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 Z世代

年轻人从事农业是什么样的体验?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人选择进入农业行业,做回到土地上的逆向打工人。

 |  35斗

文|35斗

都2021年了,本以为人们对从事农业早已改观,直到我们看到知乎上这个提问:

资料来源:知乎

[我的体验就是农业虽然是必须,但是一般人是不会想要来找我们的,直到饥荒。]

不知这个在2018年3月某个下午踌躇满志的年轻人,现在对从事农业的体验有没有更新,或者还在不在农业行业。

出于对农业“打工人”群体的好奇,我们又去搜了很多与农业行业相关的话题,然后看到了如下这个问答:

资料来源:知乎

要么死要么干,不跑也不躲,就这么简单。

比起城市里川流不息的热闹与灯火璀璨的辉煌,远离城市的土地上往往寂静非常。农业的魅力似乎难以名状,但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人选择进入农业行业,做回到土地上的逆向打工人。

激动·赋予机器以人的智慧

悟牛智能的技术工程师姚玮,目前在公司从事农业机械智能化与无人化的技术研发工作。

两年前刚从学校毕业找工作时,他对农业和耕种可谓一无所知,只是被悟牛智能招聘简章中“无人驾驶”的关键词所吸引,从此进入农业行业,开始码“农”生涯。

成长路上没与农业打过交道,对他来说反倒产生了一些对未知的好奇心。而且在他看来,将最新的技术和算法在农业场景中落地,与其他行业相比在技术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怀揣着实现农业无人化的愿景,姚玮和同事们不断提出场景和设计构想,一起讨论方案,将方案落实到产品的设计和应用的细节上,反复试验和优化设备性能,以期真正实现生产力价值。

具体到工作本身都有枯燥的那部分,姚玮说,每天需要敲很多代码,也要反复调试,针对实际落地执行问题持续调整。但身为一名码“农”,他也总能找到一些有趣的事儿。

四季更替,姚玮和同事们的工作场所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在秋天,随着丰收时节的到来,他们在农场里进行采摘和植保设备的研发工作,有时会就地取材,用农场里的蔬菜做饭,或是品尝机器人从树上刚采下的水果。冬天农场里没什么活可干,大伙儿就在研发中心做技术攻关,将那些在田间地头捕获到的创新和灵感转化和落地。

在2020年上半年,姚玮和同事们先后完成了履带式果园植保设备和高地隙大田植保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在原有设备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化改造和人工智能算法的适配,实现了设备自主导航和无人化作业。

第一次看到自己参与设计的产品在田间地头工作时,姚玮感觉就像看小孩学走路一样,可能一开始它走得并不是特别好,但作为技术实现的全程参与者,内心却感到无比欣慰和激动。

将近两年与农业为伴,农业对于姚玮不再是抽象的第一产业,也不仅仅是课本上要求熟读背诵的“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随着对农业科技的研究不断深入,他看到了最新科学技术成果被应用在农业上,也真正意识到要发挥技术公司的优势,把技术转化为田间地头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姚玮说,农业领域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与自然打交道,在四季更替中,从发芽到开花,再到结果,赋予机器以人的智慧,有幸参与描绘并看到这些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景,是最令他感到开心的事。

使命·寻找农业中神奇的因素

姚玮是恰好做了一名码“农”,而在陈婷婷看来,做码“农”恰好。

早在去德国留学时,陈婷婷就意识到当中国的农业生产还要靠天吃饭时,国外已将科学技术落实在农业上。深感震撼的同时,她想到中国物种丰富,如果能通过技术真正实现规范化种植,那么我国农业将产生巨大的改变。

尽管同样是在城市里长大,并未真正接触过农业,身边也鲜有人从事农业,但正因如此,她觉得年轻人选择做农业反倒是一件很酷的事。

一边是成年人的深思熟虑,一边是年轻人的勇敢无畏。带着“农业作为传统行业必须要有技术加持,通过数字化等方式促使行业发展达到整体最优”的想法,陈婷婷在一年多前进入睿畜科技,开始当一名养殖场里的码“农”。

刚进睿畜科技时,陈婷婷见到养猪的实际场景都觉得很新鲜。看到大猪栏、小猪栏呈现在眼前,饲养员进入猪场给不同种类的猪、各个生长阶段的猪喂食、打针等。

这些是她工作中最鲜活的一部分,也是她执行工作的重要基础。她需要基于长期对猪场的观察,再去调整数据,训练模型,打造数字化成果。

在进入农业行业之前,陈婷婷曾在快消品行业工作,快消品快速上架,又快速下架,整个流程就一个“快”字,与养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养猪整个周期至少要5~6个月,时间成本和投资成本大,相应每头猪具有更高的价值,所以这个行业的容错率更低。“一个模型的准确率将近要达到100%”,陈婷婷开始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在沉下心理解了其中的逻辑和价值之后,她意识到一套数字化解决方案必须准确。

实际上,在产品做成之后,农业科技公司作为第三方介入养殖集团和养殖户之间,去推广数字化解决方案也十分不易。再加上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猪场的基础设施无法保障,科技产品落地之后的适应性也有差别,前后期都需要技术人员去建立和维护产品落地的效果。

“希望有更多人才愿意加入到农业行业,而不是因为它是特别传统的行业而拒绝它,相反我们可以用科技去养护它。”

她接着说到,“从事农业行业是有使命感的,它可能没有那么在乎投入产出比,但它关心人类的基本需求和未来命运。过去在农耕养殖进程中,我们缺失系统性采集数据的意识,错过了很多完整记录生产进程的机会,挺可惜的。我觉得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关于农业有一些神奇的东西应该被找到。”

在陈婷婷的展望中,猪场真正实现数字化之后,还需要更多自动化机械,或者说机器人,从而进一步实现无人化。

喜欢·农业人的精神生生不息

“海归这个标签,好像距离农业很远,有种八竿子打不着的感觉。”

说着这话的倪克松跟陈婷婷一样,也是一头扎进农业行业的海归人才。

2020年下半年,倪克松看到一则关于“农民收入上百万”的新闻,这对自己曾经务农的父母来讲简直是天方夜谭。出于对农业行业发展的好奇,再加上被简耘科技CEO崔静波全身心投入农业的热情所感染,倪克松在几个在线教育、互联网公司等递出的offer中,接受了简耘科技抛出的橄榄枝。

倪克松说,尽管自己从事的是农业行业,但其实是进入了一个科技领域。因为简耘科技始终是以科技为核心,通过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应用去赋能农业发展。

此前专攻新闻学的倪克松入职简耘科技之后,需要跟研发人员沟通,了解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和应用逻辑;需要跟实验室人员学习植物的生长条件和规律;更需要沟通客户的转型需求,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全面了解农业行业,从而提炼科技产品服务向外传播的最佳形式。

逐渐熟悉了马铃薯的整个产业链后,他慢慢捕捉到以往生活中忽略掉的一些细节,也渐渐看到了这个产业的升级变化。

在倪克松看来,农业升级主要体现在种植目的上。在倪克松父母那一代,种植以解决吃的问题为目标,但现在不同,经济作物占比越来越大,身边做采摘园的朋友也将亲子活动等融入其中,农业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需求,而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我很喜欢这份工作,我跟朋友开玩笑说我们向下谈至鸡毛蒜皮的小事,向上则包罗万象,而且‘与天斗其乐无穷’。”倪克松接着说,“我最喜欢的一点还是农业人化繁为简、务实勤勉、直奔主题的态度,从来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的讲究”。

一个背着泥耙锄头慢慢往田间走去的人,是印在倪克松儿时记忆里的一个深刻形象。那时候的农业好像是个人的事,收成如何全看老天爷是否赏饭吃。

农业行业今非昔比,可农业人的精神一直在传承。

倪克松在工作中发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势头很好,但是整个行业发展也受到几点因素的限制。

首先是农业从业者年龄普遍偏大,传统思想固化严重,知识水平有限,对于一些高科技工具认知不足,导致他们不愿尝试新事物,农业活动往往还是更愿意遵循经验主义。

其次,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需求差异化明显。比如内蒙古种土豆更看重营销策略,河北则更需要技术服务。单一的服务模式或产品模式根本没法落地,如果拿着一张合同走天下,不可避免要吃闭门羹。

此外,农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模型非常复杂,对新农人的要求较高,而这也是农业是否能取得突破的关键点。

倪克松热衷于学习新知识,也保持着好奇心。他不愿给人生设定限制,更不想看到农业被贴上标签。在他看来,农业应该回归种植根本,就像简耘科技一样始终秉承种植更好生活更好的初心,不断壮大我国农业科技实力。

“与城市里高楼林立不同,我每天早上起来,拉开宿舍的窗帘,能看到好几百米的农田。如果是在种植季,成片的绿色引入眼帘……”倪克松对农业的热爱平静而炙热。

改变·农业转型中的一叶扁舟

进入农业行业,尤其是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年轻人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正在改变农业的发展轨迹。而传统农业处于转型期,其中还有一部人不应该被忽略,那就是“386199部队”。

留守农村的妇女、儿童、老人,身处一隅土地之上,在农业改革的洪流中,一叶扁舟抓着时代枢纽以自度。

2013年,长期务农的胡友英和周帮芬将土地租给了重庆市荣昌区鑫稼源农业服务股份合作社,而后加入合作社变成了农业“打工人”。

胡友英的家人都在外地做生意,一大家人总共有十几亩地。她说,合作社老板唐运毅不来租地,地也就荒废了。不仅是她家,整个村都一样,年轻人不愿留在村里吃农业的苦,村里剩下的基本全是六七十岁的老人。

将土地租出去之后,天干水旱都不用焦虑,只要干一天活就有一点收入,比自己种地强得多。周帮芬家里有老人要照顾,也留在村里加入合作社,有活就干,没活干也不愁。

插秧收谷,管西瓜,种草莓,胡友英和周帮芬干过各种各样的农活。但近年来,田里的活变少了。她们说,在宽大的田地里,插秧、打药一般都是无人车、无人机干;只是在草莓等大棚里,环境低矮,土地面积又窄,需要人工打理的农活更多。

她们脱口而出的“无人机”“无人车”仿佛跟镰刀锄头一般平常,鑫稼源合作社从极飞科技购进的智慧农机逐渐成了这些“老农人”忠实的合作伙伴。

农业科技正在改变着的,不仅仅是农业作业方式,也在打开“老”农人看世界看农业的视野。

农业的落寞与新生

视线拉回千余年前,陶潜记录“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李绅写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们耳熟能详的两句诗,既描摹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形式,又道出了从事农业的不易,后来人们对农业所形成的刻板印象估计对此也略做了参考。

“苦、累”“不挣钱”是传统农业的两大标签。因为不挣钱,农村稍微年轻点的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养家糊口。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比上年减少517万人,下降1.8%。其中,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下降2.7%。尽管在多种因素驱动下,外出务工人数呈下降趋势,但数量仍较庞大。

农村劳动力走出去容易,引进来难。“知识改变命运”第一改就是将年轻人推进城市,鲜有走出大山的年轻人返乡从事农业,衣锦还乡似乎都建立在学成先不归来的基础上。即便有些年轻人想当“庄稼汉”,但想从事农业这份朴实无华的工作往往也难以得到父母的支持。

长此以往,人们对农业产生了刻板印象,常常认为从事农业是没得选的下下策,在这一行看不到未来。

但令人欣喜的是,在农业科技这样的概念产生,并真正落实到土地上之后,人们对农业的认知渐渐发生了变化。培养新农人被更多高校所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公司诞生,农业行业少了苦力活多了智力活,农业这份职业逐渐在褪去传统偏见的外衣。

正如各位所见证的,农业领域正在发生令人惊奇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农业,这个古老的行业每天都在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我们看到,“种业芯片”被提上国家最高决策层的议程,要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任何时候都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我们看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生物农药、生物肥料革新了传统的高污染农业投入品,我们在利用土地的同时,也在保护它。

我们看到,天上无人机、地上无人驾驶农机,成为了农业的新生产力,这些智能机械就像人类手臂的自然延伸,用它们独特的方式抚摸着大地。

我们看到,互联网大公司进入了农业,谷歌、亚马逊、阿里、腾讯、京东等等大公司携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进入农业,帮助解决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问题、农产品销售问题,农业知识教育和农机推广难题,让农业焕发着新的活力。

我们看到,农产品一点点撕掉“土味标签”,以更具价值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我们看到,农业正在和文旅、康养产业结合,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所有这些,都在让农业变得更好,更具吸引力。

我们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有良好教育背景,对农业充满热忱的年轻人加入农业,成为“逆向打工人”,成为土地上奔跑的新农人。他们和我们,是农业的未来。

就像《飘》中所言,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为它奉献,值得为它奋斗、牺牲的事物,因为它是唯一永存的东西。

土地与日月同在,人与土地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