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作者刘勃:《世说新语》呈现最舒展的一面,遮蔽更痛苦的一面

“在受到了更丰富的物质精神文化滋养之后,人类细腻的感受是相同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完全可以和魏晋时期的名士共情。”

 |  潘文捷
竹根雕《竹林七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竹根雕《竹林七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潘文捷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和我们今天社会最接近的是《水浒》。因为《水浒》很大程度上(写的)是一个游民社会,我们也有很多人是离开家乡到大城市闯荡的,也是游民。”在日前举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文史作者刘勃谈到,“可是,今天的读者恰恰最难接受《水浒》的价值观,无法接受其中李逵等人的嗜血和残忍。”

相较于残忍的《水浒》,《世说新语》则可以说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这是鲁迅的评价,并称此书“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在刘勃看来,虽然今天大多数读者都是平民,《世说新语》写的是古代贵族,读者依然可以从中找到心灵的寄托。

读书不是为了找和我们之间不能兼容的东西。在那一瞬间被打动了,就说明我们有人类共同的情感。当然也感谢现代文明,让我们作为平民也可以有更丰富的内心和更细腻的感受。”那么,《世说新语》究竟可以为现代人提供怎样的心灵寄托呢?

活动现场,作家刘勃、北京十一学校语文教师贾骄阳

雪夜访戴的故事是《世说新语》名士故事的典型之一。夜里大雪纷飞,王子猷一觉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上酒,忽然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住在剡县,王子猷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王子猷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在他看来,魏晋时期之所以能出现《世说新语》这样的作品,是因为那个时代社会流动性很弱,读书人各方面的保障非常好。“这种特殊的舒展感是后世文人很想获得但又很难达到的。”《世说新语》受到古人喜爱,便是因其有一种“寤寐思服而不得”的状态,“后世的文人大家都活得比所谓的名士们压抑得多。”

但刘勃也在《世说俗谈》中看到了这一故事的另一面向——对于半夜不得不起来的厨子、划了一夜船又不得不继续工作的船夫来说,雪夜访戴完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世说新语》是在把最舒展的一面呈现给我们看,而更痛苦的一面却被遮蔽了。”刘勃谈到,他对高度紧张对立的两面都有非常深刻的感触,“撕裂感”是他对《世说新语》及其时代最深的感受。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 著 [南朝梁]刘孝标 注 徐传武 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8

在社会的一端,士族大家谢灵运写《山居赋》,称自己“抱疾就闲,顺从性情”,表达了做官辛苦、宁愿山居消磨岁月的心境。在另一端,嵇康的朋友赵至出身“士家”,这意味着他一出生就注定要当兵,士家的地位低于士族,甚至低于一般的平民,连与平民通婚都很少。

刘勃认为,赵至意识到自己在战场中一定是炮灰,孝顺的他不希望连累父母,所以假装发疯,用火烧自己,表现得好像一点儿不知疼的样子,通过这种方式成为了因无实用价值而没有出现在官方统计中的人。之后隐姓埋名,游历四处,凭本事当上了官吏。之后赵至悄悄回到老家,父亲向他隐瞒了母亲的死讯,让他一心当官。很久之后赵至再次回家,才知母亲已经去世,他痛哭而死。

刘勃自问:“如果我也是一个世家子弟,身边有赵至这样特别轴、特别狠,能够那样虐待自己的人出现在身边,可能会害怕,并且要和他保持距离。”但正因为他在阅读中遇到了赵至,拉开了距离,反而能够理解,生出一些体谅。

《世说俗谈》
刘勃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3-1-1 

《世说新语》的名士风流似乎必须要身居高位、拥有大量的物质滋养才能培养。当今天的大多数读者并非琅琊王氏或者谢灵运这样的贵族,还能与魏晋名士产生共情吗?

刘勃谈到,“如果因为我们是现在的平民,他们是古代的贵族,所以我们无法和他们共情,那么整个中国传统文学基本上可以丢得差不多了。”他说,不仅仅是魏晋时期的名士,哪怕是唐代的诗人,身份地位也是与我们悬殊的,何况是西方文学,那我们就没有几本书可以读了。“在受到了更丰富的物质精神文化滋养之后,人类细腻的感受是相同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完全可以和魏晋时期的名士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