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银行人,我不同意“下雨收伞”的说法

投资热情这事是由回报率决定的,和银行融资的贷还是收没有直接关系,也根本不是银行贷款能够决定和改变的。

 |  财金阅读

作者:谢加悦

投资热情这事是由回报率决定的,和银行融资的贷还是收没有直接关系,也根本不是银行贷款能够决定和改变的。

社会上对银行总是存在诸多误解。其中像“天晴送伞,下雨收伞”一说的传播度就甚广,媒体和(违约)企业经常拿此说事,在博眼球和博同情上效果极佳,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这不,这次民间投资失速的主要原因就被归结为金融机构“天晴送伞,下雨收伞”。这大帽子扣的!

但作为银行人,我想说,我们不是本泽马,这个锅我们不背。

首先,让我们来摆摆大道理。在信贷关系中,银行与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是怎样的?显然,贷与不贷是银行的权利,而这种权利由于受到经营压力、业绩考核指标等影响,“贷”的冲动要高于“不贷”,这点从历次金融危机就可见一斑。因此,从维护社会金融安全角度考虑,银行没有义务对所有企业有求必应。

况且,在信贷关系中,一个必要前提是企业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个义务说来很简单,就是企业真实地向银行展示其资产及盈利状况,以此表明其还本付息能力。当你证明自己了,银行没有理由来拒绝你,也不会拒绝你(当然,银行有自己的风险偏好,但有这么多银行呢?),你甚至可以和银行谈条件了。而如果自己不能履行义务,却单方面地要求别人放弃权利,这和耍流氓有什么区别?

这里,如果我们把信贷关系理解为一般商业关系,大家感受会更直接一点:一家企业不可能给市场上所有可能的企业做配套,有些是因为你做不进去,有些可能是你不想做,有些是你被人家踢出来了,有些是你合作后发现不对主动放弃了人家,都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为什么这层关系到了银企之间就突然需要增加道德因素考量呢?

到这里,我想还一个大帽回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尊重“人权创造市场,法制创造信用”的法则,也必须尊重!

接下来,我们再从现实逻辑上看,有投资能力的民营企业目前阶段的选择到底是银行压缩的被动无奈呢还是主动保全的战略调整?至少,在我接触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是后者。造成民营企业投资收缩的背景大家都清楚——“三期叠加”特征明显的“新常态”下,经济处在“L”型发展中,直接表现就是投资回报率下降及回报周期拉长,也就是说投资的不确定性风险在加大,而民间资本作为最聪明的钱早就察觉到这一现象,收缩投资是很自然的一种自我保护。这与银行贷不贷款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很多企业开始主动归还银行贷款。银行其实好希望他们别还啊(毕竟业绩考核压力很大的)!可是企业说了,伞还是你帮我留着吧,等哪天下雨了你再送来。银行只能说,好的。

而从这几年我接触过的企业来看,轻资产以及利润投资的理念正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企业当然不再表现出十年前大干快上的劲头,加上现在不是推崇“互联网+”嘛,许多投入成为了无形资产投入(比如企业高薪请人开发了APP,主要成本是开发人员工资,但这一块直接计入当期费用,并没有资本化),它的效用价值是需要时间积累的。这种转变源自企业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同样与银行贷与不贷毫无关系。

这里想表达的另一层意思是那些成天指责银行“下雨收伞”的企业是否真具备后续投资能力?显然,这里面大部分企业就是我们所谓的“僵尸企业”,本身已经失去了造血功能,生命体征几乎是靠银行输血维持的,你觉得他还有能力对外输血?他们为什么会走到这一地步?当然原因很多,其中一条可能是因为当年银行贷款相对比较容易造成了过度融资(这好像又与另一政治正确“融资难、融资贵”是矛盾的)。但要不要贷款的主动权难道不是在企业自己吗?你不要贷款银行还能把刀架你脖子上?

所以,投资热情这事是由回报率决定的,和银行融资的贷还是收没有直接关系,也根本不是银行贷款能够决定和改变的。而我们从另一个层面看银行收贷的积极意义,正是将资金从僵死的无法创造价值的企业身上抽回来(去杠杆),那些新兴的行业新兴的企业才有更多机会得到信贷资金支持(供给侧)。是不是这个理?

本文由作者授权投稿给财金阅读发表,并经财金阅读编辑。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