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廊亭》4.4分,是东野圭吾的问题吗?

在找到本土化的改编方法论之前,建议少碰东野圭吾。

 |  毒眸

文|毒眸 张嘉琦

编辑|张友发

《回廊亭》前几天在豆瓣开出了4.4分,是今年播出的国产剧评分倒数第二名。

播出之前,观众对《回廊亭》有着很高的期待。剧集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原著小说《长长的回廊》(又名《回廊亭杀人事件》),再加上悬疑剧类型标签,氛围拉满的预告片,近两年贡献了超出水平线演技的男女主演张新成和邓家佳,都让《回廊亭》备受瞩目。

开播当天,《回廊亭》冲上了豆瓣实时热度榜单的第二位,超过评分8.5的《警察荣誉》,仅次于《梦华录》。

可惜,开播前有多让人期待,播出后就有多失望。首日播出两集后,观众就开始发现不对劲了。大段的旁白破坏了悬疑剧应该有的氛围,只有12集的总长度里,男女主角的“姐弟恋”故事占据大量篇幅,这些都是悬疑剧爱好者的“雷点”。当晚,#回廊亭 失望#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

也有不少人认为4.4分过低,主要原因集中在对张新成和邓家佳演技的肯定上。但太多人或许都是抱着过高的期待值打开,却收到了一份完全低于理想值的答卷,才会愤而打下低分。

《回廊亭》电影版也已经拍摄完成,原定今年3月上映,但在剧版口碑大跳水之后,不少网友对电影版的信心也有所下降。

在IP改编界,东野圭吾的名字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但从2017年的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到如今的《回廊亭》,东野圭吾在国内的改编运看似有点差。在由他的IP改编的影视作品里,豆瓣评分最高的是2020年播出的《十日游戏》(改编自《绑架游戏》),但在当季的“迷雾剧场”里也并不算亮眼。

金牌小说家却在国内影视化的道路上屡屡折戟,拯救东野圭吾IP的作品,会在未来出现吗?

01 迎合市场的改编之旅

1998年,东野圭吾出版长篇小说《秘密》。这部作品入围了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第120届直木奖。同年,同名电影在日本上映,这是他的第一部改编电影。

直到2017年,东野圭吾在国内的第一部影视改编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才姗姗来迟。这部电影由光线影业出品,苏有朋执导。而在此之前,东野圭吾已经有超过50部作品在日韩被大面积改编,包括《白夜行》《恶意》《彷徨之刃》等。

《嫌疑人X的献身》上映后,带动了图书的销量。当年4月,《嫌疑人X的献身》在线下书店的销量同比增长421%(3月同比增速为211%),环比增长74%(3月环比增速仅5%)。书影联动下,东野圭吾的作品在国内越发火热。

2017年是东野圭吾作品影视化的重要年份。那一年,内地电影总票房突破500亿大关,暑期档上映的《战狼2》打破了当时国产电影历史最高票房纪录。而同档期上映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延续了前两年“大IP+流量明星”的模式,但票房堪堪超过5亿,宣告了这一模式在电影领域的退潮。

随着IP热潮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东野圭吾,也在2017年接连受挫。《嫌疑人X的献身》以4亿票房宣告终结后,2017年底,《解忧杂货店》在国内上映。尽管原著自带热度,也有迪丽热巴、王俊凯等明星阵容加持,但票房表现只有2.23亿。与《嫌疑人X的献身》类似,两部电影的口碑都比较一般,《解忧杂货店》的豆瓣评分只有5.0,大多数观众都对改编表达了不满。

IP价值到了被重估的时刻。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在当时提到:“IP是个陷阱,膜拜IP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水涨船高的IP价格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反弹,“唯IP论”彻底过时后,寻找更有性价比的优质IP成为了更理智的选择。虽然两部电影都表现一般,但这一转向似乎又为东野圭吾的IP打开了新局面。

2017年4月,影视版权交易平台“云莱坞”在北影节召开发布会,一次性释放了35部版权作品,其中包括东野圭吾的《没有凶手的杀人夜》、《白马山庄杀人事件》等多部小说版权。

版权商务总监林红英提到,虽然东野圭吾的版权费有所增长,但和国内IP相比,价格仍然并不算高。同场参展的丁墨、唐缺等国内作家的IP价格基本在五六百万,而东野圭吾的IP均价在三百万左右。

在当时售出的版权里,同时有电影、剧集、音乐剧等多种类型,但东野圭吾的风吹到剧集市场要更晚,在IP热潮期间,剧集市场更青睐的是玄幻、盗墓和仙侠。

时间来到2020年,“迷雾剧场”横空出世,为国内悬疑剧赛道打开了新局面。有导演曾告诉毒眸,一个垂直圈层的兴盛,要靠一部足够有影响力的作品。《隐秘的角落》的播出,是悬疑剧在网剧时代成为热门类型的关键一步。

当年“迷雾剧场”的表现亮眼,几部剧的豆瓣评分都来到了9分以上的梯队。紫金陈的作品也一跃成为剧集的热门IP。

相较而言,改编自东野圭吾原著《绑架游戏》的《十日游戏》虽然也搭上了迷雾剧场的第一班车,并且在豆瓣得到7分,但对比来看并不突出。

除了激活类型剧受众圈层,这几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国产悬疑剧的风格。以《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为代表的“新时代悬疑剧”,走的是不同于过去以刑侦故事为主的、“社会派推理”的路线,原著《坏小孩》和《长夜难明》同属紫金陈的“社会派推理三部曲”,比起诡计的复杂和精巧,更关注对社会问题的呈现和对复杂人性的刻画。

这与东野圭吾的在创作生涯中后期的风格相同。推理界公认的东野圭吾创作分水岭是1990年的《宿命》,在这本书里他提到:“犯人制造了怎样华丽精彩的诡计,这样的谜团设定固然不错,但我更希望创作出其他类型的意外性。”

这一时期,东野圭吾的作品开始更多地触及社会问题,还在1996年出版的《名侦探的诅咒》里用更直白的戏谑语言,表达了自己和“本格派”的分野,“真实性、现代性、社会性是小说的三大支柱,若非如此,将难以在今后的推理小说界生存。”

相比于单纯的“社会派推理”,东野圭吾开创了“写实本格派”,即写实和手法并重。在这一新理论的指导下,东野圭吾迎来了自己创作的“黄金期”,后来备受好评的《恶意》《白夜行》《幻夜》等作品都是出自这一时期。

虽然还未出现一部现象级作品,但迅速积累了大批固定受众的悬疑剧,和与当下受众口味相结合的作品风格,都给了剧集市场继续拥抱东野圭吾的信心。

除了剧集《回廊亭》和还未上映的同名电影之外,东野圭吾有很多作品都传出了改编的消息,如网剧和同名电影同步开发的《秘密》,原定2017年底开机、贾樟柯监制的《悖论13》,以及《白金数据》《十一字杀人》等等。

02 金牌畅销小说家

国内影视界的“东野热”,从出版界开始蔓延。而东野圭吾在国内出版界的成功,又离不开影视的助力。

2006年,《白夜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日本TBS电视台播出,收视率高达12.28%,也在中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各出版机构见势纷纷跟上,法制文学期刊《啄木鸟》刊载了东野圭吾的《伊豆旅馆的神秘案》《玫瑰与匕首》两部短篇小说,海南出版社也发行了东野圭吾的《预知梦》与《湖边凶杀案》两部作品。

真正帮助东野圭吾的作品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的,是早在2005年就购入了版权的新经典文化。2008年,新经典文化联合南海出版社创办了“新经典文库”,出版了包括《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在内的《新经典文库·东野圭吾作品》系列。该系列出版仅一年多的时间,累计销量就突破了120万册。

此后,当代世界出版社、华文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多家国内出版机构也纷纷引进东野圭吾作品。自此,东野圭吾的作品开始在中国大范围流行起来。

东野圭吾在国内之所以能持续畅销,有两个重要的推广方式。

其一,是靠爆款作品来带动作者影响力,《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就是拉动他其他作品的“两驾马车”,每隔几年,这两部作品就会被重新包装后再版,再加上影视改编的助推,这两本作品长期霸占了国内的畅销书榜单。直到现在,《白夜行》仍然是当当网热搜榜上位列第一的作品。

其二则是“以量取胜”,这依托于东野圭吾本人极高的创作频率。新经典副总编辑黎遥曾提到:“当我们把一个作家一 批优秀的作品陆陆续续推出,就很容易形成一股气势,尤其是一个作家能够推出几十本还不错的书时,甚至能形成一种现象。”

不过,他也同时提到,到了2013年左右,东野圭吾的作品销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回落,首印很难超过10万册。“这个时候急需一本‘超级大书’将销售曲线提起来。”这本书就是2014年的《解忧杂货店》。

这也是东野圭吾的作品里比较特殊的一本。相比于此前基调较为阴暗的作品,《解忧杂货店》的故事底色更温暖,在图书营销时,出版社也都围绕“最温情的图书”的点大做文章。

2017年亚马逊中国发布的年度阅读榜单显示,自2014年起,《解忧杂货店》连续4年成为亚马逊(中国)最畅销图书,就此确立了东野圭吾在中国内地头部畅销书作家的地位。

在2016年和2017年的当当开卷虚构类畅销榜上, 《解忧杂货店》《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分别位列一三七和一四五名。在2019年小说畅销榜前100名中,东野圭吾有多达12本作品上榜,超过十分之一。有书店老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提到,东野圭吾的新书只要出了就可以进货,粉丝一定会买。

除了出版社的助推之外,东野圭吾的出现,几乎填补了中国推理小说市场的空白。在此之前,国内流行的推理小说(应当是“侦探小说”)以欧美地区的居多,如《福尔摩斯探案集》《无人生还》等,在地域上与国内更接近的东野圭吾无疑更贴近中国读者的审美兴趣。

不仅如此,东野圭吾的作品还有一个很显著的标签,即“好读”。在他的小说里,几乎包含了所有符合大众阅读兴趣的点,令人紧张的悬念、逻辑及缜密的推理和出人意料的反转,以及大部分小说所包含的、极致到近乎疯狂的爱情。

一直到现在,他的每一部新作品在国内市场发售都能收获亮眼的销售成绩。2020年的《沉默的巡游》和《祈念守护人》都在发售后进入了当当网小说畅销榜排名前十位,去年发售的《无名之町》,也在刚问世时就获得了58万册的销量。

东野圭吾在国内推理小说界的地位已经无法撼动,在去年当当网图书畅销榜的“侦探/悬疑/推理小说”TOP20里,东野圭吾有11本作品上榜。更重要的是,他在国内的热度始终居高不下,不是只有一两本“爆款”,而是一直保持着惊人的生命力,在出版社和影视作品的双重助推力下,形成了庞大的“东野圭吾宇宙”。

03 水土不服的东野圭吾

如此惊人的作品号召力和作者知名度,为何始终未能诞生一部热度和口碑俱佳的影视改编作品呢?

问题可能还是要回到改编上来。正如前文所述,东野圭吾在其创作的中后期开创了“写实本格派”的写法。而这种转变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社会环境处于动荡期,泡沫经济的崩塌将大众拉回现实,企业纷纷破产,个人也面临着债务上的困境,再加上层出不穷的地震灾害和犯罪案件,日本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身处其中的东野圭吾自然受到了一定影响,不可避免地在创作中融入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与批判。在1993年创作《同级生》时他就提到,这本书是他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我并不想只着重于诡计,而是希望这本书能揭示社会现实。”

在“写实本格派”的理论下,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以九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东京、大阪两座现代化大都市为背景,并将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案件经过艺术处理后融入小说内容。如《白夜行》中的游戏卡带盗卖案、信用卡伪造案,信息犯罪案;《幻夜》中的珠宝抢劫案和《神探伽利略》中的科学犯罪案等等。

厚重的社会环境底色使东野圭吾的作品有着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在文化背景的衬托下,这类作品的本土化改编成功率显然更高,拿到国内来则显得有些水土不服。相较之下,东野圭吾所改编的日本影视作品都相对成功,电视剧《恶意》《新参者》等的豆瓣评分都超过8分。

《回廊亭》之所以口碑滑坡,除了爱情戏占比过高之外,商战戏份的改编失当也是原因之一。原著中所涉及到“企业家分配遗产”距离国内观众相对遥远,女主的身份从“会长秘书”改为“财务总监”或许是出于本土化的考量,但这样修改之后,“让财务总监去寻找私生子”的桥段,放在整个故事里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另外,回到东野圭吾作品本身,他的作品中往往有较为极端的情感和人物关系,这在大部分时候是构成故事合理性的基础。林红英也提到,“日本推理小说人性剖析深刻,人物阴暗。东野圭吾的作品改编起来,难度会比较大。”以《幻夜》为例,女主角新海美冬是东野圭吾笔下极致的“恶女”形象,而国产剧到底能否容纳这样的“反派女主角”,还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人设的改动在影视改编过程中,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擅长描写人性的东野圭吾来说尤其如此。《回廊亭》就是典型案例,原著里女主角相貌平平,因为帅气男主角的爱慕而感到意外荣幸,从而坠入爱河,甚至在被强暴时主动配合。双方8岁的年龄差也不是为了时下流行的“姐弟恋”而设计,而是为了强化双方的差距,为后来的一系列犯罪提供了充分的动机,而当这层原因在剧集中丢失时,整个诡计也失去了完整的逻辑。

IP的选择同样重要。截至目前,东野圭吾已经出版了90多本书,被粉丝调侃为“人形打字机”,这些作品里当然有像《白夜行》《恶意》《解忧杂货铺》这样的佳作,但也不乏较为平庸的作品,《回廊亭杀人事件》原著在豆瓣也只有6.7分,远低于9.2分的《白夜行》,“滑雪系列”等更是连粉丝都敬而远之。抛开作品本身的完成度,只冲着东野圭吾的名号谈改编,或许会是个隐患。

购入《绑架游戏》版权的天悦东方CEO林正豪就曾表示,在挑选IP时,的确考虑到了改编难度的问题,在三观和题材上,要以积极元素为主,而且故事还是要以爱情为核心,再带上一些悬疑烧脑的剧情,这样的作品改编起来才会比较容易。

云莱坞的创始人也提到:“东野圭吾有90多部小说在国内交易,每一本都可以改编成电影吗?我不这样觉得。甚至我们引进的这十余部里,我觉得也并不是每一部都适合。”

不过,也不必完全否定东野圭吾作品的改编前景。从悬疑剧类型来看,深入社会话题、反映现实问题的创作方法已经被证明有效,年初以“公交车小人物群像”被观众所称赞的《开端》,呈现“家庭暴力”话题的《江照黎明》都是典型的例子。

另外,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趋于稳定,年轻人的迷茫、失焦等情感也与东野圭吾当时创作环境相似。因此,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作品,并从中提取当前大众所面临的、相似的问题和情感,仍然有突围的机会。

观众并不会因为“改编自东野圭吾”就盲目买账,如果在改编过程中无法触及到作品的内核,也不能很好地将其“汉化”,和国内观众的生长环境、情感需求产生共鸣,就几乎是负作用了。

总之,像《回廊亭》这样的改编剧,还是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