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中央对地方拨款,你家乡是后娘养的吗?(上)

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支持,有些什么规律,应该怎么看待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支持。

 |  杠杆游戏

作者:张银银

日前,财政部披露了2015年全国财政决算,将去年全国20余万亿元的收支情况向社会大众公布。其中最受公众所关注的,莫过于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支持数据。

具体而言,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支持,包括两部分: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其中转移支付又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去年中央财政给31个省(市、直辖区)的总额约55098亿元财政支持中,四川省获得约3701亿元,位居首位。其实,这一情况并非始于2015年,近年来,四川获得的中央财政支持每年都是第一。

紧接着,河南省以3403亿元紧随其后。

获得中央财政资金超2000亿元少于3000亿元的总计12个省份,按资金总额多少排列分别是湖南、湖北、云南、黑龙江、安徽、新疆、河北、贵州、广西、山东、内蒙古、陕西,获得千亿级中央财政资金共有10个省份,其中甘肃和江西两省逼近2000亿元。

剩下七个省份获得中央财政资金百亿级资金,其中天津市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最少,约为427亿元。

从中央财政对地方支持来看,向中西部省份倾斜比较明显——即便如此,不少网友看了相关数据后,还是为自己所在省感叹,xx是后娘养的吗?

这类感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支持,有些什么规律,应该怎么看待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支持,“杠杆游戏”试图做个尝试,为朋友们做分析和评述。

 

图1.2015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分地区决算表 数据来源|财政部

壹|各省区市所得转移支付资金量,和“人口量-较落后”基本正相关

不少网友对四川、河南、湖南、湖北、云南、黑龙江、安徽、新疆、河北、贵州、广西、山东、内蒙古、陕西等省份,获得如此之高的转移支付感到愤慨。我想,这样的怨气有一定道理,但基本上和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口总量匹配。

以四川省为例,2015年人均GDP仅36980.79元,远低于我国49351元的人均GDP。而截至2015年末,四川城镇人口3912.5万人,乡村人口4291.5万人,一等一的人口大省,城镇化率才47.69%,远低于全国56.10%的城镇化率。

不仅如此,四川还有大量的民族区域,国家级贫困县36个。四川不少县都是“吃饭财政”,靠自己的财政,公职人员“吃饭”都困难——中央不大量支持,实在是不行。

河南、湖南的情况也类似。

 

图2.2015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分地区决算表 数据来源|财政部

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湖北省,该省获得的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总量其实也很高,高达2243亿元。而湖北和内蒙古、重庆、陕西是内地少有的几个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省份的省区市。

湖北2015年人均GDP为50808.44元。截至2015年末,该省常住人口5851.50万人,其中:城镇3326.58万人,乡村2524.9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85%。

同期,湖南省人均GDP仅为42968元,年末该省常住人口678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51.9万人,城镇化率50.89%。但该省2015年,获得的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总量并不比湖北高多少,2681亿元。

如果考虑到湖南省的人口总量更大,农村人口比例较高,贫困和民族地区人口较多,和湖北省比,湖南实在是亏!

还值得说的是4个中央直辖市。以前,有不少传言都说,4个直辖市得了中央很多财政上的好处。不考虑其他优待,仅从2015年获得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数据来看,4大直辖市受益并不多。其中,重庆市获得的转移支付总量,在4个直辖市中最高,但总量也只有1242亿元。

如果再考虑到重庆2015年常住人口3016.55万人,户籍人口3371.84万人,还有10多个国家级贫困区县和三峡库区的经济和人口压力,重庆从中央那里得到的人均财政支持,其实也只和湖南相当。

当然,作为一个人均GDP已经高于全国的直辖市,和相对更落后的湖南比从中央获得的人均财政受益,似乎也不公平。

 

 

图3.2015年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决算表 数据来源|财政部

数据是最好的证据。通过举例和数据对比,可以看出,2015年,各省区市从中央财政所得的转移支付资金量,与其人口量、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落后程度,基本正相关。可以这么讲,以省级行政单位来说,分配大致还算公平。但在省区市内部的分配,公平吗?下文“杠杆游戏”会有论述。

贰|人均GDP高于全国的,税收方面为国贡献远大于返还

先上数据:

 

图4.2015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分地区决算表 数据来源|财政部

确确实实,根据图4我们发现,2015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东部发达地区普遍较高。比如广东省获得最高的460.31亿元税收返还,江苏和浙江获得税收返还超过300亿元。

但是我们忽略一点,税收返还这一绝对字数,相对于转移支付量,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更不要说,以广东省为例,2015年该省国税收入再次站在万亿元台阶上,这是连续第二年过万亿。

同期,山西省国税局全年完成国税收入962.45亿元,内蒙古自治区为866.8亿元。

但广东获得的税收返还也仅为460.31亿元,山西116.51亿元,内蒙古115.65亿元——如果算比例,广东省为国做的贡献可谓惊人。和广东类似,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发达省市,包括北京、天津,为国做的贡献都很大,那点微薄的税收返还,实在不算什么。

而内地的情况也很复杂,譬如山西、内蒙古2015年的国税收入,比重庆还低,重庆首次破千亿元,达到1094亿元。但重庆获得税收返还却比山西、内蒙低不少,仅77.41亿元。

同样,2015年湖南全省国税入库收入1750亿元,其获得的税收返还是重庆的两倍多,达到182.76亿元;而辽宁2015年全省国税部门累计组织税收收入2072.4亿元,获得的税收返还217.58亿元,也熟悉非常划算型。

值得一说福建省,同样是沿海省份,其2015年国税总收入2326.7亿元,和江浙粤等比起来,少很多。这也反映出,福建在沿海发达省份中的相对尴尬。不过,和对国家税收的贡献比起来,福建获得的税收返还也仅145.61亿元,远不及湖南、辽宁划算,福建为国做的贡献也很大。

不否认,国税收入部分涉及到中央和地方分账,但无论如何,以上数据对比,也很说明问题。

综上,我们基本可以这么说,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市,税收方面为国做的贡献更大。可以说,是这些省市在支援其他地区。

另外,时任财政部长的谢旭人,在2012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在转移支付以前,如果将东部地区的人均财政支出水平设为100的话,中部地区只有35,西部地区只有40左右,但在转移支付后,如果仍将东部人均财政水平设为100,则西部已经达到了97,中部也达到76到77。

从中可以直观地看到,经过中央的转移支付调整后,财力分配在全国各省市区间的均衡性已经极大提高了。可以说,转移支付制度已经初步完成了均衡各地财力的目标。

但其中的问题也很多,上文谈到一些,下文集中论述。

叁|基层到底能获得多少转移支付,是个问题

基层到底获得了多少转移支付,其中有什么规律,东中西部地区有何差异……

这些就要翻阅更详细的地方账本了,而这个工作之繁杂,显然不是“杠杆游戏”两位主创人员可以完成的了。

不过,很早之前就有细心网友发现,中央转移支付那么多,到底多少能到基层?

“杠杆游戏”以获得转移最多的省份四川为例来说一说。

2015年7月8日,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明确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逐步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提高到60%以上。同时要求省级在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不得要求市县政府承担配套资金。

确保均衡性转移支付增幅高于转移支付的总体增幅,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中央、省出台增支政策形成的市县财力缺口,原则上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调节。

四川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还表示,部分转移支付实行定向财力管理模式,上级部门不参与具体项目决策,只明确大的使用方向,赋予市县项目决策权和资金管理权,充分调动市县积极性,增强市县财政统筹能力。

简单说,四川省准备以充实县级财力,作为转移支付改革的重点。这个思路非常对。

落后地区县一级缺钱。财经从业人士、观察者网特约作者魏峰先生就曾著文指出:

为什么在多数人的直观感受中,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公共财政财力,尤其是人均财力的差距,似乎远没有以上数据显示的如此接近呢?

部分原因是由于各地本身还有一些其它的收入来源,尤其是城镇土地拍卖收入。在这方面,东部地区和主要大城市的优势仍然极大。同时,中西部地区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历史欠账,也不是短短几年内就能全然弥补的。

不过,人们感觉中西部地区公共财力依旧远远落后,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在接受中央转移支付以后,各省在内部的省、地市和县级行政区三级财政分配中,对于资金的分配方向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省以下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体制,各省的转移支付一直都是自行制订办法、制度,但条件类似地区的做法还是相当接近。根据统计,东部省份向地县两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都高于本省接受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80%,其中,广东、江苏、浙江甚至超过了本省接受中央转移支付的总额。

也就是说它们的省财政不但不分润一点中央转移支付,而且还再拿出了一部分本身财力来补贴地县。但除四川外,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市,转移给地县级财政的资金却都低于中央转移支付的80%。而在地级和县级财政的分配中,状况也相当类似,更进一步强化了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财力更向县级等基层财政倾斜的特征。

说直接就是,相对落后地区获得了很多的中央转移支付,但不少钱被截留,基层获得的资金或许没有想象中多。即便拿到了钱,受到的掣肘也很多。

可事实上,县级行政区划从来都是我国最重要的基层政府,地方基建、民生方方面面都由其负责,钱不够,这些事情怎么可能干好?

在和省内的中心城市及地级市市辖区比起来,一般的县级行政区各方面争夺能力往往都要差一些。

正是因此,我们总是看到地级市网友抱怨省会城市拿走太多;一些县级城市的网友,又抱怨省内的中心城市和地级市都获得太多,他们获得太少。

现实也提供这样的佐证,城建这些不谈,基础教育、城市或乡村道路,这种本该全国基本均衡的公共产品,越在相对落后的县里越差。同时,在县内也存在阶梯差距,县城内的中小学无论校舍档次还是教育水平,往往也更高,这种差距似乎还在拉大。当然,我们不能全怪转移支付没有到位,至少也是个因素。

让基层获得更多的转移支付,应该成为转移支付改革的重点。而这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格局,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