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 实验  · 语言学

这口音有毒?我们为什么会在谈话中下意识模仿对方

一场关于“语言趋同”的实验。

 |  Lacey Wade
你模仿别人说话是社交财富还是假象,其间的区别很微妙。插画:Franklin McMahon  图片来源:Corbis via Getty Images

你模仿别人说话是社交财富还是假象,其间的区别很微妙。插画:Franklin McMahon 图片来源:Corbis via Getty Images

不知你是否已经发现,在听过一个口音独特的人说话之后,你自己的讲话方式也会有点不同。也许在跟一位德克萨斯来的婆婆共度周末后,你也会时不时带上几句y'all's(意为你们,美国南方口音)。又或是你在Netflix上刷完一部英国的年代剧,再说话R有时都不发音了。

语言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语言趋同”,你很可能在某些时候有过类似经历,但转变过于微妙,你或许没注意到。人们倾向于向自己在周边观察到的语言靠拢,无论是选择用词、组织句子结构还是模仿发音。

但作为一名语言学博士生,我(指本文作者Lacey Wade)想知道这种行为是如何轻易发生的:人们会不会因为自己对他人表达方式的脆弱期待而趋同?

事实上,人们确实会趋同于他们期望听到的语言声音——即使他们实际上从未真正听到过。

究竟什么是趋同?

但在讨论具体细节之前,我们要先谈谈什么是趋同,以及它与其他语言调整的关系,如语码转换(指不同语种混杂使用)或语体变换(指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语言特征)。

趋同指的是人们为了接近周围的人而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转变。这个定义故意给得很宽泛,旨在包含各种变化,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显著还是微妙的、针对整个口音还是针对特定发音的。

人们聊天时,口音和词汇的选择会趋同。插画:Franklin McMahon  图片来源:Corbis via Getty Images

你可以模仿实际观察到的语言,或者加入一些你认为现在的孩子们会使用的词汇,不过,你在说“宝宝”和“666”时可能会遭到小孩的白眼。

语码转换和语体变换都可以作为趋同的例子,只要这种转换是针对对话者的,也就是你正在交谈的人。但实际上,人们在说话时也可能变得离对话者更远,这被称为“语言趋异”。

语码转换和语体变换也可能出于其他因素,比如你的感觉、你在谈论的事,还有你希望被如何看待。回想一下高中时期的恶作剧,你在说“thinkin”(思考、想)的时候可能会不发尾音g;但是当语体变换到申请新工作的场合时,语言也会转向更正式的讲话方式。

预期足以改变说话方式吗?

为了确认人们是否会趋同于他们脑海中期待但实际上从未听过的特定发音,我需要从一个人们有明确期望的特征开始调查。我找到了“i”这个元音,例如“time”这个词,在美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发音更像“Tom”。这被称为“单元音化”,是南方语言的一个标志。

我想知道,当人们听到有人用南方口音说话时,他们是否会发出更像南方人的i元音。关键之处在于,他们从未听过那个人实际上是如何发i的。

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实验,伪装成一个猜谜游戏,让100多名参与者说出一堆含i的词。游戏的第一部分是让他们从电脑屏幕上阅读谜面,比如“这枚美国钱币很小、银制、价值10美分”。然后他们猜出谜底——“十分!(dime)”,我记录下他们的发言。

游戏的第二部分,我让参与者听一个明显带有南方口音的人来读谜面,引导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回答。通过比较他们在听到南方口音之前和之后的表达,我就能确定是否出现了趋同现象。通过声学分析,我们可以精确测量参与者对i的发音,我观察到,不论是不是南方人,受试者在听到南方口音后确实会将i发得更像南方的发音。

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听到南方人是如何发出这个元音的,因为没有任何一条谜面包含i这个元音。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是在预测这个南方人会怎么发音,然后向这个预期趋同。这条论据非常清楚地说明,人们不仅对于实际听到的语言会产生趋同,也会对自己期待中的语言趋同。

社交财富还是假象?

这对人类行为有什么意义?首先,这意味着人们将口音视为不同语言特征的连贯集合。听到口音特征X和Y,人们就会期待听到口音特征Z,因为他们知道X、Y和Z是一起的。但也并不仅仅说你只能被动地了解别人的口音,这些知识甚至可以塑造你自己的语言。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那些对话的接收方又是如何看待它的呢?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趋同通常都非常细微——这是有原因的。过分夸张的趋同有时也被称为过度迁就,会被认为是嘲弄或纡尊降贵的俯就。

你可能注意过,人们在跟老人或非母语人士交谈时,会转换为一种更慢、更大声也更简单的说话方式。这种类型的过度趋同往往是源于假设对方的理解能力有限,实际效果却会适得其反。“为什么他们跟我说话的时候把我当个孩子?”听者可能会想,“我完全能理解他们啊。”

过分夸张的趋同会被认为是嘲弄或纡尊降贵的俯就。插画:Franklin McMahon  图片来源:Corbis via Getty Images

对于期待驱动的趋同(根据定义,它并不植根于现实),这样的假象或许更有可能实现。如果你没有一个现实中的模仿对象来进行趋同,或许会诉诸不准确的、简单化的或刻板印象式想法,想象某个人会如何说话。

然而,更微妙的转变(在可能是趋同“最佳点”的转变)会有很多好处,不论是社会认可还是更有效成功的沟通。面对一个把奶嘴称作“binky”(译注:一奶嘴品牌名)的小朋友。你最好问他“binky在哪里”,而不是“奶嘴在哪里”。再用一次对话者使用的术语,在认知上对我们来说更容易,因为想到一个刚刚听到的词并不费什么力气,也会带来额外的好处,让我们的沟通更加顺畅。使用相近的口音也是如此。

如果人们能更早地预测某人的表达方式,在他们说出一个词之前就向预期趋同,那么理论上来说,沟通会更有效率。如果预期是准确的,那么预期驱动的趋同将会是一种社会资产。

这并不是说人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做这些计算。事实上,对趋同的一些解释表明,它是语言理解的一个无意的、自动的结果。不管为什么会发生趋同,很明显,即使是对他人的看法也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不论好坏。

(翻译:都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