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盘徽商银行,拥有10万亿元探明矿产价值的王文银是啥来头?

接盘方正威集团背后的实控人王文银有“安徽首富”、“世界铜王”之称。

 |  雷达财经

文|雷达财经  李亦辉

编辑|深海

低调的“世界铜王”王文银,又一次“高调”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11月9日,中静新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静新华”)在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其于2021年11月6日与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下称“ 正威集团 ”)签订《协议书》,向对方出售徽商银行约19.77亿股股份,转让总价为160亿元,约合8.09元/股。

以11月5日徽商银行2.54港元/股(约2.08元人民币/股)收盘价计算,溢价率达289%。不过因之前与杉杉控股的股权转让纠纷,这些股份尚处于被法院冻结之中。

天眼查显示,接盘方正威集团背后的实控人是有“安徽首富”、“世界铜王”之称的王文银,其创立的正威集团,在全球拥有十万平方公里探矿权面积,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逾10万亿元。在其打造的“正威系”商业版图中,金融业是重要的一极,目前已涉及到银行、保理、租赁和创投等方面。

溢价接盘“烫手山芋”徽商银行

与杉杉控股就徽商银行的股权转让纠纷尚未解决,“中静系”又找到了新的买家。

根据徽商银行半年报,中静新华及旗下三家境外公司,合计持有徽商银行14.71亿股股份,持股占比10.59%,为该行第二大股东。

而本次转让的19.77亿股股份,则包括了中静四海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中静四海”)所持有的5.06亿徽商银行股份。工商信息显示,2019年8月29日,中静新华所持中静四海的51.65%股权过户给了杉杉集团,目前这部分股权仍在诉讼中。

今年7月1日,中静新华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同意公司与东建国际就全部出售公司直接加间接持有的徽商银行股份事宜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股转《意向书》。

不过,根据东建国际后来的声明,“中静系”出售的徽商银行股权包含了上述诉讼中的股权,签订的意向书“不具法律约束力”,相关交易“告吹”。

有了前车之鉴,虽然目前“中静系”正通过诉讼恢复对中静四海的控股权,但后者所持徽商银行股份能否顺利打包进与正威集团的交易,仍存在变数。

回顾“中静系”(“中静系”是指中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相关企业团体,包括中静新华等相关主体)和徽商银行、“杉杉系”(“杉杉系”是指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及旗下杉杉集团有限公司、杉杉股份等主体)之间的合作历史,堪称一部大型连续剧。

公开资料显示,中静实业组建于2003年,主要从事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2011年,自然人高央将自己创办的中静实业97.5%股份捐赠给了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经营权则继续保留,其中对徽商银行的投资决定亦由“中静系”作出。

根据杉杉控股7月3日发布的一则声明,2007年,“杉杉系”向中静实业提供借款,通过双方共同持股的中静四海入股徽商银行。此后的2008年、2011年,中静四海及中静实业子公司中静新华先后通过增资、受让方式增持徽商银行股权。

2013年徽商银行H股上市之后数年间,中静新华通过债务融资,从二级市场陆续增持徽商银行,直至成为合计控制约16.26%徽商银行股权的第一大股东。

按“杉杉系”一方的说法,徽商银行股权分红并不足以覆盖中静新华的杠杆成本。因此为要求足额分红,中静新华利用大股东地位在徽商银行公司治理中处处设阻,并通过各种举报对徽商银行管理层不断施压,却一直未能解决中静新华在徽商银行股权低分红与融资高利息倒挂的难题。

时代周报也曾报道,从2016年开始,“中静系”和徽商银行管理层在涉及发行优先股、分红分配方案、利润分配方案、人事任命等几乎所有公司运营重大议题上相互“交火”。2017年底,时任徽商银行掌门人李宏鸣辞职,该行管理层也大换血。此后,双方仍旧为利润分配方案发生分歧。

不过,中静新华在回应中否认了“融资高利息倒挂”“在徽商银行治理中处处设阻”等说法。

2019年8月,中静新华就与杉杉控股达成框架性转让协议,计划向后者出售所持有的徽商银行全部19.77亿股股份,总交易额达121.5亿元。

这笔股权转让在一年后突生变故。2020年7月,中静新华和杉杉控股先后发布公告,互指对方违约在先,并对中静四海的归属产生分歧,目前双方的官司还在审理当中。

那么,这次转让能否顺利进行?根据媒体报道,中静新华相关人士透露,与之前东建国际只是有意向不同,中静新华和正威集团已经签了正式交易协议。对比可以发现,同样19.77亿股徽商银行股权,正威集团的出价比两年前多出近40亿元。

但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看来,随着监管趋严,银行股东在补充资本等方面的责任和压力较此前更大,同时股东从银行获取关联贷款等方面的权利减小。

此外,过去一段时间,监管对银行保险机构的股东资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有意愿成为银行股东者可能并不符合资质要求。

正威集团的资本版图

意欲拿下徽商银行的正威集团,近年来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目前已拿下了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权。

官网显示,正威集团是由产业经济发展起来的以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材料完整产业链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团。2020年,集团实现营业额近7000亿元,位列2021年世界500强第68名。

在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正威集团以7000亿元营收额打败了6442亿、4820亿营收的阿里巴巴和腾讯,位居榜单第四名。

在本次收购徽商银行股份之前,正威集团在金融领域也早有布局。

9月9日,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了兰州银行IPO申请,这家城商行即将登陆深交所主板。招股书显示,2015年正威集团受让原第六大股东甘肃建新实业集团所持4.80%股份,为兰州银行第六大股东。同时,正威集团实控人王文银担任兰州银行董事。

此外,正威集团还间接投资了深圳正威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荣威(深圳)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嘉翊资本(深圳)有限公司、珠海市励骏文汇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类金融公司。

据媒体报道,早年间王文银一直表示暂不考虑资本市场。正威集团也因此十分低调,鲜少出现在资本市场。但到了2017年4月份,王文银公开对外表示,将推动正威上市,预计会在A股和港股分别并购一家公司,并向其注入优质资产。

2017年11月,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引进6家战略投资者的600亿元融资,其中正威集团向恒大地产出资50亿元,占恒大地产增资完成后约1.18%的股权。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正威集团仍是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股东之一。

2017年12月,“正威系”子公司西安正威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九鼎新材,斥资3.4亿元拿下10.23%的股份。2019年底,正威集团旗下深圳翼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再次以11.53亿,获得九鼎新材6500万股股份。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翼威新材料与西安正威新材料合计持有九鼎新材29.78%股份,翼威新材料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王文银为实控人。

11月11日,“九鼎新材”证券简称变更为“正威新材”。同时,公司的业务也正从玻璃纤维深加工行业,转向新材料等领域。

根据7月20日公告的一份《股权收购意向书》,九鼎新材将联手关联方正威金控,拟以现金收购铜川九方迅达微波系统有限公司不低于51%的股权和中科迪高微波系统有限公司不低于51%的股权,后两者的业务涉及高端毫米波芯片、模组、天线及应用系统等相关领域。

而这次收购,也与正威集团大力投资半导体产业有关。今年6月29日,海特高新公告,正威集团控股子公司正威金控已完成向其子公司海威华芯增资12.88余亿元,正威金控持有海威华芯34.01%股权,成为海威华芯第一大股东。

对此,王文银表示,正威十几年前就进入了半导体行业,如今增资海威华芯全面发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是正威在半导体领域不断探索和升级迭代的结果。

除了入驻九鼎新材,2019年4月云内动力混改时,王文银旗下全威铜业计划通过增资成为云内动力控股股东。但由于全威铜业未能按照昆明市国资委的要求按时签署《云内集团增资协议》,该增资计划在2020年11月告吹。

除此之外,在产业园、地产、新能源等领域,也能看见正威国际的身影。

乐居财经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截至今年1月份,正威集团在国内已拿下超过40个产业项目,分布在赣州、铜陵、营口、兰州、郑州等地,许多项目的投资额达上百亿。在项目签约落地的过程中,正威集团获得了大量的土地使用权,是隐形的“大地主”。

另外在今年5月份,正威参股的正威艾康尼克(深圳)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经营范围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内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

数次豪赌造就“世界铜王”

最新的福布斯富豪榜中,王文银以1179亿元身家排名内地榜单第25位。不过由于旗下资产未上市,王文银一直以低调的形象示人,外界对其发家史知之甚少。

在行业里,一直流传着王文银 “十元闯荡深圳”的励志故事。但细数其惊人的财富积累过程,王文银的成功似乎与低调无缘,更多的是神秘和豪赌。

上世纪60年代,王文银出生于安徽省的一个小乡村,家境贫寒;90年代,他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工作。不过,出于对出人头地的渴望,他不想过体制内的生活,没过几个月就辞职了。

辞职后,怀揣不多积蓄的王文银,坐着火车奔向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到了之后,“兜里只剩下10块钱了”。

深圳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生产电线插头的香港企业做仓库管理员。有报道称,一年后,他跳槽到日本日立公司,赚到第一桶金2000万元,并由此办厂生产电源线。

在王文银众多的语录中,他总结过企业要善于赌机会,“人生需要抓住几次别人看不到的机会,才能跳跃。”正威集团的成长史表明,王文银的确是一个高明的赌徒,三次豪赌造就了后来的“世界铜王”。

1997年,正逢亚洲金融危机,生产设备大量滞销,王文银一次性囤了100台设备,拥有了珠江三角洲最大的电源工厂之一。后来赶上电源线旺销,他获益颇丰。

2003年“非典”时期,各种资产价格下跌,正威集团却先后买下国内几座大的铜矿山、钨矿山,将产业链条由铜制造延长到矿业,让正威集团一举成为铜行业的大玩家。

2008年金融危机时,王文银继续反其道而行之。低价并购了一系列贬值的欧美铜加工企业,买入了几十万吨现货铜。同时还以比同行更低的成本,在日内瓦、美国和新加坡设立了3个海外总部,将一批全球顶尖的行业人才收入囊中,大举扩张。

随后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中反弹,正威集团的营收呈现出连年翻倍上涨的态势,从2008年的116亿元,用时3年,涨到2011年的1280亿元。

2014年在接受自媒体正和岛采访时,王文银曾表示,等到下一次危机的时候,再来一次疯狂的并购。在其他公开采访中,王文银更是讲出了“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这样的“名言”。

正威集团也向外传达出类似的消息,王文银的成功来自于对于经济周期和商品周期的精准认识,加上大胆的冒险抄底。

在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上,王文银表示,当你的企业做10个亿时,你需要把握好人生的规律;如果企业做100个亿时,需要把握好行业的规律;如果做到一千亿,得掌握经济规律;做到一万个亿的时候,要掌握国家的规律;要做到十万亿,抱团出海,你要掌握世界的规律。

据正威集团官网介绍,集团在全球拥有超过十平方公里的商业开发园区,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开发园区,一千平方公里采矿区,一万平方公里矿区面积,十万平方公里探矿权面积,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逾10万亿元。

*雷达财经(ID:leida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