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萨说,只要永远有少部分人把音乐当作信仰和精神食粮,音乐就会生生不灭。
陈萨
记者 |
编辑 | 黄月
“无论是哪种音乐,aftertaste(余味)都很关键,这意味着音乐能引发思索。”钢琴家陈萨在新专辑《肖邦夜曲全集》发布会上说。今年十月,她即将出任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决赛阶段评委。
《肖邦夜曲全集》这部专辑脱胎于陈萨2019年的“肖邦夜曲”全集钢琴独奏音乐会。国家大剧院钢琴系列项目负责人张斯尧在活动现场称,早在2016年,在国内音乐市场大家还在喜欢热闹的、讨巧的曲目时,陈萨就开始做德彪西《前奏曲》全集音乐会,后来又做了肖邦《玛祖卡舞曲》全集和肖邦《夜曲》全集音乐会。“艺术家是领先于市场的,”张斯尧说,今天的听众再去看全集型的演出已经不会感到惊讶了。
在大众印象里,肖邦可能被贴上了“忧郁”的标签。陈萨说,大家也许可以用冷色和暖色去区别肖邦和李斯特的不同气质,其实肖邦是一个丰富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有很多层次。
《夜曲32之2》是陈萨刚刚进入这一套曲目时最先接触到的作品,她认为这首作品和肖邦晚期的《船歌》有相似之处,充满摇曳,有着“不可预期的变化和色彩斑斓”,甚至好几首《夜曲》的中段有圣歌的气质,是她完全没有料想过的精神性甚至虔诚感。
在陈萨眼中,这21首《夜曲》“包罗万象”,有不一样的气质,要说其共性,那就是比较“个人”。这意味着,肖邦写作时不是把它们都当做沙龙音乐来写的,有些音乐甚至不是为他人创作的。她介绍说,在不同《夜曲》中,音乐有时会很有戏剧性,有时是昂扬的,既有恐慌、游离的音乐,也有饱含诗意的部分,还有的音乐从头到尾都如同民谣。
在感悟肖邦《夜曲》的过程中,陈萨决定按照个人的顺序录制专辑。她介绍说,按照出版顺序录制的专辑已经有很多了。但她录制21首《夜曲》不希望只尊重出版的历史,更重要也必不可少的是尊重乐谱本身。在熟悉乐谱之后,她认为21首《夜曲》各自的存在状态是可以被个人化重组和对待的。例如,专辑以《升c小调第20号夜曲》作为第一首,是因为这首作品是肖邦遗作,“有一种回顾感,像故事开始讲述前做的准备。”她也会给一些音乐动机寻找同类,“觉得它们应该在一起,那是很舒服的延展方式……叙事性、幻想性、复调,流动的与静态的,凝重的和释然的……”陈萨想要以自己的方式传递肖邦作品里复杂的情愫。
在做专辑的时候,陈萨说她有自己追求和想做的事情,也希望可以带给听众不同的东西,但那之后会发生的事情无法预知,只能“let it be”(随它去)。当被问及会不会担心自己的音乐沦为娱乐消遣时的BGM(背景音乐)时,陈萨说,音乐在每个时代都具有娱乐性,“我不介意音乐成为BGM,因为音乐不是必须是某个形态,它影响人的联结的方式是微妙的。”而且,只要永远有少部分人把音乐当作信仰和精神食粮,音乐就会生生不灭。
陈萨和肖邦的缘分很早就开始了,她参加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是在2000年,那一年她获得了第4名的成绩。在2021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陈萨将作为评委去往华沙。在活动现场,她也说起了自己对比赛的理解:现在音乐的比赛越来越多,也可以给参赛者带来机会;参加比赛对参赛者积累曲目、积累高压之下的舞台经验都有帮助,还会给选手带来更多的舞台和展现自己的窗口,给年轻音乐家事业上的帮助。
陈萨说,身为评委,自己会带着对音乐的期待值去听,在心态上也会感到紧张。而且由于比赛人数和曲目的情况,评委也可能产生审美疲劳,“但只要遇到真正有闪光的音乐,就会被音乐的精气神瞬间点亮,会醒过来。”而她对参赛者的建议是,虽然参加比赛精神压力会很大,但还是不能够带着被评审的心态去演奏,而是要去展现自己的音乐。
作为评委,她对参赛选手的期待是“有个性的演绎”,这也是一个尺度的问题。因为不同作曲家可以接受诠释的界线不一样,“有些作曲家的线可以往下调整,甚至会变成虚线,有些则不能。好的演奏是能够把对作品本质的理解和自己的个性结合得最好的。”市面上想要获得关注的音乐家很多,有时候会听到一些为了讨巧去弹的做法,陈萨说,“有些标新立异、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弹法是讨巧的。有些是为了‘这样更好听’而进行了设计,已经偏离了真诚。”她说,音乐家希望被关注是没有错的,但具体用什么方式是需要考虑的,不能违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