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需要具有办学许可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收费监管与学科类相同。
图片来源:图虫
记者 |
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该如何设置?日前有了官方指导文件。
12月8日,天津市文旅局官网披露《天津市非学科类(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进一步规范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
此外,天津市体育局、市科技局分别于11月26日、11月30日发布《天津市非学科类(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天津市非学科类(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
“天津是'双减'后第一个出台非学科(设置)政策的。”某非学科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告诉界面教育,天津政策释放出了首个信号。
该试行文件自2022年1月1日起试行。
上述三份文件均明确了非学科校外培训的组织机构设置、办学资金及经费保障、培训材料、从业人员、培训行为、场所及相关安全保障、收费管理等方面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市对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提出明确要求,即办学基本条件要“具有‘办学许可证’”,而对文化艺术类、科技类未有相关字样作明确规定。
至于为何会出现差异,上述从业人员分析,“可能是分管部门不同,体育机构是体育局管理,美术、音乐归属文化与旅游管理,科技类归科技局管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界面教育采访时表示,“(非学科培训机构)要办学许可证,而且办理要求不低。”
熊丙奇指出,文件中关于培训场所的要求提到:施行“一点一证”,一个固定且独立使用的场所或培训点,只能申办设立一个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且不能与学科类培训机构共同使用。
“文件中有‘一点一证’的要求,这一证就是非学科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熊丙奇称。
但上述人士看来,“‘一证’应该是市场监管部门的营业执照等,营业执照里必须有足球、篮球等体育培训,美术、音乐等艺术培训或者编程等科技培训字样。经营范围决定了企业是否在超范围经营。营业执照住所则和文件中的“一点”关系密切。”
“如果需要,会列入基本条件,就像体育的试行文件一样。”该人士说。
此外,三份试行文件均要求,注册资金原则上不少于30万元。
在收费上,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面临和学科类同样的监管,均参照《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执行,通过银行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
这意味着,无论是学科类还是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均不可任意处置使用学员预付费。因此,卷款跑路、激进型机构大规模投资扩张等情况,或将得到有效遏制。
但在资金监管的实际执行层面,上述非学科类机构人士称:“目前其实还是在等待政策落地阶段。有能力合规的企业,肯定都会在政策落地后,第一时间主动合规的。”
培训内容上,三份试行文件均要求,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自觉按照“非学科类”的相关管理要求,规范开展培训活动,不得出现名不符实的情况,不得隐形变异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活动。
除了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关教师资格证书及工作经验外,三份试行文件均强调,从业人员均不得为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
数量上,文化艺术类和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学、教研人员不低于机构从业人员总数的50%,科技类专职教师数不得少于教师总数的25%。
其中,文化艺术类的单个教学场所专职教学人员不得少于3人。体育类的单个培训场所的专职教学人员不得少于2人。每个运动项目的专职教学人员不少于1人,且不低于每班次学生人数的2%。
体育类专职教师不得少于3人。开展线下培训,每班次应配备至少1名专职教学人员。此外,还应配备专职教学管理人员。
文化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培训场所建筑面积应不少于200平方米。前两类机构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体育类培训机构的教学场所(地)使用面积不少于办学场所(地)总建筑面积的2/3。
最后,三份试行文件均表示,培训对象为3至6岁学龄前儿童、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应参照本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