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为啥不能摸鱼?
图片来源:pexels-Burst
文|数字化前沿观察 王小仙
知乎上、脉脉上,堪称是职场人的吐槽聚集地。当笔者在知乎上输入产品经理后关键词后,果然不出所料,“转行产品经理后悔了”“产品经理万物之源”等等话题引发了无数网友的热烈讨论,热度一度排在前列。
“曾经以为产品经理是离CEO最近的岗位,现在想想,当初太年少无知。”某知乎网友如是说。为什么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产品经理变成了一门更焦虑的职业?产品经理这碗饭究竟还香吗?
2013年,李开复在微博就“什么职位是未来创业做CEO最好的‘预科’?”这一问题,给出了他的回答:产品经理。
“因为产品经理扮演着产品、技术、市场、客户、运营、设计中的核心角色。建议哪些有意成为CEO的同学,如果先就业,可以考虑走产品经理这条路。”李开复这样解释道。很长一段时间,产品经理被誉为是距离CEO最近的职位,这样极具诱惑力的岗位,让人难以拒绝。
事实上,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诞生于美国,在1927年,美国P&G(宝洁)公司为挽救惨淡业绩,改变生产管理和销售策略,每一种产品都需要独立管理,需要有专员进行全线把控,于是出现了产品经理这一岗位,之后被很多国外企业纷纷效仿。
产品经理(英文为Product Manager,缩写为PM),在公司中针对某一项或是某一类的产品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人员,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工作。产品经理是很难定义的一个角色,如果非要一句话定义,那么产品经理是为终端用户服务,负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人。
相比国外,国内产品经理岗位的出现和流行之路,走得更漫长一些。20世纪末,国内企业虽然没有明确开设产品经理这一岗位,但这一角色的重要性,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逐渐凸显出来。
毕竟,当时已经涌现出网易、搜狐、阿里巴巴以及百度这样的互联网企业,ToC、ToB端的产品越来越多,如何让产品更具竞争力,抢夺增量用户,成了国内企业的第一道测试题。
经过五年多的沉淀,国内互联网企业已经混得小有成绩。百度上市、阿里巴巴与雅虎合作、微博崛起......行业向深水区发展,倒逼企业的产品加速迭代优化,产品经理这一岗位在这个阶段“正式出道”。
尤其是微信这一社交工具成为国民APP之后,张小龙被称之为“中国最成功的产品经理”。这些年来产品经理被推向神坛,国内还兴起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口号。
在“产品即王道”的互联网时代,产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盈利,因此,这些年来,企业一直没有停下高薪招聘产品经理的脚步。根据职友集官网数据显示,2021年6月22日当天,全国共有40多万个产品经理招聘岗位,企业对产品经理的需求可见一斑。
图源/职友集
目前的产品经理,被市场分成了C端、B端两大类。要知道,产品经理是围绕产品延伸出来的岗位,这也意味着其“最终归宿”也将随产品变化而变化。随着互联网逐渐走向深水区,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变迁,消费形态的变化直接刺激了产品形态的变化。
尤其是被称之为“SaaS元年”的2015年,ToB行业的第一波小高潮,萌生出了很多ToB SaaS企业。虽然SaaS的本质商业模式是服务,但产品依旧是ToB服务的重要载体。根据《2020年产品经理生存报告》指出,超过半数的产品经理都会涉及到B端产品的工作内容。不难发现,近几年ToB行业内对于B端产品经理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企业的B端产品经理,一部分是刚毕业的小白,一部分来自于产品、测试同学的转岗,还有一大部分人之前是C端产品经理。
理论上讲,C端产品并没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入门较为简单,往往具备充足经验的C端产品经理在市场上难以获得明显的竞争力。然而,B端产品经理则需要主动走进陌生且离生活遥远的业务,离不开长时间的实践,所以在很多人看来,B端产品经理是一门越老越吃香的职业。
可事实上,B端产品经理这碗饭并不好吃,其专业性、逻辑性和业务性的要求更高。具体来讲,笔者将B端产品经理应具备的能力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产品架构能力。B端产品经理要学会从产品架构设计上去解决客户的痛点,实现客户需求,这是最基本、最硬核的能力。
(1)筛选需求的能力。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客户可以分成三种。一种是能提出需求的,另一种知道痛点但提不出需求的,最后是不知道痛点也提不出需求的。不论是“伪需求”还是“真痛点”,产品经理需要做的,是深入了解客户公司业务后,协助客户挖掘真痛点,并找到和制定“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案。
(2)抽象需求的能力。很多产品经理会错认为,1个需求=1个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当客户提出1个需求后,产品经理给到1个解决方案。可当客户提出10个、100个需求的时候呢?要知道,好的产品,不是堆积功能,而是用一个功能,解决更多的问题。不懂将需求归类、抽象的产品经理,不仅会让产品本身变得越来越臃肿,还会使产品研发、技术的成本越来越高。
2、控制成本的能力。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控制好成本。一方面,B端产品经理需要控制好客户的成本,从而使客户能够最大程度上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进而提高客户的复购率;另一方面,B端产品经理还需要控制好公司内部的研发、运营成本,从而使公司实现盈利,而不是卖一个产品,亏一份钱。
3、均衡“多方势力”的能力。往往,B端产品的决策购买者和最终使用者往往不是同一类人,比如OA系统,决策者是公司老板或者行政,实际使用者却是公司所有员工。一方面这个产品要在前期足够打动老板,让其看到此产品的“魔力”,愿意花高价为之付费。另一方面,这个产品还要在后续交付过程中,让员工快速掌握并熟悉使用,让老板看到效率的提高或者是成本的降低,愿意花高价为之续费。目标受众与使用者并非同一批人,但却共同决定着产品和服务的复购率。
4、“长线服务”的能力。B端产品购买决策周期更长,C端更短。也就是说,ToB行业的服务周期更长,从产品上线到交付,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影响用户体验,也就影响着用户的续费率。这需要B端产品经理具备足够的耐心,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不能急于求成。
总结来说,B端产品经理更偏向复合型人才,所谓能者多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转行产品经理后悔了”“劝你别做产品经理了”知乎上,想吃后悔药的产品经理比比皆是。
“产品经理被过于神化了。大家对产品经理的工作期待过高,其实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不要有过多的幻想。”知乎网友@田筱绾感叹。
事实上,一个产品经理在被加上光环之前,免不了独自“趟一程浑水”,正如张小龙所言:“优秀的产品经理是很难复制的。”
知乎网友@期待也表示:“做了10年的产品经理,总结来看就是,入行简单,做好难。小公司没有规范管理,也没有方法论,都是按老板的想法做;大公司则是互相甩锅,每天都被卷入权力之争。”
看似是“人人都相当产品经理”的热潮已经褪去,产品经理这碗饭不香了,但笔者认为,这更像是市场和职场人逐渐回归了理性,开始用平常心看待产品经理这份工作和事业。
产品经理难躺平,是因为他们的前方没有摸鱼二字。信息化时代,产品经理需要懂IT知识,那么数字化时代,产品经理需要掌握数据分析的技能。总之,产品经理更像是时代发展下的产物。数字化时代下的产品经理,不仅需要不断优化自己的业务、专业和逻辑能力,更需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
数字化转型时期,企业和用户的行为都离不开网络,这期间留下了大量的行为数据,再加上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数据能够呈现的价值边界正逐渐拓展,数据分析对于产品设计发挥的参考价值愈加凸显。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深度运用数据分析,通常来说只需要通过Excel、BI等工具,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分析即可,但这是成为一个合格产品经理的底线。
而上述观点也可以从企业招聘需求中窥探一二,比如在Boss直聘上,不论是百度的任务系统方向的产品经理,还是华为的社区运营经理,都明确写着需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
图源/Boss直聘
“产品经理用数据和看数据,背后反映了产品的商业逻辑以及产品的商业发展轨迹。任何一个产品需要以用户旅程为主线,以业务问题为导向去解决商业问题,数据分析绝不仅仅是BI分析师的工作。”友盟+首席产品官林鸣晖也曾公开表示。
其实,不论是什么岗位,什么工作,都没有容易二字。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下,成年人能做的,大概也只有保持一颗空杯之心,倒逼自己进步罢了。
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没有一个职业,能避开数据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