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垄断藏暴利,反垄断“罚太轻”?
文|雷达财经 李万民
编辑 | 深海
财帛动人心。垄断原料药,先声药业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
1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先声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先声药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行政处罚决定书(下称决定书)。决定书显示,先声药业滥用在中国巴曲酶浓缩液原料药(下称巴曲酶原料药)销售市场的支配地位,实施了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的行为,排除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先声药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行政处罚,责令先声药业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其处2019年度销售额50.367亿元人民币2%的罚款,共计1.007亿元人民币。由此,先声药业收获了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针对药企反垄断开出的首张罚单。对此,先声药业认为,有关事件及行政处罚不会对公司业务经营及财务状况产生任何重大影响。
雷达财经了解到,原料药已经成反垄断重灾区。除了先声药业之外,过去几年时间里,还有多家药企因为垄断原料药被罚,多者甚至被处以一年度销售额的10%罚款。即便如此,药企对于原料药的垄断依然前赴后继。
1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连发布了6起行政处罚案件的处罚决定书。其中,先声药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尤为受到行业人士的关注。
决定书显示,先声药业滥用在中国巴曲酶浓缩液原料药(下称巴曲酶原料药)销售市场的支配地位,实施了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的行为,排除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先声药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行政处罚,责令先声药业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其处2019年度销售额50.367亿元人民币2%的罚款,共计1.007亿元人民币。由此,先声药业收获了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针对药企反垄断开出的首张罚单,且是1亿元之巨。
巴曲酶原料药是什么?这是一种去纤酶,来源于巴西矛头蛇的一个亚种Bothrops moojeni蛇毒,主要用于生产巴曲酶注射液,且是唯一原料药,其成分不能被其他任何原料药替代。同时,巴曲酶原料药在提取工艺、制作流程等方面有别于其他原料药,提取技术与仿制难度较高,与其他原料药之间也没有供给替代性。
用巴曲酶原料药生产出来的巴曲酶注射液,是治疗突发性聋的基础药物和专用特效药,且是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的推荐用药。
在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治疗中,在使用激素等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要使用巴曲酶注射液;在全频听力下降突发性聋治疗中,其他药物需要与巴曲酶注射液联合用药,巴曲酶注射液是基础治疗药物。巴曲酶注射液具有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作用,不可被其他药物完全替代,发生断供后影响相关疾病的治疗。
巴曲酶原料药的生产商极为稀少,全球范围内也仅有瑞士DSM Nutritional Products Ltd Branch Pentapharm(下简DSM 公司)一家。2019年4月,先声药业通过子公司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与DSM 公司签订《合作及供货协议》,获得后者在中国境内的独家供货权。于是,先声药业成为中国市场上唯一可以销售巴曲酶原料药的公司,国内市场份额达到100%,占据了市场支配地位。
而北京托毕西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托毕西)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生产巴曲酶注射液的企业。作为下游制剂企业,托毕西想要在中国生产巴曲酶注射液,就需要向先声药业购买巴曲酶原料药。
但先声药业拿下巴曲酶原料药中国市场的全部货源后,已经在研发巴曲酶注射液,是巴曲酶注射液市场的潜在进入者。托毕西想买巴曲酶原料药,先声药业却不愿意卖。
自2019年11月以来,托毕西多次通过邮件、信函、口头等形式向先声药业进行询价,希望购买巴曲酶原料药。先声药业找了各种借口,诸如托毕西面临众多诉讼、债务负担沉重、曾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需要面谈等种种理由,拖着不卖。
为获得原料药供应,自2020年2月起,双方又进行了面谈。先声药业提出,也不是不可以卖,但不单独卖巴曲酶原料药,希望收购托毕西股权,并将巴曲酶原料药的供应作为股权谈判的一部分。谈判还没有结果,先声药业又一直未向托毕西报价和供应巴曲酶原料药,去年6月起,托毕西直接停产了。
之后,先声药业被举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调查后,判定先声药业滥用在中国巴曲酶原料药销售市场的支配地位,实施了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的行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同时认定,先声药业的行为排除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
最终,根据《反垄断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九条规定,考虑到先声药业违法行为的性质、程度和持续的时间,能够在调查期间主动进行整改,且已向下游制剂企业供应了巴曲酶原料药,尚未取得违法所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决定,责令先声药业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其处2019年度销售额50.367亿元2%的罚款,共计1.007亿元。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先声药业2019年归母净利润10.04亿元,相当于本次罚款金额的10倍。先声药业公告回应被处罚事件称,认为有关事件及行政处罚不会对公司业务经营及财务状况产生任何重大影响。
原料药是垄断重灾区,背后隐藏着暴利。同样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处罚的案例,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间,有三家位于山东的药企,通过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垄断了中国市场上注射用葡萄糖酸钙原料药的销售,实施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排除、限制市场竞争,将注射用葡萄糖酸钙原料药的销售价格推高,至2017年时相比2014年的销售价格上涨达19倍至54.6倍。
最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决定,三家公司合计被没收违法所得加罚款总额达3.255亿元,成为《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国内原料药反垄断案件最大一笔罚单。其中,三家公司中的山东康惠医药有限公司,被没收违法所得1.089亿元,并处2018年销售额10%的罚款,计1.438亿元,共计2.527亿元,成为三家公司中被处罚力度最大者。
而在更早的时候,湖南尔康、河南九势两家药企,因垄断用于生产感冒药的扑尔敏原料药,在2018年底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罚没1243.14万元。其中,湖南尔康被没收违法所得239.47万元,处以2017年度销售额1.06亿元8%的罚款847.94万元。据2018年8月时媒体报道,扑尔敏原料药的价格曾一个月暴涨58倍,从400元/kg涨到2.33万元/kg。
尽管处罚力度不小,敢于“火中取栗”者仍然前赴后继。湖南尔康、河南九势两家药企因垄断扑尔敏原料药被罚后,还有多种原料药垄断涨价的疯狂状态并未收敛,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有从业人士声称,有医药行业老板拿出3亿元垄断一种胃药原料,3个月就将一瓶药的价格从1.6元抬到8元,获利数倍。
行业人士表示,虽然监管重罚,但一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在高利润的诱惑下,不时去触碰法律。原料药反垄断,仍然任重而道远。
关于原料药反垄断的后续进展,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