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频繁重组上市,中国石油这次改革算什么水平?

从改革的层面来说,业务重组上市是中国石油对其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

 |  石油Link

国企改革呼声不断,国企改革到底进行得如何呢?在石油行业至少有这么一点,目前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中国石油最近频繁的业务重组上市动作。

中国石油先是将755亿元的金融资产注入*ST济柴,创下今年A股并购重组之最;没过几天,*ST天利又获得了中国石油251亿元工程业务资产。

随后又有媒体爆料,中国石油旗下的工程技术和工程建设两大业务也在酝酿重组上市,一旦重组完成,有可能跻身世界四大油服公司之列。据彭博新闻社报道,中石油正在考虑借旗下的大庆华科作为油田服务公司为壳上市,导致大庆华科9月14日封于涨停板。

业务重组上市,就是中国石油的主力改革手段吗?

01

中国石油一共有8个业务板块,分别是:勘探与生产、炼油与化工、天然气与管道、海外勘探、工程与技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科技创新。

除了油气业务,此前中国石油其他的上市业务并不多。业务重组上市活动,也并非中国石油首创。业务重组上市方面,中国石油甚至“落后”于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

中国海油在2000年成立了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随后分别在港交所和上交所上市;2006年成立海油化学,并在上交所上市;2008年中国海油剩余资产重组成立了海油发展,一直在酝酿上市。

中国石化在2013年成立炼化工程,在港交所上市;2014年石化油服通过*ST仪化借壳上市;2015年,石化机械借壳江钻股份上市。 

其实,和业务重组上市类似的活动并不仅限于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在国际上有非常多的石油公司、油服公司都是通过兼并重组发展起来的。比如靠完井业务起家的哈里伯顿,通过兼并测井公司Gearhart和物探公司GSI,成为了全能型油服公司;靠卖钻头起家的贝克休斯,在兼并一些技术服务、物探、测井公司后,也成为了全球三大油服公司之一。 

02

但同国际公司的兼并重组不一样的是:中国石油旗下有诸多业务、诸多公司,重组上市的业务本来就属于中国石油。既然都归属中国石油,那为什么要重组、要上市呢?变来变去、改来改去,不还都是中国石油的资产么?

一、消除内斗

虽然这些公司都隶属中国石油,但面对这一大堆公司,中石油管理起来却并不轻松。这些公司之间难免存在业务重叠、内部竞争。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资源的利用效率会比较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比如,同样属于中国石油的两家钻探公司可能出现“抢业务”的情况,这样的“内斗”会消耗中国石油的“体力”,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既造成1+1<2的效果。

二、做强做大

除了消除“内斗”,中国石油的重组上市还有一个很重要目的就是“做强做大”。中国石油旗下的这一堆公司,虽然业务有重叠,但彼此之间业务也有很大区别,各有所长。石油行业有规模经济性,因为前期投入成本高,所以企业必须要大,盈利能力才强。业务重组合并就意味着可以将各家公司的优势组合起来,打组合拳,形成1+1>2的协同效果。中国石油的重组上市,主要是对优质的资产进行组合,在借壳上市之际也会剥离一些劣质资产。 

将这些公司重组合并、形成统一管理,还能够缩减成本,增强整理竞争力。比如重组之后,管理人员的数量就会减少,有一些设备可以大家共用而不需要每家公司单独购买。所以重组上市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减少闲人和闲置设备。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在业务重组上市过程中,都采取过缩减机构、清退外雇人员、调整管理人员岗位等手段。石化油服在重组上市之时,曾削减员工近1.8万人。

三、走出国门

“一带一路”、“走出去”,中国石油已经把建立国际化石油公司作为了战略目标,如果不将零散的业务组合起来形成大公司,在国际上的优势将会是非常小的。不仅仅技术、资金会显得单薄,而且知名度也会大受影响。

四、带来现金流

此外,中国石油业务重组上市,目前来说对中国石油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够换来现金流。目前石油行业,尤其是油服行业的并不景气,业务重组上市,对于缓解中国石油的资金压力来说也有一定作用。

03

由此看来,中国石油旗下的油田服务业务上市,也有非常大的可能性。不过这些业务重组上市后,仍然受中国石油所控制,不存在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之类的大风险。从改革的层面来说,业务重组上市是中国石油对其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