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机又出事儿了,网络约车是冒险还是享受

安全问题悬而未决,是弥漫在消费者和相关监管部门头上的一块疑云。

 |  发现者说

网络叫车在国内的推广本身就是一波三折的。排除其他的各方利益,合法性等等问题不谈,安全一直是首要问题。这一隐忧不针对任何单一平台,这是所有平台急需扫清的一个障碍。网络约车的三大优势: 便捷、低价、资源的整合再利用,已经被市场充分证明。唯独安全问题悬而未决,这是弥漫在消费者和相关监管部门头上的一块疑云。

换句话说,这是市场和政策的担忧。

海南4名女高中生乘坐“滴滴”快车,司机自慰

深圳24岁女教师乘车滴滴遭抢劫杀害

全国电竞季军电竞选手马玺清被“滴滴”司机挑断手筋

同类新闻接二连三的不断发酵,这个话题一直没有离开过舆论焦点。为什么会接连出现安全问题呢?

没有有效监管机制,规矩都是平台自己说了算

今年3月底,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通报,深圳网络约租车驾驶员招录普遍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据深圳公安部门排查,部分网约车驾驶员存在吸毒、精神病、违法乱纪等问题,一些被注销驾驶证的“毒驾”人员,使用已注销的驾驶证注册成为网约车驾驶员。如果没有一种有效手段单靠排查,总会有百密一疏。如果准入门槛过高平台也会担心司机的供不应求,毕竟司机才是叫车平台的最为宝贵的资源。对于一些身体缺陷、犯罪前科或者有某些轻微精神疾病的司机一刀切也会陷入道德困境与职业歧视。

司机参差不齐,难以核查

深圳女教师被杀事件的发生,暴露出平台车辆信息不公开,车主认证存在漏洞等问题。平台在处理该事故后,立即完善安全措施,将车牌号码中间位数隐藏改为车牌号码全显示;同时加强了司机端的审核,在女教师被杀害案发后,深圳有8000多个滴滴司机被“封号”,涉及到外地车牌、人车信息不一致、在公安系统有违法犯罪记录等问题。另外,滴滴平台还上线了人车不符投诉功能。可是这些不免有些亡羊补牢的嫌疑,在平台制定之初我相信“滴滴”一定是考虑过安全问题的,只不过那时候平台的推广相对于平台安全建设更来得着急。所以也导致了为什么乘客安全问题会集中出现。即使所有证件。车辆信息合法,也没法杜绝“借壳黑车”。包括乘车行程没法全程监督,有的只是基本数据的一个交流(车辆信息、乘客信息、行程定位信息),一旦发生危险也如毫无无保障。危险不单单存在于乘客,司机也面临安全威胁。

互联网经济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新经济的代表。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政府部门应持一个鼓励和规范并重的思路。对于网约车平台而言,要想把共享经济的生意做长久,就必须想方设法排除安全隐患,让约车出行成为“享受”而非“冒险”。最后,要依托科技手段,跟踪监控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行驶线路等信息,杜绝人车不符、绕路行驶等异常状况发生。总之,要想让网约车“安全行驶”,充分发挥好网约这一快捷通道之优势,离不开企业与监管部门的密切合作、责任落实。政府把重点放在监管执行,保证市场有序竞争,让网约车能够真正切中分享经济的内核,因为供给侧改革的要义就是打破旧经济模式,用创新和效率重构新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