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拉面经历了从贫穷象征到韩国象征的转变。
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日本动画导演新海诚前段时间晒出了两张对比鲜明的“中韩工作餐”照片——在北京吃海鲜火锅,说“太豪华太震撼”;同一时间韩国发行团队向他发来了工作餐图片——速食拉面,配文“哈哈,这看起来很好吃”。此前新海诚也晒出过他在韩国吃拉面的图片。据凤凰娱乐报道,此事引发韩国网友热议,一些网友质疑新海诚“反韩”,但也不乏“但拉面看起来更好吃啊”的评论。
对中国人来说,吃速食泡面常常和不想做饭或经济拮据联系在一起。但在韩国人眼中,拿拉面当工作餐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拉面是一种国民美食。熟悉韩剧或韩国综艺的观众,或许已十分了解韩国人吃拉面的习惯,甚至看过专门吃拉面的综艺节目,比如《煮面男》《拉面豆》等,呈现了在不同地点、用不同配菜煮拉面实现的美味。韩国影史第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更是把剧中富人的炸酱乌冬面吃法推广到了全世界。按照世界方便面协会的数据,韩国的人均方便面消费量从2013年到2020年始终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韩国人均吃了73包(桶)方便面。
在韩国,拉面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经历了从贫穷象征到韩国象征的转变。拉面本身来自中文术语“lamian”,虽然韩国拉面(Ramyeon)和日本拉面(ramen)同根同源,但韩国人对两者的看法截然不同——日本拉面几乎专指采用新鲜食材和香料制成的日本面条,通常在餐厅供应,日本也有方便面,但不叫拉面;韩国拉面指的是用干菜和人工调味料制成的方便面,韩国餐馆也提供拉面,在这类菜肴中厨师会使用预先包装好的方便面。
对韩国和日本的饮食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之一,就是美国提供的过剩小麦。二战后日韩饱受主食短缺之苦,也同时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势力范围内。日本日清公司创始人安藤百福冥思苦想如何利用美国以援助形式供给的小麦面粉,在1958年发明了方便面。在韩国,拉面的历史始于1963年。泡面文化指南书《孤独的泡面》谈到,三养是韩国第一个推出速食面的品牌。朝鲜战争后,大多数人都在忍饥挨饿,曾在日本吃过速食面的三养创始人全中尹认为,速食面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推出了第一款速食面。即便在当时财政赤字以及公司管理层反对的情况下,全中尹依旧将拉面的市场价格订为10韩币,成为当时市民可以用于果腹的低价食品。就这样,三养将拉面作为第二主食,建立起了新的饮食文化。
在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顿顿吃得上大米一度是特权象征,如今韩国中产阶级已日益壮大,拉面也逐渐拥有了不同的含义,从贫穷的象征转变为韩国的象征。
在1986年首尔亚运会上,韩国田径选手林春爱在众多强手竞争的中长跑项目中连获三金,引发全韩轰动。赛后采访让人们了解到,林春爱家里一贫如洗,日常靠拉面充饥。在《韩国时报》刊发的《拉面和两个女儿》一文中,林春爱说:“我吃了很多拉面,很羡慕能喝牛奶的朋友……母亲在一家餐馆辛勤工作来养活我们。已故的父亲说过,对不起,我们不富有,但请不要欠别人的,要努力用你自己的脚站起来。”在“拉面女孩”的励志故事中,拉面蕴藏着韩国人上世纪80年代的艰苦奋斗精神,也激发出了人们强烈的民族情感。
朝鲜战争之后的60年代初,韩国开始实施时任总统朴正熙提出的一系列五年经济计划。这些计划创造了汉江奇迹(从一个战乱国家到经济强国的转变),并创造了以三星、现代和LG等企业巨头为代表的韩国公司。人类学家金忠顺在《回到韩国》(Way Back into Korea)一书中写道,“Ppalli ppalli”的习惯是韩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速度的重视成为一种基本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脑海中。这种文化使得韩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巨大的经济进步,实现工业化。“Ppalli”的意思是“快”或“快点”,“ppalli ppalli”指的是一种崇尚快节奏生活方式的文化——为了取得最大的成功,人们渴望快速有效地做每一件事。
韩国《中央日报》把 “ppalli ppalli”文化称为“深深植根于韩国社会”的、对外国人来说“第一个或最大的文化冲击”。文章邀请读者在韩国高楼乘电梯时仔细观察关门按钮:那些按钮往往非常破旧,因为人们会一遍又一遍戳它,来缩短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哪怕只快一秒钟。
“Ppalli ppalli”文化也存在于吃饭这种日常行为中。举例来说,超市收银台前突然排起长队时,韩国人会当场吃起糕点、面包、果汁,结账时拿着包装纸付费。买了拉面也会马上煮,所以韩国商店里总有开水和微波炉。韩国人煮拉面时常使用一种被称为“yangeun nembi(양은냄비)”的铝锅,呈淡金色,特性是加热极快。
吃过韩国拉面的人或许也会被其辣味吸引。《中央日报》有文章认为,每当经济衰退(包括新冠疫情)导致生活变得艰难,韩国人对辛辣食物的渴望就会急剧上升。比如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998年,韩国代表性的辣味拉面农心辛拉面销量同比增长了20%。在欧洲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12年,比辛拉面还要辣许多的火鸡面推出了。“在这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压力越大的人就越想吃辣,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许多人仍然不认为辣食能缓解压力。”
首尔国立大学通识教育学院教授韩庆国(Kyungkoo Han)发现了工业化进程中韩国食品的“拉面化”现象。“拉面化”指的是工业化生产的速食的增加、麻辣口味的主导地位,以及饭菜和家庭的碎片化。韩国拉面电视广告里所呈现的,总是一群微笑的家庭成员坐在餐桌旁,享用着白瓷碗里的拉面和奢华配菜。许多韩剧和电影中也都有角色用筷子大口吃着一碗家庭装拉面的场景,洋溢着团聚和温暖的气氛。但真正的拉面食用场景是怎样的呢?韩庆国指出,因为拉面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食用,有无同伴皆可匆忙食用,实际上改变了一家人同吃一锅饭的想法。
韩庆国看到,一般来说,食物的消费会产生社会阶层的差异,但拉面似乎恰恰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不论阶级背景如何,韩国孩子从幼年开始就有机会接触拉面,在上学、补习班和服兵役时也会吃大量拉面,工作之后吃拉面的场景也很多。所以,来自不同背景的韩国人都吃过拉面,拉面已经成为一种国民食物。
埃默里大学学术博客“丝绸之路上的面条”作者Christina Ji Young Chang(장지영)认为,“拉面确实是任何场合都能激发韩国人精神的灵魂食品。”她采访了在服完两年兵役的韩国人Han,Han说士兵每周都会收到各种拉面配给,作为给定膳食的补充。在与驻韩美军 (USFK) 的联合军事演习中,拉面也被配给韩国和美国士兵。Han说,拉面是每个士兵在完成警卫任务后都喜欢吃的美食,它让战友们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上班族那里,拉面被用来治疗宿醉。酒精是韩国社会和文化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下班后喝酒聚餐的文化被称为“hoesik”。在晚上或第二天早上吃拉面,被认为能够克服或减少宿醉的影响。
在韩国,拉面甚至可被用于两性关系中的性暗示。“你想到我家吃拉面吗?” 或“你想在走之前吃拉面吗”的用法可追溯至2001年李英爱出演的电影《春逝》,之后也出现在许多韩剧中,包括但不限于《金秘书为何那样》《爱的迫降》等。
韩庆国认为,人人吃拉面的文化为划分阶级差别留下了很小的空间。他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都市传说——一位年轻企业总裁在继承父亲(创始人)的公司后,认为拉面是低端食物,拒绝吃拉面,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看到后拿起旁边的碗大口大口吃了两份拉面。
食用拉面真的可以混淆阶级区隔吗?在电影《寄生虫》里,有一种拉面叫做炸酱乌冬面(jjapaguri),就是把两种不同类型的廉价拉面——jjapagetti和neogurri——放在同一个锅里煮,是穷人的食物。虽然《寄生虫》里的富豪朴氏夫妇也允许小儿子吃拉面,但他们吃的是加入西冷牛排的、更高阶层的拉面。
拉面遍布韩国所有家庭,但浇头的阶级差距很明显。除了韩牛,龙虾、鲍鱼、牡蛎和贻贝也可以用来与拉面一起煮。这和加入了泡菜、豆芽和青菜的拉面,大概不是同一种拉面。
参考资料:
《孤独的泡面》食帖番组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Noodle Odyssey: East Asia and Beyond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92481874_Noodle_Odyssey_East_Asia_and_Beyond
Make ram-don à la Parasite, the fanciest cheap dinner money can buy
https://thetakeout.com/recipe-how-to-make-ram-don-noodles-from-parasite-movie-1841769317
All about ramyeon, the Korean comfort food that’s more than just a trend
https://thetakeout.com/all-about-ramyeon-the-korean-comfort-food-that-s-more-1846338956
Ramen and two daughters
http://www.koreatimes.co.kr/www/news/opinon/2015/08/162_179966.html
[WHY] Koreans' love for spicy foods: Crazy trend or comfort food?
South Korea’s unstoppable taste for haste
https://www.bbc.com/travel/article/20180708-south-koreas-unstoppable-taste-for-haste
What’s the story behind instant ramen noodles – and how did post-war America influence their invention?
Noodle Odyssey: East Asia and Beyond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92481874_Noodle_Odyssey_East_Asia_and_Beyond
Young South Koreans are fighting against the return of hoesik — 'compulsory' after-work and weekend gatherings — as COVID-19 restrictions ease
https://www.insider.com/young-south-koreans-dreading-return-hoesik-work-culture-office-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