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根”婚变,为啥瞬间扯人眼球?

“傻根”婚变的新闻满足了受众那种自然存在的“偏好心理”,拉高了新闻热度,扩大了传播的范围,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

 |  融媒观察

8月14日一大早,“傻根”王宝强婚变的事情在朋友圈刷爆,登上了各娱乐板块的显眼位置,又让我们对于爱情有了新的理解。

纵观这则新闻迅速占据娱乐板块显眼位置的前前后后,不难看出:在资讯传播已经近乎“瞬间”的时代,各媒介在传播的速度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尤其是基于互联网时代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更是快速占领了舆论传播的主阵地,引领了资讯传播的方向。那么,“傻根”婚变的新闻为啥能够在瞬间引起关注,甚至是后续立马就爆出了其他猛料呢?从笔者观察而言,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了这一新闻扯人眼球的缘由。

第一:资讯传播形式的丰富,让获取资讯的渠道从过去的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形式向以微博、微信等出现的新形式转变。简而言之,新媒体让资讯传播的渠道得以优化和提升,让资讯传播维度得以扩展开去。“傻根”婚变的消息最先是在微博,以一则“声明”的形式发出,而没有选择大众熟悉的报纸、电视或者是杂志的传播渠道予以发出,这从传播快捷性来看,就可以让这个消息得以在网络的帮助下,更快的让受众知晓。

众所周知,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花在手机上,通过互联网接入信息发布平台来丰富自身认识的时间已经远超花在传统媒体上的时间,这也为是为什么一大早醒来,各门户网站、大小娱乐头条都关注“傻根”婚变的原因所在。因为互联网造就了新媒体,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媒体在传播上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把这个今日娱乐圈的“大事”推到了受众的眼前。那么,到了眼前的东西?你能熟视无睹吗?至少从人的好奇心上来说,轻轻的点击一下也无伤大雅。

第二:对于这种信息,受众有特别的偏好,尤其是“傻根”婚变的内容还是受众喜欢的“家长里短”。这则新闻的当事人本身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而受众当中也有部分人是本新闻当事人的粉丝。从受众自身对新鲜信息和对偶像的关注度上去理解,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其本身就可以引来受众的关注,更何况社会大众对名人“婚变”的关心程度超乎寻常,也就是社会上经常提及的“家长里短”。

所以,“傻根”婚变的新闻满足了受众那种自然存在的“偏好心理”,拉高了新闻热度,扩大了传播的范围,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也许,你的身边此时都还在谈论这事情的“前世今生”,回顾这曾经令人羡慕的情侣为何瞬间被婚变的“泥石流”包围,失去了爱情的“洪荒之力”。

第三:“周末传播”为“工作日关注”积累了后续的能量。所谓“周末传播”,就是在双休日,发布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信息,在工作日让信息持续传播,热度走高,最大限度彰显新闻的本质。这种“周末传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就是中纪委在周末发布“打虎”消息的案例。

前段时间,一到周末,围观中纪委的“打虎”消息是一个比较兴奋的事。到了工作日,待传统媒体深挖这类新闻以及各种花边聚齐的时候,信息也就从“简单”变成了多元化的事情剖析解读,把新闻包含的内容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从传播的持续性而言,“傻根”婚变的消息选择在“周日”,还是在“凌晨”对外曝光,让还处在休息中的受众有了尽情围观的时间,更为工作日继续有关注度埋下了伏笔。

总之,在互联网、信息和受众交织的这个时代,除了传播的内容有料,能够引起受众的兴趣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选择“时间点”,做到内容与引爆时间的统一,这也是做好传播这一篇大文章的基础,正所谓:赶得好,不如赶得巧。

作者钟心,媒体与公共关系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