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线上开会吗?免费3年的腾讯会议为何执意收费?

长期来看,线上会议的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  中外管理杂志
图片来源:pexels-Christina Morillo

图片来源:pexels-Christina Morillo

文|中外管理传媒 庄文静

近日,国外的一款视频会议软件开发商Zoom宣布拟裁员1300人,占全球员工的15%,中国区被裁员工将获得N+4的赔偿。至于原因,Zoom称此举是为适应当前不断放缓的视频会议服务需求。

同样是面对“放缓”的视频会议服务需求,但反观国内与Zoom类似的腾讯会议,则是从2022年9月开始对部分高级功能进行收费,会员费每月30元。紧跟其后的还有钉钉、飞书等视频会议软件也都陆续发布了收费通知。

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线上办公软件纷纷收费的举动,肯定让人“不爽”。有人认为,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未来线上办公、学习的需要可能会减少,这时收取昂贵的年费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但也有人认为,线上会议平台收费也是合理的,商业平台寻求利润回报无可厚非,互联网的免费时代已经过去,是大势所趋。

没有永远免费的“午餐”

腾讯会议软件, 于2019年12月底正式上线。

仅仅一个多月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球居家办公、居家学习的需求迅速增长,腾讯会议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公开数据显示,腾讯会议上线的第一个月,月活跃用户数仅为77万,但在推出的两个月之内,日活跃用户量都已超1000万,更在上线8个月后,用户数就突破1亿,并且当之无愧地成为最快超过1亿用户的视频会议软件。

而其他会议软件平台,比如钉钉、微信、好视通云会议、华为云会议、金山会议等,市场空间也都实现了飙升。有数据显示,阿里旗下的钉钉会议市场地位位列第一,位列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腾讯的企业微信和腾讯会议。

当时,大部分线上会议软件,都是免费的,以追求迅速积累用户、做大用户池。但在2022年6月,腾讯会议应用市场正式上线,首批入驻超20款应用。一些敏感的用户,意识到了腾讯会议的体验升级,增加了更好的增值服务。而这也意味着随着三年用户池的积累和稳定,腾讯会议加快了商业变现的准备。

几个月后的9月15日,“腾讯会议部分功能开始收费”的话题冲上热搜。紧接着,就是10月31日,腾讯会议部分功能进入了付费阶段。一个让人免费吃了三年的“午餐”,突然宣称要收费了,有不少用户表示不能接受。

其实,在知识付费的时代,腾讯会议的做法并不新鲜。早在2015年,京东就成为了在国内首个推行付费会员制的电商平台,可以说开启了互联网付费时代。

如今,京东、唯品会、美团买菜、饿了么等人们常用的电商平台,大多都有付费会员服务。凡是会员,也通常会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更优惠的价格,像免费退换货、专属客服咨询、专属商品打折、优惠礼券、免运费等服务,不仅使用户获得了更高品质的服务和实惠,更重要的是,还增强了用户和商家的粘性。

“会员制”不仅是各大电商平台高效的获客手段,更是筛选并留住高价值用户,从而挖掘用户终身价值的绝好方式。因此,如何为会员做好价值增值服务,以及做好价值传达,就成为了电商平台重要功课。

会员制,拼的是用户体验

纵观整个互联网行业,当一个软件产品有了相当的用户量,以及强劲的需求后,商业化变现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比如,影音娱乐产品、视频编辑类、图库类、企业查询类、论文文稿类、知识学习类等软件,也早已进入了收费时代。并且,因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通常对知识付费、版权付费、信息付费,都有很大的接受度。

尤其在互联网流量红利已经见顶之下,市场也渐渐从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单一的无差别式服务,越来越难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各大互联网平台都在想方设法转向深耕用户资源上。当然,针对一些有免费需求的消费者,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App手机软件产品,通常都会保留免费的基础功能。

比起低价低质的服务,高端消费者更愿意多花些钱,来获取更优质的服务,这也是“消费升级”的必然需求。再看腾讯会议,正是瞄准了通过增值功能收费的方向进行布局。这类App产品的消费场景,远不止于线上会议、线上学习等日常场景,还有更广阔的沟通需求场景。会员制,不仅可以为腾讯会议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还更易筛选出高价值用户,提升用户黏性,进而建立起流量桥梁,获取更多的用户。

试想,免费用了三年的产品,突然让你花钱购买,你一定很难接受。但如果说,你体验过了这个产品优越的附加功能和增值服务,以后只有付费会员才能享受时,你可能就会愿意为此买单。毕竟,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用惯了好产品,很少有人愿意再倒退回去了。

腾讯会议既然要收会员费,那么自然是在用户体验上下了大功夫的。因此,我们看到腾讯会议的应用生态环境和使用场景更加完善起来。尤其自2022年10月31日起,腾讯会员服务的解决方案也更丰富了,包括不限时自动会议纪要、1080P高清画质、云录制空间扩容、字幕、更多视频人数、多个联席主持人、实时转写等一系列增值功能,更加强大和稳定。也就是说,付费会员可以享受腾讯会议里的生态资源,事实上反而是比另外购买单个产品,要更省钱省事了。

比如,过去要将一段录音或视频转成文字,那么可能要另外购买一个“录音转文字”的产品。而且,还得先转成相应的格式,再上传到“音频转文字”的软件上。一个小时的内容,即使是机器快转成文字,也要等上20多分钟,花费也要在每小时20元左右。而腾讯会议会员服务不仅将这些功能囊括进来,而且可以实现时时转写。因此,相对于连续包月(25元)、包月(30元)、包季(88元)、包年(288元)的服务,对于有这些需求的用户,这个付费会员的性价比显然就比较高了。

也就是说,腾讯会议价值增值方面已经足够支撑起向用户收费。

按月收费,底气何在?

更甚的是,腾讯会议不仅要理直气壮地收费,而且还表现出了强势的一面,收费且还不卖单次,意味着要1个月起付。这也是一些用户最不满的地方,甚至也在质疑其是否涉嫌违法。

对此,专家和法律界的声音,也明显分为了两派。比如,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与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权曾对媒体表示:腾讯会议只提供包月收费而没有单次收费服务,不具有合理性,涉嫌侵犯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因为对于多数个人用户而言,一个月可能开不了几场线上会议,包月收费显然不划算。尽管单次收费可能不好定价,但并不能构成不提供单次收费服务的理由。

而在法律人士看来:会员服务是按次还是按月起算,属于商家的自主经营权利。但如果腾讯会议在相关市场具有支配地位,那么可能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而现在很难判断腾讯会议构成垄断。如果不涉及垄断或直接侵害消费者权益,企业就可以自由设计、选择其商业模式。甚至,如果企业的商业模式被过度限制,最终受损的还是消费者。

还有支持人士表示:腾讯会议的收费方式,并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它依据的是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目前的会员订阅模式,是综合考虑了用户多元化需求,为用户提供长期高效的增值服务。更重要的是,免费用户依然可以使用腾讯会议的核心基础功能,比如,依然可以使用300人不限时会议,以及其他一系列基础协作功能。

商业化提速,会议软件的未来之路

对于视频会议的收费之举,很多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疑问:难道他们不担心随着线下办公、教学活动的恢复,线上会议的需求出现波动?这一点,钉钉会议的一位高管说出了业界的共识,目前国内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作为企业数字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在线沟通、协同是非常刚性的需求板块。长期来看,线上会议的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不难发现,视频会议产品的市场格局当下已经基本形成。

这一市场的客户群体相对固定、用户依赖度也较高,因此有了付费的可能与意愿。另外,随着这一领域商业模式的逐渐成熟,像钉钉、飞书等产品,也都在加速商业化的步伐,收费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在云视频会议市场中,相对C端用户来说,B端用户的付费能力更强,尤其政府和企业级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例如金融、教育、医疗、TMT(科技、媒体和通信)等领域,都有着稳定、持续的需求。

客观地说,腾讯会议的会员收费金额,相较其他的App软件也并不算高,并不会出现客户大规模流失的现象。早在2020年9月份,腾讯会议就推出了面向企业用户的商业版本,以及“软硬一体”的数字化会议方案等付费模式。可见,这次推出会员制,也早有商业化“试水”。

另外,腾讯会议向个人用户收费的背后,与近两年腾讯营收增长乏力、净利润下滑有关。互联网此前的裁员、减薪,也是为了开源节流、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毕竟亏损不应该是常态,盈利才是商业的本质。在当下这个时代,所有企业都在寻找提升利润率的出路,即使是头部大企业也不例外。作为成熟的消费者,还是会看主流价值观:既然互联网免费时代正大势已去,那不妨坦然接受。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未来企业间的核心竞争,就是用户体验与价值增值的比拼开始,而受益的终究还是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