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将Gigi Hadid、Kendall Jenner等如日中天的Instagirls与1990年代被定义超模的6位模特放在一起比较,但到底现在的名模走红之路,又与以往有何不同呢?
Kendall Jenner在拍摄VOGUE的大片 图片来源:VOGUE
对于T台上的模特们而言,开场和压轴是证明其行业地位的最重要时刻之一。如果拿这两点去评判姑娘们在刚刚结束的2017春夏女装周上的表现,Hadid家的两姐妹无疑是最风光的。姐姐Gigi Hadid为5个品牌开场,7个品牌压轴;妹妹Bella Hadid则是拿下4个开场,1个压轴。同时两姐妹还在Marc Jacobs、Max Mara、Anna Sui,Versace和Fendi这五个品牌上同台走秀。
除了走秀这样的本职工作,两位姑娘在时装周期间的话题也从未间断。
在纽约,Tommy Hilfiger与Gigi Hadid合作推出的即看即买“Tommy x Gigi”系列嘉年华派对是纽约时装周期间话题度最高的活动之一,这让已经略显颓势的美国老牌不仅成为了社交媒体的大赢家,同时得益于Gigi Hadid的强大号召力,这个联名系列有效地刺激了品牌官网Tommy.com和全球店铺的销售量;而Bella Hadid在Michael Kors秀场上因为高跟鞋不合脚而摔跤的画面在互联网上也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反观在超模效应最为鼎盛的上世纪90年代,即便是只邀请超级名模走秀的Versace也未曾与一个模特携手推出联名系列——直到Kate Moss与Topshop的合作开始后才被打破。
到了米兰,在Max Mara秀场外遭到疯狂粉丝骚扰的Gigi采用了专业的拳击动作反击对方的画面在互联网上赢得了连连赞声。很多人都被这位网红超模勇敢果断,懂得自我保护的一面表示了认同。在Bottega Veneta50周年庆典大秀上,Gigi Hadid又与已经73岁的美国偶像级超模Lauren Hutton为品牌压轴走秀。
无论这对姐妹是否真的如此热爱模特这份职业,或是这些品牌和设计师们看中的是网红超模们在社交媒体上对于千禧一代消费者造成的巨大影响力,总之,这两位Hadid成为了2017春夏季绝对的Top models。
过去,为奢侈品牌走秀的确会为一名职业模特的事业生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业内最津津乐道的“Prada女孩”、“Calvin Klein女孩”……这些品牌都会签下一位模特为其独家走秀。除了惊人的报酬(独家走秀的模特出场费一般都在10000美金,甚至更多)以外,接踵而至的还有品牌硬广拍摄、杂志拍摄,其他商业合同等等。Gemma Ward、Sasha Pivovarova和Arizona Muse都是典型的代表人物。如果你不是这种幸运儿,你还可以靠自己的耐力成为当季的秀霸。当年的刘雯就是因为这样从而获得了国际时尚圈的注意,这也意味着下一季会有更多的大牌争着预订你的档期。如今,社交媒体的兴起则对这种行业规则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一方面社交媒体为模特们提供了展现自我价值的绝佳机会,传统的大品牌光芒则相对减弱;同时走秀的场次也不如走秀品牌的质量来得更为重要。
2014年,美国版VOGUE邀请到9位活跃在T台上的一线模特拍摄了当年的九月刊封面。而封面上则写着“THE INSTAGIRLS,Models of the Moment”。这是时尚行业第一次提出“Instagirls”的概念。这9位姑娘里真正成为了Instagirls的也只有Karlie Kloss,而Cara Delevingne和Edie Campbell姑且只能算是it girls。那时Gigi Hadid不过是GUESS的广告模特,Kendall Jenner也仅仅是是顶着卡戴珊家族光环的真人秀小明星。谁能料到两年后,这两位美国姑娘居然成为了互联网上最有号召力的顶级女模特,前者在Instagram上有2400万粉丝,后者则是更为惊人的6700万。
模特这种职业在过去一直都是神秘的。秀场上她们不苟言笑,表情冷漠;秀场外你几乎没有渠道去了解她们的真实生活。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增多,年轻人乐于并善于将自己的私人一面分享给外界。这也让Gigi Hadid和Kendall Jenner这样的姑娘得以迅速成名,她们分享自己的衣食住行,将不可多见的平易近人的鲜活面(有时候也是精心策划)展现给粉丝与媒体。即便是在1990s的超模年代,模特不过是时装行业里的移动衣架,任凭设计师、摄影师,编辑和厂商的安排。
虽然这个事实直到今天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已经有模特开始懂得拒绝,并开始掌握部分主动权。随着时代的变化,新晋超模们都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身的商品特性。这其中利用社交媒体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它们让模特可以尽可能地呈现更多个性面,和当下社会、人群喜好发生互动。比如Gigi使用拳击技术对抗骚扰者的事件就为其赢得了更多的正面形象,她自己也号召姑娘们要懂得保护自己。加上她本身就是拳击运动爱好者,Reebok也在最近推出了由Gigi出演的以拳击手为形象的全新广告片。
可以发现,如今的超模们早已不愿做品牌的展示工具,她们逐渐地掌控主导权,让自己成为品牌产品的有效推广者。过去,人们很难因为一件衣服被某个模特穿过而争相抢购。如今,网红超模们使用过的任何一间产品都有可能成为爆款,从而为品牌促成实际的购买。比起宣传和口碑,品牌最在乎的还是零售额。所以这些姑娘们也开始有意识地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品牌,将人气转化成真金白银,如今Gigi和Kendall都推出了自己的时装产品。
但是,上述这两位姑娘都有着非富即贵的显赫出身,她们本身就是“富二代”和“星二代”,这些都成为了她们能够取得今天成就的筹码。Hadid姐妹俩的母亲Yolanda曾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红极一时的超级名模之一。在其出演的真人秀节目《比弗利娇妻》中,Yolanda明显就是要把Gigi打造成下一个超级名模。这一点跟当年凯特王妃的母亲一样,目标和野心都极其精准。同样,13岁就已经出现在卡戴珊家族真人秀节目中的Kendall也是在聚光灯下长大,其母亲Kris Jenner本身就是一位话题人物。作为美国最知名的家族之一,卡戴珊家族的人对于如何出名都有一套自己的套路。
所以说这些网红姑娘在互联网时代成为超模也是一种必然。比起Gigi Hadid,Kendall Jenner受到的争议更大。这位金家小妹通过为Marc Jacobs 2014秋冬系列走秀而踏入时尚行业,在LOVE杂志的推波助澜下成为新一代的名模。最近她与LOVE杂志一起,开展了一项寻找杂志下一个封面女孩的项目。但即便如此,外界始终都认为Kendall的出名主要得益于家族光环,即便她曾不止一次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试图划清与Kardashian家族的关系,并通过努力工作,用实力去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如果你稍微留意过2017春夏女装周,定会发现Kendall仅仅只出现在五个品牌的秀场上。相较于以往,这样的曝光率较的确很底,显然她和她的团队开始试图珍惜羽毛,避免过度曝光对名气带来损伤。
那么对于Karlie Kloss、Cara Delevingne、Coco Rocha这些最早在互联网上尝到甜头的“it girl”超模们而言,她们的成名方式较于前面几位则有些区别:“美国甜姐”Karlie Kloss的成名不仅得益于各大品牌对她的青睐有佳,她跟Taylor Swift之间的友情也为其赢得了不少版面,加上Karlie Kloss阳光的形象和上进好学的性格都为其在互联网上赢得了大量粉丝,而这些也是她拿下大品牌广告合同的资本,所以她算是Gigi和Kendall之后最成功的Instagirl的范本;处于半隐退状态的Cara Delevingne则成名于其鬼马率直的个性,目前她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至电影行业;Coco Rocha算是最早感受到社交媒体可以帮助模特延长职业寿命,拓展事业规模的名模,她的丈夫和工作团队共同打理其在不同平台上的社交媒体账号,甚至包括微博。通过同步更新信息让外界及时了解她的动态,其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通过视频指导网友们拍照时如何摆造型。此后她还成立了自己的模特经纪纪公司,并创办了自己的时装品牌,最近她就带着自己的设计在上海时装周期间举办了相关活动。
不少人都说这是一个“超模”泛滥的年代,但凡有一定知名度和名气的模特都可以被称之为超模。而在此之前,时尚圈一直沉浸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Naomi Campbell、Cindy Crawford、Claudia Schiffer、Linda Evangelista,Stephanie Seymour和Christy Turlington这六个姑娘创造的“超模年代”中。她们的面孔占据了上世纪90年代最重要时尚刊物、大型户外广告牌和T台。20多年过去了,虽然新老超模都享受着明星般的光芒和待遇,但“Supermodel”几乎成为了那个年代下的时代精神,原因自然是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诞生。
美国版《名利场》记者在amfAR晚宴现场询问了作为曾经六大超模之一的Stephanie Seymour有关如今Instagirls的看法。“她们跟我们完全不同,超模是属于过去的事情。她们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称呼,比如‘Bitches of the moment!’”,Seymour的言论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也激化两代模特之间的矛盾。 Kendall第一时间明确了自己的态度:如果你认为我们不属于你的那个时代,那么你也不属于我们的年代!Kendall表示她非常敬仰这群90年代的超模们,但是她也没有试图去抄袭她们。“没有人想要偷走Stephanie的东西或是替代她”,Kendall同时还指责Stephanie,如果有人在网络上以“Bitch”这样的字眼形容她年仅11岁的女儿,她会作何感想。“如果人们想要称呼我和Gigi为超模,这依旧改变不了过去那几位超模的地位。我很尊重她们。但是当下,我们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模特。无论我们是否重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都在努力工作。”
前模特Rebecca Romijn也在美国电视节目上表示,认为Gigi和Kendall不能称之为“超模”,“这些依靠社交媒体而出名的明星不仅成为了模特,而且还开始制定时尚准则,这很让人失望。她们的名气更多的是来自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并非走秀经验。没有人可以证明网络上的粉丝数可以转化成实际收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些Instagirls依靠庞大的粉丝效应,不仅让能够为品牌产品带来实际销量,同时她们推送一条信息的价格早已超过了2万美金。上个月福布斯公布了2016年模特收入排名中,排名前十的全部都是曾在维密秀场上大放异彩的超模,除了稳坐头把交椅的Gisele Bündchen和中国超模刘雯,包括Karlie、Gigi、Kendall、Cara、Rosie在内这些成功的网红超模们都位列其中。然而顶着超模光芒的Kate Moss、Noami Campbell这些老牌超模均未出现。数据也是反映现实的最佳证明之一。
对于品牌而言,他们在新老模特的态度上则相对平衡。一场时装秀里,“老超模”更像是品牌证明行业地位的筹码,这些老牌超模曾经都与品牌或是设计师有过硬的交情,比如Versace、Givenchy和John Galliano时期的Dior。而“新超模”更多的是为了吸引年轻人的注意,从而转化成实际购买,比如Michael Kors、Alexander Wang,Balmain。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的商业环境下,老超模在“带货”能力上明显落后于新超模。
新老模特之间的更替也反映了整个时尚行业在产品输出和销售模式等方面的变化。过去,时尚品牌,尤其是奢侈品牌一直都不愿意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身段去迎合消费者,而超级名模们的演绎一方面是为了让消费者产生欲望,更多的是则在帮助品牌去巩固这种高级形象。而时尚杂志在过去依旧可以作为意见领袖,发挥着圣经般指点江山的作用。当互联网一步一步地逼近时尚产业时,奢侈品牌最先对电子商务表示了不懈,其次对社交媒体的传播采用掩耳盗铃式的态度,他们极度担忧这样会有损品牌苦心维持的奢华形象。但是当这些Instagirls在网络上大方地分享着漂亮的包袋和鞋子,时髦的服装时,网友们开始纷纷效仿,当消费者拿着手机上的图片告诉店员指明需要某明星同款产品时,他们意识到再不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往后的生意就更难做了,所以近日连Tom Ford也正式开通了微信平台。
对于这些网红姑娘到底能否称为“Supermodel”,设计师Zac Posen也加入了探讨。首先他认为她们一定是超模,因为她们反映的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下媒体对于超级名模的全新定义。这点跟当时定义90年代的超级名模是一个道理。但是Zac Posen同时也解释到他决定雇佣一位模特的条件绝不是看她在社交媒体上有多少粉丝,而是基于她的表现,她的才华和她的个人魅力。在Zac Posen的秀场上,Naomi Campbell、Coco Rocha、Anna Cleveland这些不同时代的超模们经常会同台演出。
同样,时尚媒体对于Gigi Hadid和Kendall Jenner的态度也很微妙。最近两个月印有Gigi和Kendall头像的杂志铺满这整个报刊亭,无论是诸如VOGUE、Harper's Bazaar这样的传统大刊,或是Dazed这样的小众刊物。Fashionista就明确表达了不满,它希望时尚行业可以注意到那些同样优秀,但是没有这些先天条件的姑娘们。可是这就是现实的残酷面,杂志也需要话题,他们知道Gigi和Kendall可以为他们赢取关注,带来销量,以及传播价值。
对于两代超模而言,从传统意义上讲,前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提携后辈。但是一旦后辈羽翼渐满了,前辈又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残酷她们内心接受不了。
那几位活跃在90年代的超模们除了嫁了个好丈夫,偶尔走走秀,玩玩跨界,她们还是会选择继续以名流的身份混迹时尚圈。真人秀节目被叫停后的Naomi Campbell频繁亮相本季时装周,《纽约时报》特意撰文表示她还未过气。德国超模Claudia Schiffer则加入设计师大军,即将推出了自己的开司米系列。Kate Moss也开办了自己的模特经纪公司,并已经签下了两个颇具潜力的年轻人。而转型早早就转型成功的Tyra Banks和Gisele Bündchen一直都是模特行业的成功范本。
Kate Moss在创办自己的模特经纪公司时就表示,她创办这家模特经纪公司不单单是寻找一个新鲜的漂亮面孔,她需要对方可以能歌善舞,试图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全方位的明星。这可不仅仅是一场传统的模特经纪公司,它更像是一个艺人培训班,试图把模特转型的工作在出道前期就做好了准备。这一点也反映了当下一个模特到底需要具备什么的条件才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超级名模。
在中国,模特转型从胡兵、瞿颖那个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并且都是朝着影视歌三栖的方式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多元化的演绎明星。但是这些模特是否真的具备做明星的条件?还是说仅仅是趁着社交媒体的热度去造势?
吕燕、杜鹃和刘雯这三位不同时期的顶级中国女模特如今的发展方向就反映了中国模特常见的转型之路:吕燕在三年前创立了自己的时装品牌,Comme Moi。合理的售价和强调实穿的款式深受都市白领女性们的欢迎。杜鹃则成功转型为演员,从《中国合伙人》到《港囧》,再到《纽约纽约》,其清新的风格和愈发具有爆发性的演技慢慢地让观众接受了她的表演方式。至于被成为“大表姐”的刘雯,本身在模特行业的成就就已经站到了制高点,同时因为出演真人秀节目《我们结婚吧》,加上本就开朗的性格让更多大众开始了解到她。同时她还创办了自己的节目。
在中国互联网井喷式的成长阶段,无处不在的真人秀节目和网络剧集让越来越多的模特开始尝试朝艺人方向的转型。比如金大川、刘畅、奚梦瑶、何穗都已经纷纷在真人秀节目上亮相。或许转行做艺人是一条相对容易的道路?但是这里还有涉及到模特的文化教育程度,个人素养和天赋。殊不知有大批量的模特始终还是以给杂志拍片、依靠商演、接拍广告这样的方式在维系着基本生活。
种种争议的核心无非是在于“超级名模(supermodel)到底是一种对90年代那几位大牌模特的特指,还是外界对于不同时期成就颇高的模特们在称呼上的褒奖。可是我们应该透过这种争议看到时尚行业在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下的确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模特行业也是很残酷,姑娘们随时面临着喜新厌旧而导致淘汰。试问谁还记得当年那位金色短发,被媒体们誉为Kate Moss接班人的Agyness Deyn呢?变化一定意味着争议。也许再过10年,“网红超模(Instagirl)”又将会受到一种全新称呼的挑战,不知道那时Gigi Hadid又该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