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脚好性感——高跟鞋的历史

如果你再听到有人说“每个女孩的衣橱里都会有一双必不可少的高跟鞋”,这句话真的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  拾文化

玛丽莲·梦露说:

我感谢发明高跟鞋的那个人。

它使得我的胸更大了,臀更圆了。

还有人记得张曼玉在电影《甜蜜蜜》中的镜头吗?

她坐在黎明的自行车后座上,一双杏眼顾盼生辉的同时,脚上一双红色高跟鞋高高地在空气中翘着。

鞋跟足有10cm,尖尖的细细的,直逼男人的心坎……

不怕你不心旌动摇,这样的鞋子俨然就是女人一面骄傲的标识。

所以从女人第一次穿上高跟鞋开始,她就已然变得自信、迷人、漂亮和性感,甚至连带着举手投足间都不自觉的优雅起来,找回了女王的存在感。

但肯定也会有人困惑:为什么女人穿上高跟鞋之后就变会性感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

从整体上讲:碍于高跟鞋独有的设计,女人穿上高跟鞋后,步幅会减小,身体的重心后移,腿部就相应挺直,胸型自然挺立,臀部弧度也会更加紧翘。

胸部和臀部两个性感部位得到充分展露,视觉上强化了女性特质,显示出前凸后翘的曲线,使其更有女人味,连走路的姿态都不禁风韵婀娜,平添了对男人的吸引力。

再者从腿部讲:高跟鞋会让女人的高度,特别是腿的高度增加,修长美腿本就是性感的代表。

另外,脚趾也是表现性感的美好部位,且很多女孩都喜欢涂趾甲油,穿露脚趾的鱼嘴或丝带高跟凉鞋,这样就更能强调女人的性感了。

讲完了性感的原因,我想一定有人和我一样在猜想——这项伟大的性感到底是谁发明了它?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性感的来由。

Part1 

它居然是被一个男人发明的

1.【玛丽莲梦露说:所有女人都应该感谢发明高跟鞋的那个人】

早在四百多年前,这位把高跟鞋带给世界的时尚发言人正是太阳王路易十四。

相传路易十四身高只有154cm,每日处于重压之下的他在自己的身高与君王威信之间有极大的落差感,于是他让鞋匠为他的鞋子装上4寸高的鞋跟,并把根部漆成红色。

随后,高跟鞋便在宫廷里流行起来,俨然成为了贵族时装的代表。

2.【我们同样也应该感谢她】

可惜那时高跟鞋是男人的特权,直至1533年,一名佛罗伦萨贵族女子在她的婚礼上穿上了2英寸的高跟鞋,高跟鞋终于撕下“男性贵族专有象征”的身份标志,成为了时尚的符号。

站在高跟鞋上,女人们开始了发现世界的旅行。

然而,17世纪的高跟鞋犹如当时的服装一样,有着身份标识的重要意义。

最高法令规定依人的等级确定其鞋跟的高度,只有王室成员才能穿“高的”和“最漂亮”的高跟鞋——那些玲珑华美的造型布满了饰带和花结,浅浅的鞋面上镂刻着花纹装饰。

3.【十七世纪时尚的重要元素】 

到十七世纪,男性除了靴子之外,另一常见鞋子就是饰有缎带、蔷薇花的高跟鞋。

女性由于这时的高跟鞋有3寸高,鞋身又十分的细长,鞋跟与鞋底连成一体,她们只有依靠手杖才能行走,后来渐渐在舞会中风行。

高跟鞋在那时期慢慢成为男女时装的一个重要元素。

4.【身份越高鞋跟越高】

1680年后,皇帝颁布法令得依照人的等级来确定其鞋跟的高度,只有王室成员才能穿“高的”和“最漂亮”的高跟鞋,严格区别人的差异。

这一时期的高跟鞋多为浅腰半高跟,鞋面上镂刻着花纹装饰,鞋口上有饰带和花结,造型玲珑华美。

5.【最美的洛可可风】 

流行于18世纪的洛可可风,在服饰上强调华丽,高跟鞋的样式也因此产生变化。

高跟鞋多选用锦缎、羔皮等材质,样式多为浅高帮和半高跟,鞋尖秀丽,鞋面装饰精美刺绣、宝石,并采用钢制鞋扣,造型优雅。

6.【穿高跟鞋的男人是蠢货】 

到了18世纪40年代,穿着高跟鞋的男人会被认为是个蠢货和娘娘腔。

因此至此男人们不再穿着高跟鞋,甚至不佩戴首饰。

7.【高跟鞋大变身】

19 世纪前期,高跟鞋的流行时尚反复变化,1800—1810流行尖头,1810—1830流行圆头,1830—1850流行窄方头,1850年之后再度流行到小腿的高跟靴子,鞋跟越来越高。

高跟鞋多为平底浅口,常有交叉鞋带,保持古典主义时代的样式,鞋头长窄,鞋尖呈小方头。

黑色和茶色羊皮漆皮鞋属于高档鞋子。

8.【露脚趾不雅?别闹】 

1920年代,现代女性的开放意识从服饰开始,女人们开始抛弃束胸衣的束缚,Coco Chanel成为时尚界风云人物,她设计的裤装和舒适优雅的上衣款式风靡整个西方社会。

而女鞋设计师们开始尝试凉鞋与高跟鞋结合的创新设计,用于参加社交晚宴的高跟凉鞋就此诞生。

9.【尖细跟出现了】

面对女性渴望解放的欲望,1950年代成为高跟鞋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早期的高跟鞋因造鞋技术和用料的限制,鞋跟只能造成漏斗状,仍然欠缺线条美。

直至50年代,钢钉技术改革了高跟鞋,设计师设计出现今的尖细鞋跟,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时尚界宠儿,也成了“性感”的象征。

10.【锥形鞋席卷了时尚】 

进入二十一世纪,高跟鞋已经演化为女性的一种象征符号。

经过多元文化、后工业时代与女权主义的冲击,鞋款开始展开华丽与极简的拉锯,最后胜出的锥形鞋席卷了时尚。

11.【长靴一切只为了迷你裙】 

随着20世纪60年代迷你裙的发明,长靴加one piece高腰迷你裙的组合逐渐流行开来,弥补因裙子过短而造成腿部有过多视觉上的空白。

12. 【女权主义救了厚底鞋】

但是那个年代正是女权主义盛行的时候,很多女权人士认为像这种极细高跟鞋简直是女人的耻辱,是男人束缚女人的工具,应当抵制。

所以到了60年代后期,伴随着嬉皮文化的蔓延,色彩鲜艳厚底高跟鞋又一次回归了流行。

13.【迪斯科文化风靡之下的椎形鞋】 

1980年代,虽因迪斯科文化风靡,运动鞋在全球盛行,但因为传播媒体日渐成熟,经过多元文化、后工业时代与女权主义的冲击,高跟鞋款也不断创新,开始展开华丽与极简的拉锯,最后由胜出的椎形鞋(cone)席卷时尚。

以上种种高跟鞋的演变到最后都成了“时尚和性感”的代名词,所以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唯独它是女孩子衣橱里当仁不让的最爱。

Part2 

古代的花盆底靴

但其实高跟鞋在我国古代已然存在。

中国最早关于高跟鞋记载是汉代,东汉刘熙著《释名.释衣服》记载当时有一种叫晚下的坡跟鞋。

唐宋时期也有“高跟鞋”。

宋代书法家米芾在《唐文德皇后遗履图》的跋中记述,唐代长孙皇后的鞋子“以丹羽织成,前后金叶裁云饰,长尺,底向上三寸许。”

这种“高跟鞋”底高三寸多,下底窄小,时人给这样的鞋子起名字的时候沿用了 “晚下”这一诗意名字,寓意为,鞋子的底是慢慢落下的,高而危。

《玉台新咏》中有首《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

写得很形象,旨在表达那“高跟鞋”是有相当高度的,否则,脚还没有抬,怎么就让人看着像上了个台阶呢?

此之谓1500多年前梁代女性的穿鞋情形。

这种鞋子适合“妇人短者着之”,在宫廷贵妇、大家闺秀中很风行——脚底如同踩了块砖头,让人视觉有沉重之感。

但是,女性因此“增高”近10厘米。

中国古代礼教讲究妇女的衣裙要曳地,但这不是为了漂亮,意在防“走光”。

在封建专制严重的明朝,妇人的衣裙是要把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包住,最好又不妨碍走路,于是,“衣曳地则覆履,惟见底,故底高。”

可见,明朝女性鞋子的底高,不仅仅是为了增高炫美。

明清两代,裹脚之风盛行,尤其是山西、陕西、甘肃一带近似疯狂,裹脚的妇女也有适合自己脚型的“高跟鞋”。

清朝刘廷玑在《弓足》一文中叙述:“自缠足之后,女子所穿有弓鞋、绣鞋、凤头鞋,而于鞋之后跟,铲木圆小垫高,名曰高底。令足尖自高而下着地,愈显弓小。”

这种“高底”较之前朝的“高底”更接近于现代的“高跟鞋”。

穿着这样的“高底”,小脚女子的整个身体重量的着力点都在“弓小”的脚尖上,相当痛苦,所以走起路来颤颤巍巍,娇喘吁吁,所行难远,但使得女性身材显得高挑,并且惹人怜爱。

女为悦己者容,小脚穿在“高底”里,成了当时的风尚。

清朝统治者对女子缠足极其反感,禁止满族妇女缠足。

满族妇女也有属于本民族风格的“高跟鞋”,“八旗妇人履底厚三四寸,圆其前,外衣通长掩足”,其形制是鞋底中间高出数寸,中微细,也叫“高底鞋”。

满族“高底鞋”的跟的形状有两种:

一种是鞋跟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称为“花盆底”;

另一种是鞋跟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和落地的印痕像马蹄印,所以称为“马蹄底”。

满族“高底鞋”的木底高跟一般高度为5-10厘米,最高可达25厘米。

这样的高度,恐怕令现在的“高跟迷”们也惊讶艳羡不已吧!

……

妩媚却不失大方,

性感却不失柔美,

时尚但不浮夸,

大气却并不单调

——这正是每双高跟鞋存在的特色。

所以如果你再听到有人说“每个女孩的衣橱里都会有一双必不可少的高跟鞋”,这句话真的其实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