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  · 财报

增收不增利,8年“老将”辞职,信也科技转型不易

伴随着行业监管的持续深化,信也科技的商业转型再次迎来挑战。

 |  独角金融

文|独角金融 刘洋

编辑|付影

近日,金融科技平台、拍拍贷母公司信也科技(FINV)披露2022年四季报,显示2022全年促成交易金额175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22.71亿元,比照2021年的25.09亿元同比下降9.4%。

增收不增利的财报甫一出炉,信也科技同时对外公布了管理层变动情况。2015年加入公司,从首席风险官做起,后来升至CEO的章峰辞职,董事会已任命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李铁铮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自2023年3月14日起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8年P2P遭遇严监管至今,信也科技是市场上为数不多实现业务转型的平台之一。然而,几年下来,伴随着行业监管的持续深化,信也科技的商业转型再次迎来挑战。

01 增收不增利,营销费用1年增加1亿

公开信息显示,信也科技原名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互联网金融平台拍拍贷的运营商,公司2017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2019年11月更名为信也科技,彼时被外界认为是有意弱化公司赖以起家的P2P色彩。

信也科技2022年创造了111.3亿元的营收,其中,来自贷款便利化服务费营收为44.31亿元,同比增长16.8%;来自促进服务费用营收为19.29亿元,来自担保收入为30.64亿元,净利息收入为11.74亿元,其他收入为5.35亿元。

图源:2022年财报

近年来,信也科技创始人顾少丰频繁强调其在数字化创新和服务小微企业中的探索,而财报显示,信也科技2022全年帮助小微用户获得434亿元信贷服务,同比增长60.7%,其中第四季度单季服务小微用户49.7万人,单季帮助小微用户获得119亿元信贷服务,占同期总交易额的24.5%。

成本方面,信也科技2022年的收入来源、服务费用和其他成本从上一年的18.42亿元增长10.7%至20.38亿元;销售和营销费用从2021年的15.8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6.85亿元,增长6.4%。

上述两项成本增加近3亿元,这似乎是解释了信也科技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

其他成本项,信也科技研发费用由2021年的4.34亿元增至2022年的4.91亿元,同比增加13%;而一般和行政费用则从2021年的5.18亿元下降到2022年的4.02亿元,下降22.5%。

对于未来一年的商业前景,信也科技称,病毒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考虑到监管政策的变化,其2023年全年促成交易金额预计在1890亿元至205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10%至20%。

02 3年助贷风雨路

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上线。2012年9月,拍拍贷曾获得红杉资本等机构的A轮投资,金额为数百万美元。2014年4月,其B轮融资金额为数千万美元,由光速安振中国创业投资基金领投,红杉资本、诺亚财富(NYSE:NOAH)跟投。

彼时,拍拍贷被认为是国内最接近美国原始P2P模式的平台,采用个人对个人的纯线上借贷模式。拍拍贷通过采集借款人各个维度的数据判定其违约成本,并给出可以贷款的额度和相应的风险定价。

同期,成千上万家P2P公司破土而出,到2025年底,中国已是世界上P2P最多的国家,P2P的贷款余额已逾5000亿元,但风险不容忽视,几乎每三家P2P中就有一家出问题。2015年e租宝风波即典型案例。

在各方千呼万唤之下,2015年底,由银监会牵头制定的P2P管理办法已成型,并于年内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后,关于P2P的监管办法终于成型。在监管办法的专项整治之下,2016年,中国P2P行业开始洗牌。

201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严监管的介入,绝大多数P2P平台退出历史舞台,或因风险“爆雷”被查,或主动清盘,或转型助贷,其中不乏一些曾经的知名平台。其中,拍拍贷开启转型之路,改名为“信也科技”,并逐渐抹去P2P业务的影子。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信也科技的机构资金占比达到75%,其新增资金有99%来自机构而非个人投资者。与此同时,助贷业务逐步成为信也科技的主营业务。

至此,信也科技P2P模式已然不再,和中国平安旗下陆金所、嘉银金科等一道,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转型成功者。同年,信也科技成功赴美上市。

然而,信也科技的转型却留了一个“口子”,尽管在资金获取端,信也科技克服摆脱了对个人投资者的依赖,但是在公司主营业务方面,信也科技对助贷业务的依赖却日益加深。依赖助贷业务的,也不只有信也科技,同类互联网平台都有类似情形。

仅在2021年上半年,部分助贷平台业绩持续高增长。三家上市头部线上助贷平台——360数科、乐信以及信也科技2021年二季报显示,三家平台撮合贷款规模及贷款余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360数科和信也科技还实现了贷款余额两位数的环比增长。

其中,2021年二季度,信也科技撮合贷款394亿元,同比增长86.7%,环比增长21.2%;贷款余额394亿元,同比增长86.7%,环比增长21.2%。

截至2022年底,信也科技在贷款便利化服务费、贷款促进服务费用项下的助贷业务营收占比超六成。从不良贷款率看,根据财报披露,信也科技90天以上逾期率为1.41%,同比增加0.15个百分点。

03 助贷业务遇“坎”,能否找到新出路?

助贷模式是由助贷机构提供线上引流,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筛选客户和贷后管理。理论上,助贷机构不承担风险,收取流量费或科技咨询费。早在2021年,有媒体报道称,助贷平台流量费的市场价基本上是贷后利息收入的20%-25%。

实际上,助贷模式下,一旦平台对接的资产质量差,也间接给金融机构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因此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助贷模式也开始遭遇密集监管。当年7月,央行征信管理局明确个人信用信息“断直连”,不得将个人主动提交的信息、平台内产生的信息或从外部获取的信息直接提供给金融机构。

此后,一些地方银行开始陆续叫停断直连业务。而随着《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的正式出台,断直连业务需要在2023年6月底之前完成整改。

这意味着断直连后,如拍拍贷这样的机构不再提供增信兜底措施,原来的助贷的固收模式将逐步转换为由金融机构自主风控,真实承担风险的纯导流模式。

助贷业务还引发了暴力催收等问题。很多助贷业务的操作模式,是银行直接将贷款打到助贷机构,助贷机构从寻找客户、完成授信到后期收回贷款等一条龙服务,一旦还款逾期,助贷机构往往采用暴力催收的办法。

值得关注的是,在黑猫投诉平台,对拍拍贷的投诉量共3.01万条,多指向平台违规催收、砍头息等问题。对于公司是否关注到了这些投诉及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信也科技方面未有回应。

图源:黑猫投诉

暴力催收问题尚未尘埃落定,信也科技又被曝出金融科技成色不足的问题。

2022年9月,在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导小组发布的2022年第一批撤销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名单里,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因为“高新收入占比不达标”而名列其中。作为一个向金融科技转型的互金平台,近年来信也科技的研发费用要远远少于其营销费用。

至此,作为我国第一家P2P平台,在P2P“爆雷潮”之后较为成功实现了商业模式转型的信也科技,随着金融监管的持续深入,其助贷业务可持续性正面临挑战,同时,公司正在致力的金融科技转型,又因为研发投入不足、短期内无法实现大的技术突破,其商业模式转型也遇到了困难。拍拍贷能否找到新的出路呢?

你是否通过拍拍贷平台借过钱?服务和收费如何?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