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仅会看到人们如何适应同性的欲望与关系,也能通过他们了解生活方式的其他可能。
1992年版电影《奥兰多》。图片来源:网络
要是在另一时刻让我说出同性文学的代表作品,我大概会另有答案: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吉尔伽美什》、《希腊诗选》、萨福、凯瑟琳·菲利普斯(Katherine Philips)、柏拉图、让·热内 、罗纳德·菲尔班克(Ronald Firbank)……
所以,这里列出的10本,只算建议,并非定论。
什么是同性恋文学,我最喜欢的定义是:适合同性恋群体阅读的书。就是这么简单。这个类别的书不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而诞生的,也不是为了批评什么,只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首先满足男女同性恋者,不过其他人群也可以阅读。
在这类书中,你会希望不仅看到人们如何适应同性的欲望与关系,也能通过他们了解我们还有什么可能的生活方式,如何在今天发挥我们最大的优势。这些作品打开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认识到一些新鲜的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我将新书《同性者(Homintern )》的副标题定为:同性文化是如何解放现代世界的。
1.《安妮·李斯特的日记》The diaries of Anne Lister (1791-1841)
这是女同社会的历史宝藏。李斯特是一个绝妙的角色,她享受人们用“绅士”来评价她,但如果管她叫作“小伙子”,她又会觉得受到了侮辱。想象一下这在简·奥斯汀时代,你会发现李斯特对女性的追求远远比你想象的更迷人。但那时人们还饱受着胃病和性病的困扰,更妄论热辣的女同性恋运动:李斯特在日记中用“吻”,而不用“热吻”,就说明了许多问题。
2.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Leaves of Grass(1855-1892)
这部作品赞美了美国的土地与政治,如作者所愿,它成为了美国的史诗。但其中也有着强烈的个人抒情作品,讲述着男性与男性间的情谊。《草叶集》中,惠特曼照料着美国内战中受伤的士兵们,满怀着怜悯与温情的颤抖。在《傍晚时我听见》这样的爱情诗中,清楚地传达了对于特定人的情感,但能够升华为对于民主制度的志同道合。以此类推,每一次与陌生人眼神的接触与保持,代表着平等的温暖。那些瘦长而从容的诗句,伴着那长长的对白与不朽的内容,创造出了人们对于一个拥有着无尽可能的社会的印象。在这样的社会中,对幸福的追求与生命和自由一样,会被极其认真地对待。
3.康斯坦丁诺斯·卡瓦菲斯(Constantine Cavafy)的诗篇(1863-1933)
卡瓦菲斯的诗作讲述的是欲望与得失。没有什么敌得过时间,但艺术却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免于湮灭,直到爱的坟墓上的墓志铭最终沦为尘土。时间没有白费,只要它的美丽时刻被艺术的媒介再次拾起、重新经历。片刻的性爱欢愉后,爱人们分离。但在那之后,即便时隔数年,其中一人若写下一首诗篇,也能将他们曾共度的时光刻入琥珀。肉体会死亡,但雕塑却得以留存。情诗让过去得以通往未来。
4.罗莎蒙德·莱曼《含糊的答案》Dusty Answer(1927)
这是莱曼的第一本小说。它牢牢抓住了世界大战期间出生的那代人的情绪,因此大受欢迎。主人公朱迪斯陷入了与邻居家兄弟姐妹的情感中。当朱迪斯思考着该与哪个兄弟坠入爱河——她并没有发现其中一人与他的剑桥男性同学也有一腿。她进入了大学,在那儿,她与珍妮佛陷入了热恋。当恋爱的舞曲步入尾声,朱迪斯成长了,也更智慧。独自一人的她变得坚强地来。本书描绘了一战前后出生的年轻一代的情感,因此更为轻松易读。没有任何拘束,这本书中的爱情无关性别。
5.瑞克里芙·霍尔《寂寞之井》The Well of Loneliness(1928)
这是一次现实主义小说囊括“同性恋者”(无关男女)的大胆尝试。霍尔当然不想把这本书写得无聊,但大量的细节却带来了惊人的反响。它将女同性恋文化扎根于英国乡村生活中。但主要角色却必须被放到国外的背景中,比如巴黎或其他接纳同性恋的社会。西部战线的女救护车司机被塑造成女同性恋的角色,这让一些读者感到愤怒,并最终提议禁止此书。这本书充满了痛苦与压抑,但依然受到许多女同性恋的欢迎和高度赞誉。
6.弗吉尼亚·伍尔夫《奥兰多》Orlando(1928)
这是史上最美的情书。这些写给维塔·萨克维尔韦斯特(Vita Sackville-West)的信,最初还附有她的照片,或着女装,或穿男装。维塔就是奥兰多,一个都铎时代年轻男人。在君士坦丁堡,他与舞女共度一夜,醒来后发觉自己变成了女人。身为男人,奥兰多向女性求爱,而作为“女性”,她自称是同性恋。这本书显然是伍尔夫陶醉于爱情时写下的机智对白。当瑞克里芙·霍尔等待法院对《寂寞之井》的宣判时,她的爱人乌娜‧乔布里琪(Una Troubridge)为她诵读《奥兰多》以减缓压力。
7.柯莱特《纯洁与不洁》 The Pure and the Impure(1932)
柯莱特认为人们最终将认可这部她最棒的作品。她从各种不同的欲望展开了一场微妙而亲切的漫谈。以男男女女的同性恋者出双入对作为开场,接连引出了一系列的话题,包括:现代版的唐璜、一对男性化的女性与他们对马的热爱、女同性恋诗人蕾妮•维维安(Renée Vivien)、兰戈伦的女士们的幸福家庭、普鲁斯特对于女同性恋模糊不清的描绘以及男男爱情的社会习惯……与其他同性恋作品不同的是,它既不是回忆录,也不是小说,既不是研究论文,也不是宣传册子。这本书需要编辑做出注解,才能让读者了解柯莱特在巴黎的生活细节。
8.安格斯·威尔逊《铁杉和之后》Hemlock and After(1952)
这是一部关于自由主义的局限的严肃漫画小说。主人公伯纳德·桑兹是一位已婚人士,这位中年作家最终接受了自己是一个同性恋的事实。作者用一种狄更斯式的道德讽刺,将桑兹放进了现代自由主义中最难解的问题中:如何在个人舒适与欲望和社会良知间做出平衡。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消极地描绘男同性恋角色。伯纳德对同性恋的态度是冷漠的,但这只是他个人的道德弱点,不针对这个群体。
9.詹姆斯·鲍德温《同窗之恋》Another Country(1962)
战后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充满了激烈的言辞与对社会不公的愤怒。阅读这本书说不上是一段愉快的体验。第一部分的结尾就让读者窘迫难堪,这种情绪直到最后也难以平复。书的核心是一幅男同性恋情侣的快乐图景。这样的形象,在同性恋解放时期前的小说中非常常见。值得注意的是,鲍德温将他们的田园生活背景设定在美国,而非法国。即便是显而易见的幸福结局,也因为美国微小的追求幸福的可能性而大打折扣。
10.帕特里克·怀特《特莱庞的爱情》The Twyborn Affair (1979)
艾迪·特莱庞出生时,是一个男孩儿。后来,他以欧多西娅(Eudoxia)的身份嫁给了一个年长的希腊男人。作为艾迪,他在一战英勇作战。后来,他被调往偏远的农场工作,变得越来越有男人气概。而作为伊迪斯(Eadith),她在伦敦开了一家妓院。作为艾迪,在突袭行动开始时,他告别了自己过去的生活……
如果不是基于自己对于性别不确定的认知,怀特对性别不确定性的思考和对于欲望偶发的判断显得令人难堪。怀特从里到外地打量着社会的态度。父亲沉默,母亲噤声。用言语来摸索性爱难免笨拙,但真的通过肢体来感受或许更糟。
作者格雷·格瑞伍兹的《同性者:同性恋文化是如何解放现代世界的》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
翻译:周依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