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时装周】保留经典最好的方法也许是借鉴过去的自己

Alexander McQueen 、Paul Smith 、Vivienne Westwood 都在维护品牌精髓上猛下功夫。当然,你也有权利说,这样的“炒冷饭”是不是有点太无聊。

 |  楼婍沁
2016秋冬伦敦时装周 Vivienne Westwood 秀场 图片来源:CFP

2016秋冬伦敦时装周 Vivienne Westwood 秀场 图片来源:CFP

伦敦时装周来到第三日,Vivienne Westwood(红标)、Paul Smith 以及 Alexander McQueen 轮番登场。这些老牌品牌秀无一不在品牌精髓的诠释上下足功夫,一轮看下来,不免让人感慨一句,果然非常的“ Westwood ”、 “ Paul Smith ”和“ McQueen ”啊。

Vivienne Westwood (红标)

作为相对更低价的副线品牌,Vivienne Westwood (红标)没有主线品牌设计得那么张扬和戏剧化,但是这些实穿性更高的成衣在一番精心的造型和搭配后,还是能展现一些设计师标志性的“不管不顾”的个性。

实 际上,也许这是 Vivienne Westwood 最看重整体秀场造型设计的一季了,因为据设计师本人在接受时尚媒体 Vogue 采访时的表述,这一季的秀款样衣在意大利生产时用错了颜色,于是她需要在妆法和造型上格外努力,以期能挽救这一失误。所以,如果以往 Westwood 会通过设计探讨诸如全球变暖、政治议题等热点大事,那这一次可以说她把重心更多地放在了自己的设计本身。

从最后的呈现来看,无论是颜色、格 纹的使用,还是版型和面料的选择,又或是细节的处理,Westwood 都采纳了非常传统和安全的方案,品牌特征明显,与往季延续性很强。当然,你也可以质疑,为什么以往几季的一些单品又在这一季亮了相,可这就是所谓的“经典”啊,不是吗?

Paul Smith

固守经典的还有英国设计师 Paul Smith。

从被印在邀请函和开场前被投影在秀场大屏幕上的那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再到这一季设计上被反复用到的那个类水滴型的图案,Paul Smith 是在借鉴过去的自己——那只苹果曾出现在其 1982 年的设计系列中,而那个水滴型印花则更是早在其 70 年代在英国诺丁汉开店时就被印在了上架的丝巾上。

整个系列在剪裁和用料上都追求精致和质感,比起使用正当红的那些潮流元素并作出突破,Paul Smith 应该认为让女性美得端庄、优雅、精干就是最大的时髦。瞧,这就是老爷子谢幕时自信的微笑。

Alexander McQueen

Alexander McQueen 的表现也非常合情合理。

这一季,设计师 Sarah Burton 依旧在围绕品牌的核心——概念和剪裁,来展开设计,看得出她很希望能保持住品牌为人所知的魅力。

概念方面,她希望讲述一个梦游的美丽女人的故事,在故事里,没人分得清现实和梦境,只知道这是一种谁也不愿意轻易去突兀破坏的美。于是,观众可以看见这个系列里蝴蝶、手表等图案反复出现,薄纱、蕾丝做成的胸衣、连衣裙也有很高的出镜率。

至于剪裁,一开场 Burton 就用一组黑色外套展现功力。随后,那些小耸肩的蕾丝百褶连衣裙,再到此后的长西装、大衣外套,包括裤装,也都非常好地展示了 McQueen 在剪裁上的实力。

另外,Burton 还在这场成衣秀展现了 McQueen 高级定制中时常表现出的“重工细做”的能力。走秀后半段时,几件像极了高定秀款的礼服裙轮番亮相。

是不是有一种在看汇报演出的感觉?事实上,这是 Alexander McQueen 13 年后首次将女装成衣秀迁回品牌的故乡英国伦敦,因此看得出 Burton 对此格外的用心,甚至于也许用敬畏和小心翼翼一类的词来形容她这次的表现也不为过。要知道,这次她选择的办秀地点正是她20年前协助 McQueen 本人办过秀的地方,个中意义不说也很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