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红得发紫的纪录片比《太阳的后裔》评分还高

“我们是背着唐诗宋词长大的,但用着手机、坐着地铁。拍这部片子,我们希望用现代眼光去看传统,用现代人眼光去看故宫。”这是主创团队的心声。

 |  文创资讯

2016年1月7日,一部名字叫做《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央视首播了,彼时反响寥寥,但一个月后,这部纪录片却在B站(知名视频网站“bilibili”)大红,点击率迅速超百万。目前,这部纪录片在豆瓣评分高达9.4分,超过了今年最火的韩剧《太阳的后裔》7.9分,也超过了昔日纪录片神作《舌尖上的中国》的9.3分。

从当初的“舌尖”现象,到现在的“修文物”系列走红,向人们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纪录片产业正在迎来又一季春天。

它比《太阳的后裔》评分还高

作为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没有板起面孔说话,没有像说明书一样介绍与修复相关的专业知识,而是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

而你有所不知的是,这部大受欢迎的纪录片,居然出自一群80后、90后之手。“我们是背着唐诗宋词长大的,但用着手机、坐着地铁。拍这部片子,我们希望用现代眼光去看传统,用现代人眼光去看故宫。”这是主创团队的心声。

《我在故宫修文物》历经了5年的项目调研,4个月不间断的纪实拍摄,每集展现几类关系密切的文物修复和性情各不相同的修复大师。该片以普通“外行人”视角,呈现“养在深闺”的中国传统修复工艺,围绕“修文物”展开讨论。第一集讲述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的修复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故事,第三集为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

一直以来,文物修复素来是幕后工作,常人难以接触和了解,更何况是在红墙内的故宫。当屏幕上,尘封数百年、破损严重的国之重器在文物修复师的手中重新焕彩生辉时,观众心中的震撼感油然而生。很多网友看完这部纪录片后都表示意犹未尽,甚至还有人直呼“中毒”。在颇有公信力的豆瓣网上,其评分更是高达9.4分,比《太阳的后裔》、《舌尖上的中国》还要高。这让《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的主创都感到意外。

它让默默无闻的文物修复工匠们成为了“网红”

很多时候我们想象中的“大师”都胡子花白、不食人间烟火,然而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当中的故宫修复大师们,却是嬉笑怒骂,打杏逗猫,玩得了吉他,也养鸟种花。除去对“大师”神秘的想象,我们透过镜头得以直视他们的眼睛,走近他们真实的生活。

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片子里每一集都有一两位让人印象深刻的修复师傅。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片子在互联网上热播,这群在外人眼里做着神秘工作,代表着中国顶级文物修复生态圈的能工巧匠们,也成为了令人羡慕、敬重的“网红”。

50岁出头的王津几乎就是一夜“成名”,他不是演员,而是故宫博物院的一名钟表修复专家。因为这部纪录片,王津师傅被大家尊称为“故宫男神”。

王津师傅现在不仅有一大群的迷妹粉丝,更有粉丝给他专门剪辑的“专辑”,在这段为时13:48的视频里,你会看到不断弹出的“帅得我全程舔屏”、“王师傅缺儿媳妇吗”、“表白王师傅”这样的弹幕。温柔内敛的王师傅圈粉无数,因为他完全是大多数人想象中古代宫廷匠人的样子:温文尔雅,芝兰玉树。

它让记录片行业再度受宠

追溯到2012年,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走红时,曾令众多纪录片工作者兴奋不已。但那以后,一方面美食类纪录片扎堆拍摄,新意下降,另一方面国产纪录片中尚未能产出与“舌尖”第一季媲美的震撼之作。

而今,《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大受欢迎,也令纪录片行业再度受宠,各大电视台纷纷投入制播纪录片的大潮中。

近年来4K超清技术、无人机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等在全球不断升级换代,纪录片创作也必然不断与时俱进。据透露,除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央视纪录频道近期将集中推出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一季)》《自然的力量》《功夫少林》等,通过一次次深入实地的“探奇”,将故宫传世技艺、少林武术绝学、藏羚羊的生存现状全貌等罕见题材,呈现在观众面前。

过去,纪录片大多安排在午夜档,能在次黄档已经是很不错的编排了。而现在,纪录片在黄金时段播出也将成为可能。作为卫视“四大花旦”之一的“江苏卫视”今年将首次在周五黄金档出现纪录片的身影,这是一部名叫《本草中国》的纪录片,也是国内首档大型中医药文化系列纪录片,目前已定档于5月20日起每周五晚21点20分播出。可以说,江苏卫视此举绝对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但也足见纪录片受宠程度和地位的逆转。

无独有偶,在中国纪录片拍摄重镇上海,4月诞生了首个纪录片公益放映空间,每月定期免费向观众播放4K画质的纪录片,首期呈现四集大型纪录片《西藏》。同月,中国首个纪录片小镇落户苏州东山。据悉,东山纪录片小镇计划举办纪录片培训、大学生纪录片大赛、提案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并建设纪录片大师工作坊、主题客栈、纪录片影院等,旨在打造一个纪录片的文化产业空间,为纪录片人才提供交流互动、展示才华和走向世界的平台。

2015年我国纪录片总收入近47亿元

近期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纪录片年生产总投入超30亿元,总收入接近47亿元,对比2014年实现大幅增长。2015年,卫视频道、专业纪实频道共播出纪录片约764000小时,其中首播节目总量24000小时,同比增长3.9%。

《报告》还显示,从行业投入占比看,电视台依然是纪录片制播的绝对主力,投入占全行业的6成多,在2015年,仅各大电视台对纪录片生产的投入就增加了3.2亿元,增幅达21%。此外,民营机构、新媒体的制作投入也均以亿元计算,成为行业后起之秀,与电视台进一步形成合力。

2015年6月,湖南金鹰纪实频道获准上星,成为继央视纪录频道、北京纪实频道、上海纪实频道之后,第4个上星播出的纪录片专业频道。《报告》指出,中国纪录片频道上星格局基本形成,如何建构品牌、寻找核心竞争力成为各频道的核心战略问题。

此外,纪实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纪录电影试水院线。诸如纪录电影《旋风九日》和《喜马拉雅天梯》先后进入院线,分别收获了1700万元和1150万元的票房收入,为纪录电影试水院线市场做出了积极探索。2015年上海尝试了由纪录片团队摄制的真人秀《跟着贝尔去冒险》,在电视收视率和网络点播量上取得“双赢”。片中主角、英国探险家贝尔与中国团队还一起研发了“中式”探险真人秀模式,今年将作为一种新的电视模式出口到法国。

纪录片产业如何跨界共赢

据统计,2015年网络播放量破亿的纪录片达到了9部,而在2015年之前,只有两季的《舌尖上的中国》和两季的《侣行》在网络点播量上值得称道。可以说,纪录片正在通过互联网放大它的价值。

而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纪录频道的广告收入都面临下滑窘境,单一依靠广告的盈利模式已举步维艰,跨界成为了纪录片发展的新趋势。

笔者注意到,近年来,纪录片与其他产业的跨界合作逐渐增多,诸如银行、汽车、奢侈品等品牌合作比比皆是。而纪录片不是一种普通娱乐产品,它是一种高品质的传播载体。纪录片与品牌的合作,就像是英雄与美人的结合。

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纪录片与其他产业的跨界合作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经济行为,而是一种共赢的价值观传播,这对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将产生超乎想象的推动力。未来,纪录片行业与其他行业相互渗透、融合的机会将逐渐增多,这一趋势也将促进纪录片新盈利模式的形成,并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创造无限可能。

互联网时代,也是“内容为王”的时代。对于纪录片而言,新媒体作为打破过去纪录片相对封闭、静态局面的有效传播推广方式,必然要求纪录片首先要具备真正能够被互联网放大价值的优质内容。欧洲纪录片注重教育性,美国探索频道的纪录片注重市场性。笔者认为,纪录片比的不仅是技术、投资,更是对文化的发掘。在中国,大制作之大,绝不止是体量,还有思想的格局。真正制作精良、启迪智慧、激励人心的纪录片,一定能成为文化中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