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入局3元水,Smartwater足够聪明吗?

Smartwater已在美国畅销多年,为何直到现在才引入消费基数更庞大的中国市场?

 |  新营销

文|新营销 

可口可乐终于在中国卖起了3元水。

据近期媒体报道,可口可乐旗下Smartwater正式入局中国,并将山姆会员店作为自己的首发地。这又是一个新鲜的“巨头跨国做产品移植”的案例。

但这次事件有几处蹊跷。Smartwater在国外是妥妥的高端水,1L装折合人民币近13元,但来到中国后,600ML款只需3.3元,可口可乐为何大幅调价?

既然把自己的价格打下来了,理应选择进驻大众型的商超,让消费者无门槛直接购买,但为何要选择山姆商城,供应给付费办了年卡的会员?(淘宝也有代售者,但同款单价为4元)

最后,Smartwater已在美国畅销多年,2016年就位列五大瓶装水之一,为何直到现在,才引入消费基数更庞大的中国市场?

降价、付费渠道、迟钝跨国……可口可乐这波操作,看上去都有点反常规,但从现实情况看,却是基于Smartwater处境的量身设计。

出于焦虑,落于趋势

近年来,可口可乐正在加速“全品类”战略,并频繁进行跨国市场延伸。

打造全品类方面,可口可乐2019年末收购“COSTA咖啡”、2020年买进“fairlife”超一半股份、2021年与蒙牛合资公司推出鲜菲乐...2021年底,还斥资360亿收购运动饮料品牌BodyArmor,该案也创下其收购史的最高金额记录。

类似Smartwater式的跨国布局,也有尚且新鲜的案例。2021年2月,在美国创立一年多的气泡水品牌“AHA”,正式打入中国市场,并且,似乎还从元气森林身上攫取到了产品灵感(以顺应国内消费者偏好),原本只有淡淡果香味的AHA,在重新命名为“AH!HA!小宇宙”后,格外加入了赤藓糖醇,虽然还是0糖0卡,但口感变得甜腻起来。

“碳酸基因”鲜明的可口可乐,如今为何有些不务正业?实际上,问题根源也正在于主营业务碳酸饮料上。

在饮料市场发生的“健康消费”风潮下,碳酸饮料虽然仍是霸主,但近年来已呈现下滑趋势。咨询公司Euromonitor公布的《2016-2020年全球软饮料产品结构份额变化》报告中,碳酸饮料在统计期内份额持续下跌,从2016年的占比36.91%,跌至2020年的35.28%。与之对应的,则是包装饮用水、能量饮料的份额持续上升。

为了破局,可口可乐正在拥抱饮料新消费,既能有效抚平主力产品的增长焦虑,也能开拓新增长点。Smartwater也是在此背景下,杀入中国市场的中端水战局中。

但产品落地后,可口可乐进行了别有用心的“改造”。在美国市场,1L装的Smartwater售价约合人民币13元,但中国山姆会员店在售的600ML款,单瓶售价约为3.3元。很明显,可口可乐有意降低了身段。

这是为什么?

从品牌角度看,可口可乐在中国已有冰露、纯悦两个低端水品牌,Smartwater卡位在中端水价格带,可以做到有序的向上探索,同时,消费者通过对比两国售价,也能建立“更高性价比”的感知。

站在竞争角度,如果延续在美国的高价,它要面对的中国市场竞争者,几乎都是阿尔山、长白山、5100西藏冰川、圣碧涛等品牌,售价5元到10元以上不等,而在这个区域,大家比拼的重点维度是“水源”。阿尔山的五里泉、5100的原始冰川水,就连同样是外国品牌的圣碧涛(意大利),也为自己标记了“威尼托区小镇的专属自流井”水源。

在中国卖高端水,水源是产品溢价的核心所在。在中研普华研究院推出的《2022-2027年中国饮用水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中显示,“高端水强调水源优势,注重水质、健康及口味,愈发成为消费者品质生活的选择。”

相比之下,Smartwater却是一款蒸汽蒸馏水。工艺流程大致是,先经过云蒸馏净水技术处理,然后再添加镁、钾、锌等成分进去。很明显,在产品属性方面,Smartwater如果走高端路线,没有足够的硬核竞争力。

从中国瓶装水的市场演进方向看,定价3.3元也是顺应趋势的选择。

里斯咨询曾在2019年末,对中国瓶装水市场做出过预测:随着大众健康消费意识的提高,一元瓶装水会因水源和添加剂问题,逐渐走向没落;2元水由此获得1元价格带流失的消费者;3元水将进入突破期,市场不断扩大;4元以上的高端水进入酝酿期。

以上预测的部分内容,也在西南证券的一组数据中,得以体现。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瓶装水(550ML款)的平均价格,已从2005年的1.66元,提升到2020年的2.32元。处于明显的增长态势。

市场端也在追赶变化,各路品牌正在密集扎堆3元市场。

例如在新锐玩家阵营中,元气森林在2021年底通过不同价格带的测试,最终将自己的瓶装水“有矿”售价定为3元;老牌巨头中,农夫山泉在2021年推出的新产品“长白雪”,价位也是3元。

同时,一部分高端水品牌,今年正在下调价格。例如昆仑山降到了4元;素有中国高端水启蒙者身份的依云,目前双十一期间在天猫超市单价仅售3.16元(500ML款)。

3元水,除了能迎合未来市场的消费趋势,也能提升企业与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并由此让新品牌,获得更高的渠道话语权。较高的溢价空间,更容易受到经销商青睐。

综上,可口可乐显然意识到,中国瓶装水的市场结构,正在发生一场剧变。曾经,“低价解渴”是消费端的核心诉求,这让1元水大行其道,成为份额之王,中高端定价产品的市场份额,随之依次递减。

而随着“消费升级+健康消费”时代到来,1元和2元价格带正在失去主导力,并且竞争激烈。相比之下,3元价格带,既是“未来消费均价”的下一个演进方向,也是人们目前对“高端水”判定的达标线;

里斯咨询的研究认为,大部分人判定瓶装水优劣的方法,就是看价位。1元水可以喝;2元水稍好;从3元水开始,便可归为高端产品,并带来更安全、健康的饮用效果。

但新的问题也来了,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Smartwater在3元水的舞台,要如何更好的表达自己?成功博出位?

3元水生存策略

在3元战区,Smartwater没有比拼水源的底气,前文已阐明,它主要基于蒸馏技术。但“水源”又是最容易建立品质感知,提高产品溢价空间的指标。如何带着天然的“缺失”,与中端战线的玩家们竞争?并让自己与那些占有“水源优势”的低价水,拉开应有的身位?

百岁山就是最好的参考案例。在跻身中国瓶装水“三甲”之前,它与Smartwater在中国的处境趋同,但它没有卷入与农夫山泉、恒大冰泉等竞品的水源之争,百岁山明白这是自己的短板,它使用了一套“差异化”组合拳。

首先,用水源来体现产品好坏,属于一种感知后置,消费者需要看广告、查资料,以信息获取的形式,建立产品的品质感知。而百岁山却在2004年起,就率先玩起感知前置,直接设计出美观轻奢的瓶身,消费者只需通过视感和手感,便能快速建立高品质的感知。在百岁山瓶身的“平肩美学”风靡多年后,2015年农夫山泉才推出玻璃瓶设计,开始在包装上做文章。可见,百岁山找到了一个被竞品忽略,甚至轻视的地方,由此实现了扬长避短。

接着,百岁山也会强调自身定位,但不会像农夫山泉那样,强调水源优势,比如“大自然搬运工”,这是应用品属性的定位,为消费者解决的仍是“喝的更好、更具性价比”。而百岁山的品牌slogan,很长一段时间是“水中贵族”,这是象征、层级、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定位,不仅解决了喝水问题,还是自我表达、寻找认同的方式。

百岁山的一些经典广告片,并没有太多“广告味”,都是基于欧洲贵族的人设、生活场景,铺陈开的一个个小故事。很多人说看不懂,但这没关系,百岁山要的是品牌渲染,让贵族气质渲染到百岁山基因里。这为百岁山摆脱老巨头视野,闯进3元价格带,提供了良好的铺垫。

同时,这种带着“不百度就看不懂”基因的广告片,前后共计拍摄了4部,从“公主抢水”到“笛卡尔与瑞典公主”,几乎都引发了网友热议,人们揣摩剧情的内涵,评判中国品牌做出的“文化导向”是否合理,在广告行业,这个案例更被常常提及。

随着“水中贵族”的定位不断稳固,百岁山还在瓶身上去掉了“景田”标识,进一步与景田的低端产品,进行了隔离,避免了无谓的认知冲撞。至此,百岁山几乎避开所有与“水源巨头”正面冲突的可能,最终成为中端水市场的龙头。

相比于百岁山,Smartwater有几个现成的优势可以套用。比如它同样拥有大气、时尚、轻奢的瓶身;曾出现在乔布斯的发布会上;在媒体宣传中,它常被描绘为“备受科技、时尚人士喜欢”;在很多时装周上以各种形式露出;《老友记》瑞秋和神奇女侠盖尔·加朵为它代言。

但问题是,这些在美国市场建立的认知,能完整传导进中国消费者心中吗?

Smartwater起码不笨

商业巨头将一个在本国得到验证的产品,植入他国市场,是近年来常见的现象。但很多产品都出现了“水土不服”。

比如在冥想/助眠这个市场,Calm在全球190个国家拥有超1亿用户,北美、欧洲的App下载量均保持第一,还请了球星詹姆斯代言,是该赛道名副其实的王者。

2021年中旬,Calm发现中国助眠/冥想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定做产品植入,投资孵化了一个名叫Ease的品牌。虽然改了名字,但无论在界面设计、功能分类、产品核心理念等方面,Calm和Ease都非常一致。

实际上,改名背后,是希望更好的适应本土市场。Calm的首席战略官曾对媒体表示:内容方面,会主动适应中国文化和用户偏好,Ease如果在这方面做好,将会创造佳绩。

但落地中国一年多,Ease没有达到预期。目前在苹果App商店,Ease只有不到200个用户评分,而它的直接竞品小睡眠、蜗牛睡眠、Now冥想、潮汐等,评分量都在2万至10万之间。

可见,当Calm身上“球星詹姆斯代言”、“全球1亿用户”、“多国下载量第一”等标签,被抽离之后,只复刻了产品形态的Ease,没能在中国获得可观的爆发成长。Ease既要面对竞争者,又要重新将自己介绍给中国用户,做市场拓荒。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雀巢身上。2021年6月,雀巢对外官宣,自己旗下的胶原蛋白品牌“Vital Proteins”,正式以“歪头蛋白”的新名字,入局中国市场。据悉,Vital Proteins在美国亚马逊的胶原蛋白用品市场,常年来都是销冠。

但其天猫最热销产品,月销量目前显示为1000+,远不敌五个女博士、汤臣倍健、姿美堂、同仁堂等品牌旗下的同类产品。在中国市场,Vital Proteins仍需不断积累口碑、沉淀忠诚消费者,并直面一些成熟品牌的市场统治力。

所以回到Smartwater身上,在美国它是五大瓶装水品牌之一,有巨星为它代言,但来到中国后,这些光环很可能会失效。从这个角度看,Smartwater将首发地选在山姆会员店,而非大众商超,可谓是个聪明的选择,这正是扬长避短的策略,其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知。

如果直接摆在大商场的货架,失去光环的Smartwater,将与农夫山泉、百岁山、昆仑山等巨头硬碰硬,结果大概率会不如人意。但将首发地选在山姆会员店,只开放给付费会员,看上去是“自我封闭”,但却把战场缩小了。百岁山在“贵族”与“平民”之间做了区分,避开了老巨头;Smartwater则在“会员商店”与“大众商超”之间做了区分,免去不必要的激斗。

上架山姆会员店,有利于帮助产品搭建“高品质”认知。此外,也更容易找到新富裕人群,进而打造菁英化的“首用人群”标签,让这些人去做示范效应,然后再打入大众市场。这样一来,无论品质感知还是身份标签,都完成了中高端向的同步。

基于上述,从美国远道而来的Smartwater,在中国市场的每个操作细节,都很严谨慎重,其充分考虑到了竞争环境、消费趋势、产品长短板。

如今在山姆会员店降价售卖,更是暴露了其野心,在瓶装水大众可接受价格来到3元时代后,Smartwater将会以“高品质认知,大众型价格”的姿态,获得更好的入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