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柳笛、抬花轿,那些童年里的游戏……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说,“我们的电子信息环境正在让儿童消逝,最显著的症状表现在儿童的游戏方面”。

 |  武靖雅

骑竹马、滚铁环、放风筝、捉迷藏、老鹰抓小鸡、跳房子……我们对童年和故乡的记忆可能永远和儿时的这些游戏连在一起。大院和村野的地图,可能就是在一次次捉迷藏的找寻中勾勒起来的;邻里的小伙伴,可能是在跳皮筋和丢手绢的时候从陌生到熟悉成为朋友的;故乡的天空,可能在我们脑海中总是有着风筝飘荡的身影……

这些民间游戏,既是一代代人的成长记忆,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承载。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得这些游戏离我们越来越远,尼尔·波兹曼在其《童年的消逝》中认为“我们的电子信息环境正在让儿童消逝……最显著的症状表现在儿童的游戏方面,也就是说,儿童游戏正在消失”。没有“大杂院”,民间游戏失去了开展的场所,没有“鸡犬相闻”的邻里,民间游戏失去了广大的参与者;没有嬉戏打闹的景象,民间游戏失去了原有的乐趣和童趣。新一代的孩子们越来越多地沉浸在了手机和网络游戏的空间里。

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教授林继富带头,全国多所高校的民俗学、民间文学、教育学学者50余人,组成8个团队,花了5年时间到全国各地搜集抢救民间游戏,编成的一套《中国民间游戏总汇》日前出版。共计八卷的丛书分棋牌类游戏、球类游戏、语言文字类游戏、角力类游戏、表演类游戏、跑跳类游戏、手工制作类游戏、综合类游戏,首次以百科全书的模式,详细阐述了2000余种民间游戏的产生背景、规则玩法、历史沿流、民族或地域之间的变异、价值与文化内涵等。我们从中摘选了部分条目,让不同地区的小伙伴来一起回味一下那些童年玩过的游戏。

吹柳笛

用嫩柳条外皮制作的哨子,因吹奏时其声如笛,故名柳笛。吹柳笛是儿童喜爱的游戏。在乡间,孩子们把柳笛称为“幂幂”。清明前后,柳枝开始发芽,正是制作柳笛的好时节。柳笛声音的高低明暗会因为笛管的粗细长短不同而变化,细而短的柳笛吹的时候不但不费力,而且吹出的声音又尖又细;粗而长的柳笛吹出来的声音则低沉浑厚,吹的时候也比较费力。孩子们经常把粗长的柳笛称为“老号”,在老号身上用剪尖儿剪出一溜儿笛孔,便能吹出简单的旋律了。

游戏过程

1. 制作材料

柳枝、小刀或剪子。

2. 制作方法

现做现吹,放一夜,树皮失去了水分,吹出的声音便时断时续,有时候甚至发不出任何声音,变成“哑笛儿”。

(1)选枝。一般以清明前后的嫩柳枝为最佳,挑选的枝条皮质要柔软筋道,不易折断。

(2)加工。折下一段筷子粗细的柳枝,用小刀将其截成一段一寸或两寸长的枝条,用双手反复拧搓,使皮木分离,抽出里面的硬梗,留下一段管状的皮筒。用小刀把两头削齐,轻轻地刮掉一端的外皮,并将这端捏扁。这样,一支柳笛便制作好了。

3. 游戏步骤

将柳笛捏扁的一端放到嘴里,鼓起腮帮子轻轻地吹气,柳笛便会发出尖而细的声音。

柳笛是孩子们玩儿打仗游戏时传递信号的工具。傍晚时分,孩子们集聚村头,折垂柳做帽环,分成两队进行打仗游戏。他们以柳笛声为暗号:长吹,便出击;短吹,便退兵。

链接

柳笛谣。柳笛制作易,吹响难。在山东曹县,流传着这样一首《吹柳笛》歌谣:

憋,憋,憋蝎子,

蝎子出来拉车子。

憋,憋,憋驷牛,

驷牛出来喝糊涂。

憋,憋,憋蚰蜓,

蚰蜓出来打颤颤。

闷拉大响,

咱俩摽响,

勾吃,嘟—

纺纱与拉车

纺纱与拉车是流行于雷州半岛地区的民间游戏。参与者用细线困住金龟子、大黄粉虫、椿象(雷州方言称为“飞瓶”“肥猪蜂”等)一类昆虫,视其飞行时间的长短来决定胜负。由于小昆虫被拴住,其飞行路线总是绕着一个中心点旋转,好像拉着车一般,又似正在运转中的织布机的纺轮,故名纺纱与拉车。

游戏过程

1. 游戏器具

棉线、木棍、昆虫。

2. 场地

开阔的平地或草地。

3. 游戏步骤

(1)各自用一条长约40厘米的棉线,一头系住昆虫的一只脚,另一头打出一个小环。然后用一段30厘米左右的小木棍穿过棉线的小环,使小环处于小木棍的正中位置。

(2)固定好线后,双手抓住木棍的两端,使昆虫悬空。然后,轻轻将昆虫沿圆弧抛出。这时,昆虫就会张开双翼,沿初始轨迹,以棉线为半径,绕小木棍为轴“嗡嗡”地飞转。

看脶

看脶是一种在我国各地普遍流传的民间传统游戏。脶,意为手指纹。看脶,即人们一边看、数手指脶纹,一边唱着游戏歌谣。

清代古籍《新增考正俗言智灯难字》中记有“厾窝脶”—人们捉住小孩食指,点其手心,边点边唱:“厾厾窝脶,老鼠盘窠,大猫瞠见,小猫来吃,吱吱吱……”另外,手指最上一节的指纹呈螺旋圆纹或长纹,民间一般把呈圆纹的手指纹称为“螺”或“脶”,把呈长纹的手指纹称为“簸箕”,由此出现了一种专门针对数手指纹的歌谣,如《春明儿歌集》中有:“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开当铺,五螺六螺自来有,九螺一簸,稳吃稳坐。”这些游戏歌谣的内容多为依据脶纹的数量,以戏谑的语气来占卜和预言脶纹主人的人生命运,表达了民众期盼美好生活的朴素情感。

玩法

玩看脶游戏时,一个游戏者拿起另一个游戏者的手,认真观察其手上的手指纹,细心数出有几个圆纹、长纹,再根据两种脶纹的数量来唱游戏歌谣。然后,游戏者互换角色,数脶和唱游戏歌谣。

流传在江苏省的看脶游戏歌如:一脶巧,二脶拙,三脶四脶没有人说,五脶六脶骑花马,七脶八脶高官做,九脶圆,十脶全,不是讨饭就化缘。又如:一脶巧,二脶拙,三脶施棒槌,四脶全勿识,五脶富,六脶穷,七脶做长工,八脶挑粪桶,九脶骑白马,十脶坐官船。

流传在湖北恩施地区的游戏歌谣为:一脶穷,二脶富,三脶四脶穿破裤,五脶六脶打洋伞,七脶八脶光杆杆(光杆杆:很穷,什么都没有),九脶十脶点状元。

链接

手指螺纹。每个人的手指上都有一些密密集集的螺纹。人出生后,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许多身体特征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只有指纹始终不变。因此,在我国民间一直流传有通过观察人手指上的螺数预示其性格和命运的说法,观察和计数螺纹也成为看手相的一项重要内容。

抬花轿

抬花轿是一种模仿类民间游戏,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该游戏主要是模仿古代中国娶亲的习俗而来,一般需要三个以上参与者,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进行,所以玩法比较简单。抬花轿游戏一般是年龄较大的抬小的,或者是男孩抬女孩。若是年龄差不多大的女孩,一般会以猜拳的形式决出顺序,并定好抬的路线。轿子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通常是两人分别将一手握在另一只手的手腕上,另一手握在对方的手腕上成四方形,让另一个年龄较小的孩子叉腿搂脖坐在上面,抬着玩。四手相握形成的四方井形便是坐的“轿子”,坐于其中的孩子扮演“新娘”,出力抬着走的则算“轿夫”。因这种游戏多在庭院里玩,所以抬的路线不是从东屋抬到西屋,就是在院子里转上一圈,接着换人再抬。

花轿本是在我国中式婚礼上使用的特殊轿子,也叫做喜轿,一般是红色的,装饰精巧,寓意着喜庆和大吉大利。抬花轿游戏不仅仅儿童之间能玩,更适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作为一项亲子游戏,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平衡感,更能培养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游戏过程

1. 场地

庭院或者空地。

2. 游戏步骤

玩法一

(1)游戏开始前,若坐轿子的是爱美的女孩子,通常她还会在“上轿”前象征性地打扮一番(用手指上下刮拉两下梳梳头、双手作洗脸状洗洗脸、跺跺脚算穿上绣花鞋、全身扑拉扑拉算穿上新衣裳等)。

(2)待一切准备就绪,便让抬花轿的蹲下,新娘才轻移莲步上轿坐下。

(3)花轿升起,新娘用两手轻扶轿夫的肩头,一脸娇态。

(4)等轿夫抬几步后,坐在颤颤悠悠的花轿中的新娘还会悠然自得地唱起来:“抬花轿,坐花轿,坐坐花轿就知道!”此时抬花轿的轿夫与看热闹的便接问:“知道什么?”新娘羞答答地回:“当新娘哩!”然后,游戏继续。

玩法二

(1)游戏开始后,当轿夫将轿子抬到院子的中间时,坐轿的便在轿中顺口说:“坐得挺恣”或“抬得挺好”。

(2)这时,轿夫们会变换抬轿子的方式,将平稳抬轿子的方式改成一上一下地颠搭,或者一前一后地乱悠搭的抬法,并且还会追问一句:“还恣不恣?”

(3)然后,坐轿人的两只胳膊会紧紧搂住轿夫的脖子而顾不得其他。这种恶作剧叫“颠轿”。有些地方娶媳妇的场合中也有这种阵势,大多会将坐轿的颠得晕头转向。若能把坐轿的颠到地上则算更有本事。

(4)还有一种抬法是,轿夫面对面,双手对握,呈前后高低杠状。坐轿人脸朝外坐在“低杠”上,背靠“高杠”,双手攀住轿夫的脖子,双腿下垂。有的地方是在坐轿人坐稳后,轿夫将其抬起来转圈圈。坚持转到最后的一组就算赢。游戏过程中,轿夫时而弯腰,时而站直,就像抬轿子娶新娘一样。

还不起

还不起也叫东旮旯秧,是一种简单易学、生动活泼的传统民间游戏,主要流传于北方地区。这项游戏具有较强的模拟性,孩子们通过扮演“狗主人”“讨要人”与“狗仔”的角色,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四肢协调能力,增进彼此的感情交流,还有助于树立诚信意识。

游戏过程

1. 场地

宽阔平坦的空地。

2. 游戏步骤

参加游戏的人分为甲、乙、丙三方。其中,两个较大的女孩为甲和乙,其他的小孩为丙方。具体玩法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借小狗”。

在游戏开始前,丙方需站成一行来扮演小狗,甲则要站在队前扮演主人,而此时的乙则需站在甲的对面来扮借狗人。

游戏开始,乙在丙方队前来回走动并边走边唱道:“东旮旯秧,西旮旯秧,谁家小狗喝了俺那喂狗汤。一道庄,两道庄,一直找到那王家庄,王家庄上一条老狗,汪哧汪哧咬俺两口。”唱完后问甲:“大娘,大娘,你给俺只小狗吧?”甲会说:“还没降(读‘江’,即‘生育’的意思)下来呢。”于是乙再边走边唱“东旮旯秧”的歌谣,等这次唱完再问时,甲就以“才降下来,还没睁眼呢”“小狗刚会爬”“小狗刚能走”“小狗才会到炉旮旯舔饼嘎渣儿”等理由不给她。

在若干次后,甲会答应说:“你到后院里去挑吧。”此时乙就走到丙方的队伍中,挨个用手点着每一个孩子的头,随点随唱“挑肥,挑瘦,一挑挑了个饱肉”的歌谣,最后点到谁,谁就到乙的身后拽住其衣服后襟。然后乙便会带着这个孩子,再边转边唱“东旮旯秧”的歌谣,再次向甲要小狗。甲若问:“你不是要去了一个吗?”乙就编出如“小狗跑了”“让大狗咬死了”“到河崖喝水去了”等理由,每次要去一只小狗,直至把甲的小狗都挑来为止。

(2)第二阶段为“还不起”,其玩法类似于“老鹰捉小鸡”。

乙把要去的小狗一个个拽在身后。甲的小狗全没了,就去问乙:“你要了俺那么多的小狗,你还给俺点啥?”乙说:“俺摊个煎饼还你。”

随即乙便带着她那帮小狗转一个圆圈,表示摊了一个煎饼,转完之后,乙就问甲:“还起了不?”甲说:“还不起。”说完就去乙的身后抢小狗。

在甲的“还不起”和乙领的小狗们的“还不起”的吆唱声中,大家一起边转圆圈,甲边捉小狗,直到把小狗一个个全抓回来,游戏结束。

蛤蟆抱蛋

蛤蟆抱蛋是一种流行于侗族地区的伴有歌谣演唱和角色扮演的传统游戏,一般在夏夜有月亮的晚上,孩子们在晒谷坪上玩耍。这一游戏融合了类似“丢手绢”游戏的环节,也包含了对蛤蟆这一生物特征的认知及对其生活习性的模仿。

玩法

1. 游戏开始前,孩子们围成一个圆圈,相对站好,在圆圈中间放上十二颗小石头当作“蛋”。

2. 孩子们一起猜拳,最后猜输的孩子走出圆圈,另行拿起一颗小石头做准备,赢的孩子则站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

3. 各就各位后,猜拳输的孩子开始围着圆圈转圈。他一边走,一边同大家一起唱歌谣:“月亮光光,打米烧香。烧死王大姐,气死满姑娘。满姑娘告状,告给和尚。和尚念经,念给观音。观音龇牙,龇牙给蛤蟆。蛤蟆下蛋,下了十二个蛋,拿给××(人名)做早饭。”在唱完歌谣之前,他要把手中的小石头悄悄地放在围成圈的任何一个孩子身后。放小石头的时候,如果被这个人发现了,他就会马上拿起石头去追放石头的孩子。放石头的孩子如果被追上了,他还得继续围着圆圈转圈,或者到中间去抱蛋。如果被放石头的孩子没发现被放了石头,或放石头的孩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还没被追上,那么被放石头的孩子就得去转圈,把石头给其他人,如果不愿转圈就到中间去扮“蛤蟆抱蛋”。即学蛤蟆的样子,用手和脚撑地,肚子悬空保护下面的小石头,不让其他任何孩子来抢。也就是说,他要尽力保护好“蛋”,而其他孩子则千方百计来抢“蛋”。抢“蛋”的人如果被“蛤蟆”的手脚给碰到了,那么这个人就来扮“蛤蟆抱蛋”。

4. 按照相同的规则,孩子们一轮一轮地玩耍,直至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