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逃不掉“采购腐败”?不用靠关系照样能解决

你必须把采购部门从单纯的催料、蹲点中解放出来;同时,你也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供应商管理、需求订单管理等高附加值的地方。

 |  掌柜攻略

作者:王宏扬

杜绝采购腐败不仅仅是削减采购员自身权限的问题,它和供应商管理密切相关。

你必须把采购部门从单纯的催料、蹲点中解放出来;同时,你也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供应商管理、需求订单管理等高附加值的地方。

采购的痛点在哪里?

在初创阶段,你基本上会把“采购”这个直接跟钱相关的岗位交给小姨子、小叔子,但只要是人就会有欲望,你真的能放心吗?

比如在8年前,规模还没有那么大的“为之味”尚处生存阶段,它的采购模式主要是采购部人员的市场询价,到西南郊市场,“看中”黄瓜就让小商贩送黄瓜,“看中”土豆就让送土豆。

(采购收了钱,你的食材不怕被“注水”吗?)

由于采购员手里掌握着定价权和选择权,对各类供应商来说,只要搞定采购就足够了,这无疑是横亘在企业上规模之前的利刃。现如今发展了70家门店的为之味,规模出现转折的原因之一就是规范采购,通过把各类供应商挡在门店和工厂之外,最终实现连锁的规模化扩张。

具体如何规范采购,为之味的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品项整合

把1800余个食材品项整合成生鲜、肉类、蔬菜、米面粮油等少数几个大的品类。每个大的品类中只留下一两个一手供应商,比如生鲜对应永辉、米面粮油对应中粮、肉类对应正大,这样供应商也从之前对接的103个变成了不到10个,企业随之减负。

另一方面,产业链上游的一级供应商在为之味的采购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对它的需求响应速度会变快,双方的合作随之更深入。

(通过整合,量达到了,找一级供应商或是产地直采都成为了可能)

供应商管理升级

从采购员一手遮天到监督、执行、管理的三权分离。采购和供应商之间的环节越多,麻烦就越大。

最好的办法是,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所有环节都通过范围框架协议解决,这样就涉及不到核心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通过签订框架协议,杜绝采购腐败)

为之味餐饮集团总裁陈斯琦说:“我的采购部门只负责寻找供应源和对供应商的谈判,但他们手中没有定价权和选择决定权。这些权力是交给财务部门和管理层的。”

换言之,管理层部门会根据企业本身的食材成本导向,以及市场均价和历年数据来决定采购价格范围,并制定采购需求单。

而采购员的职能,实际上已经仅弱化到执行层面,他们只跟踪批次到货质量和发现新供应渠道,然后将数据反馈给管理层。

核心管理工具的运用

陈斯琦认为,企业千万不要在IT技术上吝啬钱。因为在这块的投入,对效率的提升和人工成本的削减是立竿见影的,也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一方面,以为之味70余家门店的数量,如果不具备IT技术,每天要靠人工统计需求,再写单、下单,仅财务这个部分就会人仰马翻,再汇总订单给供应商需要多大的成本?

(手工录入订单,劳效低,成本高)

另一方面,以永辉、中粮等一级供应商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的订单管理系统,由于自身智能系统的反作用力,他们对餐饮企业的第一需求就是能够用IT技术接入。

换言之,如果餐饮企业在智能硬件上落后,是无法和一级供应商对接的,这不仅仅是订单量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通过智能系统的搭建,使企业完成对所有采购相关人员,订货、入库、出库等动作“痕迹”实现监管,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只需查找信息库就可以溯源。

1.抱团取暖

对于有做大野心的“小掌柜”不要过分排斥同行。原因很简单,虽然一手供应商掌握着最优质的货源,但可恨的是没有量,他们不做。

如果小的餐饮企业能抱团采购,比如把蔬菜、肉类包给同一个人来对接一手供应商,在订单量上对供应商就会形成议价优势,实现“降本”是分分钟的事情。

2.不要狠逼供应商降价

餐饮企业和供应商争论的焦点似乎永远都集中在价格上。

如果你把价格压到非常低的时候还能够达成合作,未必是件好事。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当价格低到无法达到供应商的额定利润空间,各种防不胜防的小动作将在暗中滋生。

好的策略是换个思路“双赢”:

比如你可以和供应商玩跨界合作、品牌联合。以酒为例,如果要求供应商拿出100箱中的20箱做活动,既实现了降本,也是对双方品牌都有利的事情。

3.在选定供应商之前要多轮谈判

公司和人一样,都是有品行的。餐饮品牌的坍塌,往往是从食材供应开始,所以你在选供应商时,一定要进行多轮谈判。

评估什么?人品、资质、供应链系统、风险承担能力,这些是指标。 

如何评估?背景调查、合作伙伴调查、看供销合同、需求供应商承诺,这些是手段。

(本文为掌柜攻略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