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构指出,降价本质原因还是合资燃油车产品力偏弱,以及新能源乘用车批量降价、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上市等因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自特斯拉年初降价以来,降价在汽车行业逐渐形成一股“风潮”。这轮降价对行业走势有何影响?不同人士或许有不同的观点。界面新闻近日报道,针对这轮价格战的看法,部分专家给出了两极分化的观点。
近日,多家证券机构也对价格战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界面新闻进行了部分观点的梳理。
光大证券分析称,合资品牌库存高或为带动本轮降价的直接原因。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1月国内乘用车库销比2.6,其中合资品牌库销比约为2.7,包括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一汽大众等合资品牌库存有超过2.5个月库存。
其指出,库存高的合资制造商以政府补贴形式降价清库,后续或将带动更多合资制造商以公司或区域性政府补贴、以及经销商降价等形式跟进降价。
同时,光大证券认为,资燃油车大规模降价去库背后的本质原因,为合资燃油车产品力偏弱,以及新能源乘用车批量降价、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上市等因素,其预测特斯拉及自主品牌有望快速抢占合资市场份额。
华西证券判断,本次大规模降价的主因是新能源渗透率已接近30%,头部制造商有快速抢夺市场份额的主观意愿和能力。
其他原因还包括:春节后需求不振车企库存压力增加;合资燃油车需求持续下滑;国六b将于7月执行,部分国六a燃油车企有一定库存压力;电池成本自年初以来有所下降,为车企提供降价空间。
针对此轮价格战,国六a向国六b的切换被认为是加速厂商清库的重要原因,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也都给出了类似的观点。
对于行业未来趋势,华西证券预计,本轮降价降加速尾部品牌库存出清和行业洗牌,同时,优质自主品牌加速抢夺份额,加快格局重塑。长期来看,电动智能、秩序重塑将是汽车行业的发展主线。
中泰证券也对行业发展持类似的看法,其研报指出,短期来看,燃油车大幅度降价或对相应价位段的新能源车销量造成负面影响,但长期则有利于优化行业竞争格局。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指出,需理性看待本轮车市降价,短期或加剧主机厂竞争及盈利压力,但背后反映的是二三线合资品牌在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及电动化持续渗透下被迫开启的去库存降价,品牌力或将进一步削弱。
对于此轮价格战的持续周期,华泰证券分析指出,根据对此轮降价金额的估算,预计3月即可结束,实际为短期扰动。
产业链方面,在汽车的大幅降价下,降本将是今年的一大话题。而三电系统占新能源汽车成本50%以上,是本轮产业链“重构”的关键。中证鹏元认为,在三电系统维度,电池降价空间最大。
该机构分析称,未来3至5年,动力电池由于产能过剩,且伴随一梯队企业规模效应释放、二三梯队市场份额竞争加剧,在不考虑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动力电池价格存在较大下降空间,同时可能存在的技术更迭有望推动动力电池售价的大幅下降。
从细分领域来看,中证鹏元认为,在电池产业链维度,降价空间较大的依次为锂矿原材料、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材料和隔膜降价空间较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