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确认收购Uber中国,谁将成为背后的最大赢家?

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的消息已经确定,但最终还没有尘埃落定,两家公司仍然可能会面临来自商务部的反垄断调查。但不可忽视的是,一场关于出行市场巨变的大幕正在拉开。

 |  俊世太保

今日一篇疑似Uber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的博客文章刷爆了朋友圈,而在下午,滴滴出行正式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这一里程碑式的交易标志着中国共享出行行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据悉,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

滴滴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而根据华尔街此前报道称,合并后的公司(新滴滴)估值达到350亿美元。

收购背后是Uber的潜力和滴滴的焦虑

其实此次合并过程中最大的变数还是滴滴,对滴滴来说是否有必要和Uber中国合并,这一直是件矛盾的事情。据易观数据统计,在专车市场滴滴市场份额达到85%左右,而Uber在中国耗费十几亿美元之后,依然只有10%出头的份额。

我们同时也要知道Uber中国虽然是Uber在中国的分公司,但从产品上看,Uber中国和全球市场的Uber还是存在一定差异。Uber中国在中国最重要的产品人民优步和滴滴出行的快车功能基本相似。很大程度上也只是滴滴的子集,或者只能说是滴滴快车的竞争对手。这种合并,本身就不对等。

但Uber对中国市场的野心可能从未停止,要知道Uber在全球的数百个城市取得了盈利,但为了在中国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这家公司仍然在不计成本的投入补贴。此前彭博社的报道称,Uber在中国已经亏损超过20亿美元。而这也帮助Uber获得了想要的成绩,根据Uber中国之前对外宣布的数据,Uber中国目前拥有的专车市场份额已达到30%左右。当然这个数据可能存在水份,但Uber中国业务的快速增长确实已经没办法令滴滴忽视。

对滴滴来说,Uber在中国的本地化合作伙伴百度可能才是最令其担忧的。要知道百度此前曾战略投资了Uber,百度的本土化经验不仅成功帮助了Uber读懂了中国市场,并且帮助其获得了海量用户和流量。要知道百度拥有用户量超过4亿的百度地图,这原本就是出行入口,百度地图和Uber的基因契合,使得Uber在拓展用户时天然就具备优势。

而百度对作为O2O生活服务入口和出行市场的联合之后,给Uber则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从出行市场延伸到生活服务场景,Uber能借和O2O生活服务的深度结合进一步抢占用户市场份额。可以说Uber中国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增长如此迅速,百度在背后的支持不容忽视。而这恰恰是滴滴目前所没办法实现的困境。

也正是基于此,即使滴滴已经占据了专车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但来自于Uber的挑战也绝不会小。在这样的背景下,其实收购Uber中国变得无可厚非。这不仅仅帮助滴滴减少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兵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更可能会加深滴滴和百度的合作。说句题外话,现在的滴滴接入的是腾讯地图,但准确度却差强人意。

一场暗战谁将会成为最大的赢家?

说滴滴和Uber中国可能的合并是一场暗战并不为过,在更多人看来,虽然Uber将退出中国市场的运营,但却会持有其最大竞争对手的大量股权。甩掉中国市场的巨额亏损后,这将有助于Uber为今后的IPO扫清道路。

事实上,这次的合并主要是资本方的推动,新浪科技在报道中表示,Uber中国联合优步全球的投资者一起向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施压,最后迫使TK妥协才达成了合作。从这个角度来看,Uber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这次合并的中的落寞者。

要知道Uber能获得不可思议的高估值很大程度上建议立在「唯一覆盖全球市场」。而一旦将Uber中国卖给中国的竞争对手滴滴,这将意味着Uber那套在全球范围的扩张手段,在全球最大的出行市场没办法行之有效。当Uber在积极开拓美国之外的市场时,这样的消息传出,很可能会导致Uber全球估值出现恐慌性崩塌。但这场中国出行市场的暗战背后,其中有三方无疑将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首先必然是滴滴,在合并Uber中国之后,滴滴成为中国专车市场唯一胜者,在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事实上双方原本就存在合并的可能性,Uber中国的产品线虽然某种程度上是滴滴的子集,但双方的主要流量还是均来自最低端的业务。

这种依靠低价产品获取的用户和市场份额,很多时候并没有太高的用户粘性,一旦补贴停止,用户就可能会面临流失的问题。而合并之后,早前的补贴大战可能将会就此宣告终结,这不仅会让滴滴离盈利又近了一步,而让滴滴能够进一步改善各业务板块的GMV的构成,将更多的流量导向高端的专车的业务。

其次是双方共同的投资人。根据公开报道,滴滴较为知名的资方基本上包括淡马锡、DST、软银集团、老虎基金、经纬创投、金沙江创投、中信产业基金、高瓴资本、中国平安、中国人寿、阿里巴巴、腾讯、苹果等。其中,老虎基金和中国人寿在Uber的投资方名单中也有出现。

烧钱大战让这些投资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如果不进行合并,这场马拉松战役恐怕远远不会结束,这也是的投资人无法及时退出或看到可观的回报。这恐怕是投资人们最不愿看到的结局。而在合并之后,新公司不仅将拥有更高的估值,距离盈利和IPO也将会更近一步。

但整个合并过程中其实赢家可能还是百度。早前百度曾6亿美元战略投资Uber,这笔投资也是Uber中国和百度进行深度战略合作的基础所在。此次合并之后,新公司估值将达到350亿美元,Uber中国公司的投资者,包括百度和其他公司,将在合并后的新公司持有20%股份。仅从财务角度来看,百度就已经成功进行了一次漂亮的出击。

此外,借助早前打车软件的补贴大战,腾讯和阿里在推广移动支付时可谓无往而不利,而百度虽然早前投资了Uber,并将Uber和百度的支付体系打通,但Uber本身的市场份额给百度移动支付带来的助力其实很难说理想。

作为开放平台的百度地图,其实和Uber之前的合作并不具排他性,百度地图也一直在寻求打车服务的O2O落地。但滴滴毕竟拥有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公司的投资背景,和百度很难说会有较为深度的合作。而随着滴滴和Uber中国的合并,百度也将成为滴滴的重要投资者,这很大程度上可以会帮助百度拓展了其“连接服务”的目标。

当然对百度来说,未来更大的可能性还在于和新滴滴合作之后带来的无人车市场想象空间。百度的终极目标自然是和谷歌一样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更多的实际生活场景中。而在前不久百度地图刚刚向媒体开放了其位于广东顺德的数据中心,首次对外阐述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在地图数据生产领域的应用。

据测算,该市场到2025年的规模将达到420亿美元,到2035年,全球每卖出10辆车就有1辆是无人驾驶汽车。作为全球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谷歌和百度都投入了多年时间和大量资金开发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他们都认定自己可以从不断增长的无人驾驶汽车市场分一杯羹。

百度无人驾驶车项目于2013年起步,由百度研究院主导研发,其技术核心是“百度汽车大脑”,包括高精度地图、定位、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几大模块。几乎和谷歌在同一时间起步,但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比谷歌更有野心。该公司已经在中国芜湖实地测试无人驾驶旅行车和大巴。该项目计划在用5年时间实地测试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系统。此外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曾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百度计划用三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化,五年实现量产。

一个详细准确的地图服务对于百度无人车战略的未来发展将会非常关键,虽然百度地图的数据很大程度上已经足够精准,但想要达到实现无人驾驶的目标可能还远远不够,现在的百度还需要收集到更多更精准的数据。而在成为新滴滴投资人之后,百度势必能借助打车软件在出行场景中的覆盖走上一条捷径。

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的消息已经确定,但最终还没有尘埃落定,两家公司仍然可能会面临来自商务部的反垄断调查。但不可忽视的是,一场关于出行市场巨变的大幕正在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