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我们在进入深度睡眠之前的半清醒状态下,会经历一个充满创造力与洞见的短暂阶段。
1921年7月19日,爱迪生在马里兰州的一棵树下小憩,沃伦·G·哈丁总统坐在马扎上读报,身旁是实业家哈维·费尔斯通。图片来源:Everett Collection Inc/Alamy Stock Ph
托马斯·爱迪生对睡眠的反对是出了名的。在1889年发表于《科学美国人》的一次访谈中,这位以精力充沛著称的电灯泡发明者宣称,他每天晚上的睡觉时间从来不超过4小时。在他眼里,睡眠无异于浪费时间。
然而,沉睡(slumber)也曾有益于激发艾迪生的创造力。据说这位发明家打盹的时候,双手会各拿一个球充作闹铃,以便在快要熟睡的时候叫醒自己。这样一来,他就能把那些半睡半醒时在脑子里涌出来、事后却经常想不起来的灵感记下来。
睡眠研究者近来提出,爱迪生可能击中了某些要害。一项最近发表于《科学进步》杂志上的研究主张,我们在进入深度睡眠之前的半清醒状态下,会经历一个充满创造力与洞见的短暂阶段,此睡眠阶段名为N1,又称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1。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我们能够高效利用这一段介于熟睡与清醒之间的、处于临界点上的迷蒙状态——学名为临睡状态(hypnagogic state)——那我们也许就能更容易地回忆起各种灵感。
受爱迪生启发,巴黎脑研究所(Paris Brain Institute)的德尔芬·欧迪耶特(Delphine Oudiette)及其同事让103名参与者回答了一系列数学问题,其中藏有一条可以极大加快解题速度的潜规则。当即就破解出线索的16人立刻被排除出了研究。剩下的人则被要求休息20分钟,采取横卧的姿态,同时右手握住一件东西。谁手里的东西落了地,谁就要回答此时自己脑子里正在想些什么,然后才能离开。
在休息过程中,被试者要接受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的检查,该技术可以监控大脑、眼睛以及肌肉的活动,进而评估一个人的清醒状态。基于被试者的脑电波活动,研究者可以确定其究竟是处于清醒状态还是处于N1或N2——也就是随后更深一些的睡眠阶段。
休息完毕后,参与研究的被试者便要再度面对那些数学问题。进入N1状态的被试者破译潜规则的可能性,比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被试者要高出将近三倍——比处在N2阶段的被试者则要高出六倍。这一作者所称的“灵感时刻”并不是立即出现的。要经历后续的多次解决数学问题的尝试才会降临,这与此前有关洞见与睡眠之关系的研究结论相吻合。
至于爱迪生手持两个球的做法是否真正起了作用,新研究的结论是效果不太可信——被试者手里拿的也不是球而是小的玻璃水杯。有63名被试者的杯子在刚入睡时就掉了下来,另有26人的杯子在经过N1睡眠阶段后方才滑落。但研究结论仍表明,我们在入睡前的确会有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机会窗口。
欧迪耶特称,她的个人体验与爱迪生相似,小睡的确可以激发做研究的灵感。“我经常有半睡半醒、似梦非梦的经验,我对它们感兴趣已经很久了,”她说,“令我惊奇的是,过去二十年来几乎没有科学家对这一阶段做过专门研究。”
201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短暂的“清醒静默(awake quiescence)”状态或者说安静的休息状态,可以提高发现欧迪耶特实验中所使用的同一数学规则的几率。威尔士卡迪夫大学的心理学家佩尼·刘易斯(Penny Lewis)认为,快速眼动睡眠(REM)——此时我们的眼珠子会来回跳动,而大多数梦境也发生于该阶段——以及非快速眼动睡眠共同提高了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欧迪耶特虽然在大多数地方都没有找到任何专门考察睡眠初期对创造力之影响的其它研究,但她的确点出了许多该现象的历史案例。
“亚历山大大帝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间接地运用了爱迪生的策略,或者至少有这样的传说,”她说道,“一些曾为重大发现提供灵感的梦可能就发生在临睡状态下,而不是那种夜里的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化学家奥古斯特·凯库勒 (August Kekulé),有一次他工作到很晚,于‘半睡半醒’之际看到一条蛇在咬自己的尾巴,随后便发现了苯的环形结构。”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i) 也变相地采纳了爱迪生的办法:他睡觉时会手持钥匙,下面放一个金属盘子,当钥匙掉下时,盘子叮当作响将他唤醒,据称这能唤起他的艺术想象力。
“这项研究带来的洞见同时关涉到意识与创造力,”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的亚当·哈尔·霍洛维茨说,他设计了与临睡状态进行交互的技术,但却不曾与欧迪耶特的团队合作过。“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补充道,“你可以借着这项研究的东风,自己在家做一做实验。找一个金属物件,躺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富有创造力的问题上,看自己能否遇上一些灵感迸发的瞬间。”
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的心理学家乔纳森·斯库勒也没有参加过欧迪耶特的课题,他认为前述的研究尚不足以证明每个人都一定具备在睡意萌发的早期发掘自身创造性的能力。如他所指出的,“停留在‘甜区’也可能只是让研究的参与者精神振奋了,使他们在后续解决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但斯库勒承认,上述的研究发现里可能有一些非常坚实的东西。“新的结果意味着存在一个创造性睡眠的甜点(creative sleep sweet spot),此时人们的睡意刚好足以接触到一些在其它情况下无法通达的元素,而又没有熟睡到失去那些材料,”他说。
一般认为,睡眠属于大脑的“休整”时段,但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此一过程却是异常活跃的。数以十亿计的大脑细胞被“点燃”,帮助我们重新激活与储存记忆,而这似乎有助于唤起我们精神中的创造性。
欧迪耶特一方面希望能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证实她的发现,另一方面则希望能确定聚焦临睡状态是否有助于开发人们在半睡半醒的临界状态下的创造潜能,进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任务与难题。此外,她与自己的研究团队还在考虑脑机交互界面的可能性,它能够准确识别睡眠初期的脑电波模式,继而精确地判定沉浸在创意勃发状态里的人们应当在什么时候醒来。
“我们甚至还可以教导人们如何随心所欲地进入这种富有创意的状态,”欧迪耶特预测道,“想象一下,我们可以在人们进入适当的状态时播放某种音乐,在他们快要沉睡时再播放另一种音乐。这种方法可以教会他们如何识别创意状态以及如何进入它。”
(作者Bret Stetka系作家、 医疗资讯网站WebMD附属板块Medscape Neurology主编,作品载于《连线》、NPR以及《大西洋月刊》,2005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现居纽约)
(翻译:林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