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和台湾金马、香港金像并称华语三大的我国老牌电影节,最终只能靠满屏吐槽来刷出存在感,这哪里是奖项和明星的问题,整个制度都漏洞百出才是病根。
作者:一颗迷妹
当流量担当艺人李易峰、Angelababy凭借各自在《老炮儿》和《寻龙诀》中的表演获得百花奖最佳男配女配时,一夜之间吐槽漫山遍野,大众评委微博匿名爆出种种内幕。
网友调侃:德芙或成百花奖最大赢家
随后,范冰冰凭借《我不是潘金莲》拿下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影后“银贝壳”奖,于是知乎上立即出现了热门贴“如何评价范冰冰获得圣塞巴斯蒂安影后?”
偶像派演员拿奖=此奖有黑幕或者此奖是野鸡奖,这样的逻辑实在是简单粗暴。一边站人气现实主义高峰,一边站演技理想主义顶点,鸡同鸭讲的口水仗毫无意义。
俗话说不吐无准备之槽,今天研究队就来把国际各大电影节评委、评奖的种种规则与内幕说明白了,希望各位看过之后能以更高级更有料的方式来吐槽明星拿奖这件事儿。
不是所有电影节都是一个机制
“能入围就好”是句大实话
圣塞巴斯蒂安是野鸡电影节吗?我只说一句,在这个电影节上,阿莫多瓦给伍迪艾伦颁过奖。
圣塞巴斯蒂安是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今年的评委有我国著名导演贾樟柯,还有评审团主席丹麦导演比利·奥古斯特(拿过金棕榈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利巴提克(凭《黑天鹅》入围过奥斯卡最佳摄影);艾斯特加西亚(凭《荒蛮故事》入围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毫无疑问,都是国际电影界有头有脸有专业素养的人。
其实,不同电影节的评委组成和评奖机制都有不同。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
1,奥斯卡那样的从业人员投票制,成百上千的影视从业者一人一票选出各类奖项,包括音效、视效、剪辑、美术等等。相同的有法国凯撒奖、香港电影金像奖等。
2,戛纳、威尼斯那样的评审团制,由10人左右的评审团从一批经过选片委员会事先选出的影片中,选出几种最佳。圣塞巴斯蒂安和台湾金马奖就是这一类。
3,多伦多电影节那样的观众投票制,凭人气拿奖。类似的有美国MTV电影奖,青少年选择奖以及让李易峰拿下最佳男配的百花奖。
几种机制各有利弊。像奥斯卡,一人一票,充分民主,入围影片各凭本事尽情公关,几千评委买谁的帐就是自由选择了。即使评委构成受到诟病,但选出来的作品四平八稳,很少有人质疑奥斯卡评选舞弊。而评审团制度中,各位评委只对自己的品位负责,更有勇气“任性”,也就容易被怀疑眼光失准,甚至是“操纵”,戛纳在这方面的传闻轶事从来不少。
所以说,拿不拿奖真的看缘分,能提名就很好,不能太执着,尤其是遇到评审团制的。去年《聂隐娘》在戛纳场刊评分里拿到第一名,却没拿到金棕榈,当年因为《悲情城市》被金马分猪肉错失最佳影片而大吐苦水的侯孝贤,这次已经看开很多:
“评论什么都没有用,因为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评委会。其实每一年评审都在调整,都不一样。但坦白说,其实也没那么多评审好找。……假使评审团主席坚持,可能就会有。但是这种事不一定,因为变化太大了……所以别担心这个,你担心这个干嘛,你拍电影到底干嘛?就为了那几片叶子吗?这个,这个不要播出来咯。”
观众投票制的奖项,一般与作品质量关联不大,更多与人气相关。只要评选过程符合规则设定就好,这里不过多叙述评价。
不同机制下,评委和奖项都是怎么选出来的?
换个问法,为什么奥斯卡选出来的电影跟戛纳选出来的那么不一样?
像威尼斯、戛纳这种评审团制的电影节,每届评委都不同,由电影节组委会组织专人选出来,通常由7-8人组成,其中一个任评审团主席。赵薇是这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之一,而之前,张曼玉、巩俐、姜文、陈冲等都先后做过威尼斯电影节评委,张艺谋和李安还曾做过威尼斯评委会主席。
赵薇是怎么当上威尼斯评委的呢?2014年,赵薇主演的电影《亲爱的》是71届威尼斯电影节参展电影之一,应该是重要契机。赵薇也凭借本片拿下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等8个最佳女主角奖项。另外,赵薇有过A类国际电影节主竞赛评委经历,虽然是家门口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而这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除了她没有任何亚洲籍评委,多少也有出于多元化与平衡的考虑吧。
说起华人女演员的国际电影节评委经历,最丰富的恐怕还是“国际章”。章子怡是第一个中国籍奥斯卡评委(2005),担任过两届奥斯卡颁奖嘉宾,三次戛纳电影节评委,其中包括戛纳主竞赛单元。
多伦多电影节(TIFF)官网
这一次担任多伦多电影节评委,她又开创了中国籍的第一。正如前文所述,多伦多是个典型的平民电影节,不以竞赛单元为重心,最大的奖叫做观众选择奖,完全是由电影节现场的观众选出来的。所以,章子怡这次担任的评委其实是多伦多的“站台”单元,这是一个设立不久的新奖项。题外话,奖项中的“站台”二字取自贾樟柯的同名电影,这种命名就像天上有一颗以你命名的小行星一样,这才是真厉害。
不同于戛纳一派的“贵族政治作风”,奥斯卡评奖充分发挥美国民主的传统,全部评委都可以投票,其评委和评奖体系也被在认为是业内最好的。
那么,如何成为奥斯卡评委?加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如何加入学院?有两种方法:
1、填入院申请表,并获得至少两名现有学院成员作为你的担保人;
2、获得一个奥斯卡提名,你就能自动成为新会员候选人。
但这只是申请,最终能否正式成为学院成员,得由42位学院主席团成员投票决定。
这个学院目前规模已近7000人,且学院成员都是终身制。终身制也是奥斯卡这几年被批评保守的制度原因。2012年数据显示,奥斯卡评委成员50%超过60岁,76%是男性,91%是白人。
这些成员被分为17个部门,除了演员导演编剧,还有艺指、美指、服装、摄影、剪辑、制片、音乐、录音、视效等,还有电影公司的老板、产业律师、投资电影的银行家,甚至公关人员,保证多元又专业。
当然,规则在那儿不代表人不能活动。大家都听说过好莱坞神勇的公关们。每到提名季,各路公关大显身手,宴会密密麻麻,安排主创和评委们一起看片吃饭培养感情,就跟低配版美国大选一样,很正常,但从程序上来讲无可指责。游戏规则摆在那儿,你愿意玩就来,算不上暗箱操作。当然了,光是给7000位评委寄DVD请吃饭的钱就已经让一批独立电影望尘莫及了……
奥斯卡整个投票过程极为严密,选票从各个评委那儿各自寄到普华永道洛杉矶和伦敦办公室,然后一组宣誓过的职员去到一个极其秘密的地方检票。最后的结果,要到颁奖礼当天才会由工作人员拿去现场,而过程如何,谁投给了谁,这些人是一辈子也不能向任何人透露的。
没有完美的电影节,但定位至少要清晰
华语电影界里历史最悠久的当属台湾金马奖。在香港金像奖式微之后,已成为华语电影奖项中最有分量的一个。金马的评审制度调整过不下十次,如今是评审团和业界模式的结合,既面面俱到,又是以小型评审团制度来评选。
听上去取长补短,事实上很有问题。在前任主席焦雄屏看来,这个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奖项设计是模仿奥斯卡的产业界定位,但评审团制度模仿的又是戛纳威尼斯这种精英文化范儿,两个设置互相矛盾。譬如音效、武指、美术这些业界专项奖,评审团里的演员、评论家就不见得了解这部分工作。曾任金马奖执委会秘书长的邱复生想过解决这个矛盾,组织一个很大的评审团,结果却一塌糊涂,“因为台湾不是美国,几千、几百人到哪去找?”
金马奖的黑历史也是各种电影节黑历史的一个体现。
首先是分猪肉。本次百花奖被指责分猪肉,其实这是连戛纳也不能避免的惯例,请回忆一下历届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很少花落同一部作品这一古怪的事实。电影节和颁奖典礼的商业模式就像旅游景点,把人气聚集起来是营收的第一要义,而明星就是吸引人流的景点,你不给奖,明星不来,那就砸饭碗了。
这次百花奖风波,有些媒体指摘组委会因为从地方政府那儿拿了800-1000万的高额赞助,而政府需要大明星增加城市曝光,所以组委会就得给明星奖项。可是这种赞助模式非常普遍,戛纳威尼斯圣塞巴斯蒂安都是如此。戛纳的运营资金一半以上靠的是政府资助,政府为什么要资助?因为电影节能提升当地的名声,促进旅游等产业,说到底也是要看绩效的。商业赞助就更在意明星。所以戛纳也得千方百计哄大牌明星来。有的电影节组委会,为了请明星参加,会暗示他有奖拿,到时却又落空,这类消息屡传不鲜,被各路粉丝大骂人品差。
百花奖的问题是,在明星眼里,这个奖的口碑和号召力都太差,不得奖就不参加,甚至根本不在乎有没有奖,说到底这是电影节自己品牌的问题。
第二是评审不公正疑云。比如第50届金马奖,巩俐的影后旁落,她的经纪人事后发言批评赛制。金马奖评审有17人,那年只有陈冲、高群书、董瑞峰三位是大陆人,剩下台湾人占主流,还有小部分香港和马来西亚人,最后巩俐一票之差败给台湾本土演员。
显然,评委的构成授人以柄,而评委是由金马执委会选的。评选结果是不是有地方保护倾向?戛纳威尼斯也常常被说偏向本国影片,毕竟人家的组织方是本国团队,又拿的官方赞助,有意无意地,很难说得清。
第三,定位不清。办了52届的金马奖,近几年最佳影片颁给过《推拿》《聂隐娘》这类艺术片,也颁给过商业化的《赛德克巴莱》《夺命金》,甚至颁给过事前事后都没什么知名度的《神探亨特张》《爸妈不在家》。主办方没有一个明确定位,就变成了“主要看评审气质”。既做不到持续鼓励业界,也做不到树立艺术风格培育艺术片市场。
定位清晰很重要。这也是此次百花奖被口水淹没的祸首。
从评奖机制上看,百花奖原是和多伦多一样的群众型电影节,金鸡奖则是评审团制。在2005年时,针对国内文艺评奖过多的现象,中宣部颁布《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规定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由原先的90个减至24个。为了留下最知名的金鸡、百花,就把两个不同性质的奖合并了,改成一年发其中一个。这就给自身品牌清晰度增加了很多麻烦,偏偏它又有浓厚的官方色彩,经常保送主旋律作品。于是本来符合逻辑的人气理由,也不能作为李易峰的挡箭牌。
身为和台湾金马、香港金像并称华语三大的我国老牌电影节,最终只能靠满屏吐槽来刷出存在感,这哪里是奖项和明星的问题,整个制度都漏洞百出才是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