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程度上,首付贷确实降低了买房的人购房压力。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考虑,首付贷增加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运营风险和投资人的投资风险,还增加了银行的借款风险。
从央行与相关部门结合开始清理首付贷业务,到各大平台纷纷下线首付贷。这场风波和话题热度持续了将近一个月也没有减退,首付贷的叫停究竟好与坏,下面小豆用自身案例来为你分析。
案例一:小豆生活在一个普通的三线城市,为了生存,他决定购买均价为7000元/㎡的房产,80平米折合总价为56万。按照首付20%,小豆需要先行支付11.2万元。可是小豆是个普通白领,每月收入只有3500元,这个数额对他来说还是有点多。于是他选择了某网贷平台,利用首付贷再贷款5.6万元,首付贷的利息在6%,虽然七七八八下来,小豆每月的还款压力增大了,但是至少小豆能买房了。
这么看,好像首付贷还挺好的是不是?至少买不起房的人可以买到房了。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么就再来看第二个案例。
案例二:小精明和小豆是同一个情况,只不过他将自己的房产对某网贷平台估价到100万,同样的算法,小精明居然可以拿到10万贷款!几乎是不花一分钱买了一套房,至于利息,至于小精明还得起还是还不起,反正那都是网贷平台的事。大不了拿新房去抵账,小精明也没有损失一分钱。
好像小精明的做法真的很精明,没花一分钱就住房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起案例中,究竟会产生几个受害者?
受害者1:贷款平台
不花一分钱就能买到房的人,他有偿还贷款的能力吗?这些开放首付贷的平台有考核过他的信用体系吗?如果草率用新房做抵押,加之未来房价下降了,那么贷款平台要承担多少损失呢?
受害者2:投资者
网贷平台的钱从哪里来?如果这是一个正规的网贷平台,那么他应该是没有资金池的,所有的借款都应该来自投资者。如果小精明或是小豆还不起房款,那么投资人的本息还有着落吗?
受害者3:银行
如果网贷平台帮助购房者垫付首付贷款,让不符合条件的人也能购房,相当于越过了银行的贷款审核门槛。原理很简单,你说你有10块钱,想跟我借2块,我觉得你还得起。结果其中的9块钱是跟别人借的,其实你身上只有1块钱还不够花呢。
如果首付贷长期存在,就会让银行失去对风险客户的判断能力,极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借出去的钱还不回来,受害的就不只是银行,还可能是存款的你我。
这两起案例中,唯一的得利人是谁?
当然是小精明,不花一分钱就住了房,如果房价降低了,他就直接把新房子抵押给网贷平台,一副“我都把抵押房给你了,你自己处理吧!”的嘴脸;如果房价升高了,他就直接再变卖房产,赚差价。
而小精明的另外一个名字,其实你们都很熟悉——炒房党。把本应正常的房价放大无数倍,让你无论怎么贷款也买不起房的人,就是他们。
炒房党不会消失,首付贷的存在,让资金流向了高杠杆炒房的投机客,不仅违约风险提高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也被削弱了。
说到最后,案例中还有一个最大受害人,那就是小豆。
受害者4:小豆
小豆作为买房人,贷款本身就承担着房价变化的压力。如果未来房价下降了,那么小豆偿还房价的压力无疑在原有贷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首付贷的压力。
小豆作为有真实需求的人,即使房价上涨,也不太可能利用差价变卖房产,毕竟他还要住,况且新房也不便宜。
但是如果小精明这种人持续存在,还一直利用首付贷炒房,让房子更难买,房价因此上涨。即使有了首付贷,小豆还能买得起房吗?
说到首付贷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首付贷确实降低了买房的人购房压力。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考虑,首付贷增加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运营风险和投资人的投资风险,还增加了银行的借款风险。对有购房需求的个人来说,首付贷长期存在下的购房市场,免不了出现高杠杆炒房客,对房价的稳定是严重的破坏。而那些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通过首付贷买了房,遗留的金融风险更是无尽无穷。
因上海链家事件暴露出的首付贷问题,在某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存在。政府及监管层表态要加强一线城市房地产调控,打击部分中介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发放用于购房首付款的贷款行为。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投资者,更要警惕对房贷项目的投入,以免被投机者利用,导致人财两空。
目前,已经有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紧急叫停首付贷业务。越来越多的正规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经下线首付贷业务,也出现很多以首付贷而生的平台因此被淘汰的现象。但是互联网金融行业是不留投机者的,以“责任中介”为目标的互金宗旨一直存在,如果有人想用投机来满足需求,那么面临的必将是国家的惩治和行业的汰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