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服务业走向没落,无人接班怎么办?

过去,一直是消费者抱怨"家电服务乱、维修难、乱收费"等问题。现在,却是家电维修服务的从业者们抱怨"苦累脏,不赚钱、没奔头"等问题。并不夸张的是,

 |  家电圈

作者:洱东

"没活干的时候,愁的慌;有活干的时候,累的慌;安装空调这个活儿,真不知道还能干几年。"又是一年空调市场销售旺季时节,又是一轮空调安装工没白天没黑夜在高温烧烤模式下为生活而奔波的最艰难时刻。

每个行业都会经历一个兴起、繁荣与衰落的过程。如今的家电维修服务行业,正在走向衰落:表面上看,一大批打着互联网旗号的、关注后家电服务市场的家电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似乎要赋予家电维修服务新的激情;实际上看,一批批在家电维持服务行业工作几十年的从业人员要么退休离开要么选择转行,而大量年轻的80后90后们又不愿意进入这一行业推动这一行业的发展转型。

最终,这也直接导致整个中国家电产业的维修服务领域出现"越来越不景气"的局面:很多家电维修服务人员,特别是空调安装工每年都会说"实在太累太苦了,干完今年明年绝对要换个行当"。随着家电产品快速普及、家电产业走向成熟,位于产业链最后一端的家电维修服务产业,为何却在走向没落?

A面:家电从奢侈品到快消品

当前家电越来越便宜,一旦使用坏了很多人都选择不再维修,直接换新。特别是在小家电产品上,更是如此。

最近10多年来,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制造产业蓬勃发展,不断促使着家电产品从奢侈品变成生活必需品,如今很多家电正在成为快消品。也就是说,家电产品发展到现在,其价格已不在是那么高高在上,让人望而却步。而是发展为普通消费者都能承担得起的日常消费品,甚至成为快消品。

随着家电产品价格越来越便宜,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又在不断加快,这也直接导致大部分消费者在家电产品出了故障以后,就直接采取买买买、换换换的"省事"措施,并满足其自身追求潮流、换新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像老一辈的人那样,还拿去维修,维修好了继续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家电维修服务业的生存空间,成为部分家电维修从业者离开的外部原因。

B面:家电技术创新换代过快

家电正在从过去的硬件产品,跨界接受来自系统软件、内容生态的融合,开始成为智慧家居的控制中枢,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平台。

家电业每一次的技术革新和升级,都是对家电维修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考验。比如说电视机,从黑白升级为彩电,从大体型升级为超薄,从平面迎来激光、OLED等等;空调,从定速升级为变频,从方形升级为异形。

面对这些变化,家电维修服务人员都必须要与时俱进,对每次家电行业技术升级进行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才能提升业务能力。同时,通过消费者三言两语描述中,准确判断出家电故障在哪一部位。

但是对于很多家电维修人员来说,很多都是初中甚至小学水平。大部分都属于40、50人群,对于新鲜事物、新兴技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整体偏小。所以,对于当前出现的一系列智能家电,很多维修服务人员束手无策,甚至根本不知道怎么办。

C面:维修服务从业者收入偏低

很多家电维修服务人员,已经是十多年没有涨收入了。甚至是还阶段性出现一年比一年差的收入,造成很多人心灰意冷。

随着家电产品越来越便宜,很多家电维修服务人员的收入和待遇也面临着不断被压缩的窘境。其实翻看一些家电上市公司的年报可以看到,最近几年以来,对于家电维修服务费用的支出并没有随着销售的增长而增长,很多时候是在压缩。

甚至一些家电企业为了追求极致价格战,对产品定价采取"裸价一票到底",直接让代理商和经销商去包装费用。这也变相压缩了家电维修服务人员的劳动收入空间。然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电,对于安装和使用环境很挑剔。

从这一点而言,家电维修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在增加,在加上收入并没有大幅的提升,也成为部分家电维修从业人员离开的原因之一。

D面:3C产品维修更受年轻人青睐

家电维修业特别是大件的空调、冰箱、洗衣机、冰箱维修时,都需要维修人员上门进行作业,这使得大部分家电维修人员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忙碌,特别是夏季的时候,工作起来就更加的辛苦。

对于手机、平板电脑等3C数码产品的维修,基本上都是用户自己将产品带到指定的服务中心处理。不需要维修人员外出服务,为此相较家电维修这种在外奔波的工作性质,年轻人更青睐于进入手机、电脑维修这种固定办公的行业。

当然相对于传统家电,3C数码产品的维修利润相对更高。无论是检测,还是换零部件,或者是保养等等,由于很多零部件的透明度偏低,这其中留给服务人员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大。

"老员工不愿留、年轻人又不愿加入",这正是当前家电维修行业的现状与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唯有解决维修人员的收入问题、技能培训问题以及工作环境问题,才能促使家电维修行业健康稳步的发展,不然家电维修人员越来越少。

等到后继无人时,那是相当可怕的。不光是家电维修服务业,还会对家电业带来直接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