,他们的加速涌入,让海创中心留学人才项目办公区“一房难求”。海创中心位于安徽中安创谷科技园内,是欧美同学会总会在中国建设的第一个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创造中心,由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欧美同学会合作共建,于2020年10月在合肥高新区正式落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