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袭来、巨型钻井平台被卷走,干石油这行不容易啊

不管是壳牌的平台搁浅,还是今年8月这一起海上平台Transocean Winner被狂风卷走的事故,都在提醒我们,即便是今天的技术、管理也并不能完全保证不发生事故。

 |  石油Link

大家都知道的,咱们油气勘探、开采大都在人迹罕至、鸟不拉屎的沙漠、荒野和老乡家隔壁,当然了还有海上。那么,这些作业现场,遇到极端天气会咋办呢?这不,近日英国就有一艘倒霉的石油平台在海上被狂风卷走了。海上平台被狂风卷走!!!那平台上的人该怎么办?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近日英国一艘重达1.7万吨、并且载有280吨柴油的海上平台Transocean Winner在海上遭遇狂风,与拖船分离,最终在西部群岛搁浅。幸运的是该平台上没有滞留者,所以没有人受伤,只是有轻微漏油现象出现。由于距离苏格兰较近,英国政府告诉苏格兰人民赶紧派两艘牵引船去拉走,以防止污染环境。

前段时间南海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大家都知道南海油气资源丰富。但南海的强风也很多啊,每年至少都有一场台风。那狂风来了,那么多平台那么多人,该怎么办呢?

抗强风结构设计

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一个好身板是件很重要的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通常海上平台的设计使其能够抵御一定级别的台风,比如“钢铁巨兽”981钻井平台,设计可抗17级台风,即便是三五千吨的船只正面撞击“海洋石油981”,也很难使其发生倾覆等状况。

提前撤离,撤离

其次合理采取应对台风的措施才是最重要的,通常会预先判断台风强度和走势来决定是否撤离平台人员。例如今年台风“妮妲”到来时,由于海油南海东部油田海域位于“妮妲”中心的移动路线上,于是船舶、直升机齐出动,平台所有成员在台风到来之前全部安全撤离。陆上会有专门人员来招待这群“难民”。

而位于南海西部的油田距离台风中心较远,经判断认为海上平台有能力应对,所以在做好防风准备后,非必要人员撤离,其他人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当然要保持通讯通畅,预留守护船。

生产怎么办

在人员全部撤离海上平台后,无人值守设施就会启动“台风生产模式”,通过终端远程遥控平台继续维持生产,因为有卫星,再大的风也不是事儿。“妮妲”台风期间,无人值守南海东部油田依然保持了750万立方米/天的产量,尽量减少了台风对生产的影响。

当然有时候也会出现紧急情况,如果当平台和陆地终端通讯信号中断30分钟而无法恢复时,平台所有的生产井都会自动关闭,生产系统内设备将自动隔离,自动休眠,像不像星际大片一样科幻啊。

当台风过后,风平浪静,太阳又出来的时候,同志们会再次走出来,直升机起飞,返回平台,修修设备,排排水,重新投入生产。

不可忘却的事故

虽然现在防台风的技术提高了、措施更完善了,但台风给海洋石油带来的灾难我们却不能忘记。

1980年,欧洲北海遭遇9级大风,“亚历山大.基兰”号钻井平台的设计标准本来可以抵御13级大风,所以9级大风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但巨浪带来的冰块砸坏了平台的一根支柱,导致123人遇难。

1983年,美国阿科石油公司雇用的“爪哇海”号钻井船在中国南海作业期间遭遇台风袭击。台风来临时,管理人员以为不是台风是普通强风,因此没有做出及时撤离的决定。船上81人无一幸存,其中有中国石油人35名。

在2012年,壳牌一个石油平台也在阿拉斯加州搁浅了,不过原因嘛,比较奇葩。当时就有美国众议院员指责壳牌根本就是为了逃税才搁浅平台的,如果上述石油钻井平台不搁浅,那么阿拉斯加税收部门可能已对壳牌征税。

不管是壳牌的平台搁浅,还是今年8月这一起海上平台Transocean Winner被狂风卷走的事故,都在提醒我们,即便是今天的技术、管理也并不能完全保证不发生事故。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对安全事故提高警惕。为了开采海洋油气资源,石油人冒着巨大的安全风险,无论如何也不该放松对安全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