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一起车祸之后 凸显网约车安全隐患

虽然相应保险完善,但乘坐网约车遇到交通事故在责任认定和保险理赔等环节上仍然存在隐患。

 |  陈晓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距离事故发生近一个月后,专车平台尚未给出用户妥善的解决方案。

5月1日,李小姐和丈夫和先生通过易到用车叫车前往机场,中途遇到车祸。司机李某撞上一辆停在应急车道内的小型普通客车,小客车车辆前部与车主梁某身体相撞,导致其坠落桥下小客车车主当场死亡,和先生夫妇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根据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先生头皮裂伤,头部多处擦伤,其中前额伤口长达6厘米。

李小姐向界面新闻出示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中显示,易到用车司机李某存在未安全驾驶的违法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梁某违规停车,是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李小姐夫妇无责任。

事故发生后易到方面曾派人到医院进行探望,但李小姐称,接下来的时间里,易到方面先后派出两人就事故赔付和李小姐方面对接,但始终未就理赔问题给出具体方案。“易到方面说20号20点给我们回复。结果,当天没有任何一位易到的员工来告诉我们结果”。

对此,易到用车方面向界面新闻表示:“发生这件事我们也非常震惊,对乘客方面感到非常抱歉。事故发生第一时间易到派人赶到了现场并缴付了医疗费用,后期具体赔付细节尚未敲定,预计本周内会有圆满解决。后续除了理赔外,也会尽人事,和乘客保持良好沟通,关注他们的恢复情况。”

此前有乘客在乘坐Uber时遭遇车祸,双方理赔的主要困境是乘客方未出示相关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而在本次的车祸中,李小姐方面5月9日就从交管部门得到了事故责任认定书,而14天后仍未得到妥善解决。易到方面甚至在上周四后一度出现对接人失联的状况,本周一双方才再次取得联系,并约定25号商量最后的解决方案。

“本来遇到这种糟心的事就够惨了,易到的态度也让我非常心寒。”李小姐抱怨道。

为保障乘车安全和个人权益,各大出行平台均为用户、司机和行程进行投保。

去年10月,Uber与太平财险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保额为100万元人民币的新型乘客意外险,覆盖了Uber中国平台上所有已注册的机动车辆和乘客。

去年10月,滴滴与平安达成合作,推出“滴滴平台司乘意外综合险”,覆盖滴滴出行平台全线司机和乘客,单人保额最高可达120万元人民币。

而易到方面在去年6月表示,为每位乘客购买了包括交通意外险、座位险、第三者责任险在内的三种保险。每个完成订单的乘客,还会赠送20万元保额的“华夏易到安心险”,以人身保险的方式进行理赔。

虽然相应保险完善,但乘坐网约车遇到交通事故在责任认定和保险理赔等环节上仍然存在隐患。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对界面新闻介绍,在中国由于相关政策尚不明朗,故缺乏立法层面的相关措施。

《南方都市报》援引保监部门相关分析表示,专车发生事故乘客能否获赔,关键看专车性质。对于来自租赁公司的车辆,由于车辆登记为营运车辆,必须购买承运人责任保险,因此保险公司必须赔付。如果是私家车挂靠在打车软件平台上载客,即使车主购买了各种责任险,但由于属非法运营,保险公司仍可以车主擅自改变车辆使用性质增加保险风险为由拒赔。

另外在司机端,同样存在理赔困境。据《扬子晚报》报道,私家车作为保险标的的车辆用于营运载客时,司机应当知道这种行为会增加保险标的车辆的危险程度,所以负有向保险公司告知的义务,由保险公司决定是否增加相应投保费用。如果未履行告知义务,保险公司有权拒绝理赔。

李小姐无奈地表示:“我们也特别能理解内部沟通需要时间,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很难不让我觉得是在拖时间。”

交通事故的发生或许是无法预防的,但如果发生事故后,平台不能迅速响应并向用户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未来将在竞争激烈的专车市场难以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