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每一个电影的制作人都成为一个金融高手的时候,中国电影也到了很危险的时候。
文/梁园园
对于时下的IP热,王中磊表示很焦虑。
昨天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一场以“资本狂奔下的中国电影:投人还是投项目”为主题的分论坛就资本之下的中国电影展开讨论。
对于电影行业泡沫论,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执行总裁王中磊直言,泡沫存在的原因,一是缺少工业体系,二是缺少专业人员。
而对于时下IP热,王作出了冷静的评判:当每一个电影的制作人都成为一个金融高手的时候,中国电影也到了很危险的时候。
王认为,金融应该用金融的方式,融到懂得这部电影的钱,并不是每一个电影项目都要成为一个上市企业。
以下为其核心观点整理:
观点一:电影业存在泡沫
泡沫存在,最大的部分就是我觉得现在的市场容量增加的速度,使得整个工业要配合它的速度是跟不上的。第一是缺少一个工业的体系,第二是缺少专业的人员,而且以前我们传统的行业人才产出的方式到现在其实都已经是很落后了。
观点二:制作人不能都想成为金融高手
我们要聊到IP这个词,我们看到每一个项目,不管多大多小,竟然PPT当中有一半以上是在讲这个项目将来如何会变成游戏,变成舞台剧,变成小说,然后它可以预估卖到十亿票房。
这是我最焦虑的,每一个电影的制作人都成为一个金融高手的时候,我觉得中国电影也是一个很危险的时候,因为我觉得它的金融就是应该用它的方式,融到懂得这部电影的钱,而并不是说每一个电影项目都要成为一个上市企业。
不过,王中磊坦言,把电影变成金融产品的操作模式,将会越来越多。
因为电影面对市场的时候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是要给电影找到一个支点,就是可以帮助我们的电影投资变得安全,同时我们还能围绕着娱乐,围绕着文化可以有一个固定的资本保证。
观点三:BAT是很重要的买手
谈及互联网+企业对电影市场的影响,王中磊说,这会是一个良性发展。
因BAT都是巨头,他们都是很重要的买手,但是我也能感觉到这几年其实BAT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对电影的理解他们越来越趋于内容化,他们也在找很好的内容去拍摄电影,这个改变会是一个良性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善缘街0号立场」
本文由善缘街0号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善缘街0号(ID:zhumengt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