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业本”、王楠等公众人物的“谨言慎行”

作为网络时代意见领袖的所谓“大V”、“公知”、“网红”、“自媒体人”等公众人物,就更需要拥有一种把握言论自由“尺度”的智慧,这种尺度,基于社会责任,基于人性考量,基于普遍认同的一切美德。

 |  融媒观察

互联网发展带来了言论界的繁荣,也孕育了无数的“大V”、“网红”,他们在丰富着无数网民的精神生活和思想领域之时,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社会舆论走向。然而,网络“大V”说错话时,你是莫衷一是,还是“愤”起反之?今天,让咱们细数“作业本”、王楠等公众人物的一二事,听听融媒君怎样看待他们的“谨言慎行”。

“作业本”孙杰与烈士邱少云的“爱恨纠葛”终画句号

9月20日上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对邱少云烈士的弟弟邱少华诉孙杰、加多宝(中国)饮料公司一般人格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孙杰和加多宝公司公开发布赔礼道歉公告,向邱少云烈士的弟弟邱少华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连带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

随后,这位长期以“作业本”自居的微博著名草根终于发文做出了公开的道歉:“四年前的那条微博损害了邱少云烈士名誉,伤害了亲属的感情,在这里再次向邱少华老先生及其他亲属诚恳致歉,对不起,我错了。同时,借此机会也向赖宁烈士的亲属表示深深的歉意,对不起。”

融媒君好奇的翻看了一下这条微博下面的评论,虽然不乏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路人还在嘻嘻哈哈的调侃一番,但是看看点赞数最高的一些评论,还是说的大快人心有木有啊!

事情缘起于2013年5月22日孙杰在新浪微博通过用户名为“作业本”的账号发文称:“由于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终食客们拒绝为半面熟买单,他们纷纷表示还是赖宁的烤肉较好。”两年之后,加多宝公司于2015年4月16日尽然针对此微博再发博文称:“多谢@作业本,恭喜你与烧烤齐名。作为凉茶,我们力挺你成为烧烤摊CEO,开店十万罐,说到做到^_^#多谢行动#”,并配了一张与文字内容一致的图片。

这样一来二去,关于烈士的频频调侃被邱少云的弟弟邱少华关注起来,老人在2015年6月30日向大兴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二被告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人民币1元。一年后的今天,法院的一纸判决终给这一事件画上句号,也终于达成邱少华老人“还哥哥以公正评判”的心愿。

邱少云四弟邱少华

“放水泄愤”就是爱国?

最近几天,同样因为微博上的不慎言论惹上“事”的还有曾经的“乒乓一姐”王楠和她的丈夫。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85年纪念日当天,乒乓球奥运冠军王楠的老公郭斌发微博称国人不应该忘记国耻,并透露“我是去过日本却从不用它包括电器之内的任何产品!甚至在日本住酒店很小人地把水都打开。”

随后,王楠也发布了一条微博,表示支持老公郭斌。

微博发出,随即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论,一些网友纷纷质疑,“这不是幼稚吗?”“从环保考虑讲很不应该吧!”“浪费水和9.18什么关系?”。有网媒专门针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其中关于“你支持王楠老公的做法吗?”的回答,42.37%的人选择了支持,46.04%的人选择反对。不得不承认,虽然懂得理智爱国的人还是居于多数,但是仍有相当比例的人“中毒颇深”。

事发后,尽管王楠夫妇迅速删除了微博,并在微博中向大家解释:“十几年前的幼稚,昨天坦然说出来,没想到会是这样。”但从这样无关痛痒的话,隐约还是能感受到“一姐”的无辜和怨念……

看到这件事,融媒君脑海中立刻飘过诸如“狂砸本田车”、“围殴中国境内的日本人”之类的奇异画面;只是这次,更可怕的是,全人类共享的水资源都被戴上了“日本国”的标签。这样来看的话,每时每刻都在流通的空气,若被日本人呼吸过,我们就不能呼吸了吧?这时或许也只能说:来吧,互相伤害吧!看来,十几年前就“幼稚”,到了今天还是没有改变,也是没sei了……

狂欢的时代,可怕的“网络暴民”

风波之后,调侃过罢,不知道“作业本”是不是真心道歉,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对“放水泄愤”事件依然莫衷一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类似事件的频发值得我们对身处的这个时代更多警醒和思考——网络狂欢的时代,有多少人戴着面具在互联网世界中肆无忌惮地“舞蹈”。

无论在现实世界中如何的遵纪守法、虔诚向善,在虚拟的网络中似乎一切主流文化都将被瞬间解构,被多少代国人代代传承并且当作安身立命之本的核心价值在现如今似乎越来越被当作网民的“玩物”、被“搞”起来。网络恶搞日渐兴盛,各路大V引领的网上“骂战”也永远胜负难分,好在网络直播平台上的低俗色情内容还能得到一定程度治理,但那也是饮鸩止渴、“穷追猛打”而不止……

“美”不再和“真”“善”放在一起,道德逐渐给金钱和物质让位,公正的实现竟取决于叫喊声的高低;于是,烈士遭到了怀疑,水资源被戴上了“你国我国”的标签,“扶不扶”成了难以抉择的负担,雷洋之死被反转了再反转……

都说网络言论自由,但这并不是一种无尺度的自由;事实上,绝对的言论自由也是永远不存在的,而作为网络时代意见领袖的所谓“大V”、“公知”、“网红”、“自媒体人”等公众人物,就更需要拥有一种把握言论自由“尺度”的智慧,这种尺度,基于社会责任,基于人性考量,基于普遍认同的一切美德。

脱离了网络,孙杰和王楠夫妇的言论或许能影响到一部分人,但也绝不会引起今天这样的轩然大波;正因为互联网环境的特殊性,他们各自的身后是千千万万的“粉丝”,粉丝之后是更多的粉丝。这样的“蝴蝶效应”于潜移默化之中产生思想领域量级的扩散和冲击。

约翰·洛克说过“自由不得干涉其他人的自由”,换句话说,在追求你自己的言论自由之时,有必要想想是否会危害到他人的自由。这样看来,网络意见领袖更没有理由为图自己言论自由之快而“绑架”他人的思想和自由。寄居在互联网世界中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警惕因为“乌托邦”式的幻想而变成“网络暴民”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