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市场上众人纷纷追逐的IP,有时候最多算作品牌,却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IP,可粗译为“知识产权”,而最有价值的解释则是:具有长期生命力和商业价值的跨媒介内容运营。美国的DC和漫威,都是成功的案例。
作者:曹钺
播出将近2个月,湖南卫视2016古装开年大戏《秦时明月》终于落下帷幕。
自人物定妆照公布以来,该剧就在粉丝群体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现在返回头来看,《秦时明月》在收视率、微博话题热度上不仅遭到了同档期《芈月传》以及后期网剧《太子妃升职记》的双双碾压,在口碑上豆瓣评分也一路下滑至4.6,动漫粉集体吐槽弃剧,首次收视人群不知所云,不得不说此次“IP改编”是一次失败的案例。
其实,《秦时明月》经过8年的打磨,已经逐渐形成了包括粉丝社群在内的成熟产业链体系。2015年,秦时明月系列第五部动画《君临天下》更新播出,手游《新秦时明月》上线,姊妹篇《天行九歌》紧张制作中,第一部《空山鸟语》获得市场认可。但就在这样的形势下,电视剧版的《秦时明月》却在口碑和收视率上酿成败局,确实值得反思。
秦时明月:八年磨一剑的超级IP
眼下,市场上众人纷纷追逐的IP,有时候最多算作品牌,却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可粗译为“知识产权”,而最有价值的解释则是:具有长期生命力和商业价值的跨媒介内容运营。美国的DC和漫威,都是成功的案例。
娱乐资本论曾发表过《究竟什么才是有价值的IP?》中,提到了“IP引擎”这个重要的概念。一个具有可开发价值的优质IP,应该包含由外至内的4个层级,它们分别是:呈现形式、故事、世界观和价值观。前期开发的层级深度决定了作品的价值,也决定了作品是否能成为真正的常青IP.
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来分析《秦时明月》动画,就会发现四个层次几乎一一吻合。在表现形式和流行元素上,玄机选取了“武侠文化”这一主体,并打出了“历史为骨,艺术为翼;中华文明,宏扬百世”的口号;在故事层面,则选用“英雄成长”的故事引擎,容易与同在成长期的青少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第三层的普世元素,则进入到开发IP的深层内核,对世间美好事物的追求,从来都是跨越时空地域的。
墨家弟子的众志成城,纵横双剑的惺惺相惜,天明月儿少羽石兰的青春萌动,亲情友情爱情正义尊严在这片云波诡谲的江湖里呈现出荡气回肠的故事传奇;对于第四层最核心的价值观,《秦时明月》则继承了武侠小说中一直弘扬的侠义精神,并在大时代的语境下通过人物的哲理式对话进行思考“何为侠者”,而这其中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而神秘的力量。
《秦时明月》2007年起登陆央视少儿频道,因其是国内首部长篇3D动画动画,电视台购片费远不够覆盖制作成本,加上收视人群与目标受众错位,所以影响力有限。09年中央打击网络盗版侵权,视频网站开始购买内容版权,秦时明月才开始在土豆、优酷上火热起来。
8年间,《秦时明月》几乎每2年才推出一部新系列,其动画的质量果然一部比一部细致。加之,超过1个亿的成本投入,最近方走上变现之路,这样“匠人精神”治下的IP,值得报以掌声与喝彩。
漫改剧之殇:“次元壁”并不是致命伤
《秦时明月》电视剧去年11月底开播,起始的收视率就不温不火,后来逐渐下滑并且触底,CSM50城的收视率竟然达不到0.5%,网络话题热度也完全被《芈月传》以及后来逆袭《芈月传》的《太子妃升职记》碾压,这其中有诸多的原因。
第一是接档剧的问题。《秦时》接档的正是另一部名不副实的大戏《云中歌》,该剧首播以来收视率不到1%,豆瓣评分直落3.5,在播放率和口碑上被同期被誉为“国产良心作品”的《琅琊榜》彻底碾压。电视剧接档就像跑步接力、火炬传递,前一把火烧的如此萎靡,后一把也难以翻身。
第二是平台选择问题。湖南卫视是当今各卫视中的佼佼者,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它的独播剧场依然有这样的自满和优势。暑期档的《花千骨》曾引发现象级热议,但是它的剪辑问题已经激起了民愤。今日头条上就有网友怒斥:“追了几个月,每集重播15分钟不说,还剪得乱七八糟,再也不会追湖南卫视!”随后播出的《云中歌》又全面遇冷,所以选择湖南卫视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第三是很重要的“次元壁”问题(注:本文的“次元壁”特指漫改剧时遇到的困难与阻碍)。漫改剧,指根据已有的动漫作品改编而成,运用视听结合的造型手段和真人表演为主的方式把动漫作品中的人物、情境、主题、情节扥要素经过再创造的电视剧,要求兼顾“动漫”和“电视剧”两者的艺术特点。然而二次元与三次元来自不同的媒介载体,这决定了两者本质上的差异。比如,二次元人物有更大的塑造空间,往往比较美观,表情夸张而丰富,而且具有天然的“萌属性”,这些都是三次元很难呈现的。
再比如,二次元的画面绚丽,人物特技神乎其神让观众大呼过瘾,这些电视剧中也很难通过真人实景去呈现,往往逃不了“五毛钱特效”的宿命。所以说分众作品要改编成大众传播的作品,转化率并不是百分百可复制的,最关键的是平台适应性的问题。漫改剧确实有难度,难免有“天雷滚滚”的风险,但也有佳作,比如《流星花园》、《粉红女郎》,都汲取了原画中的神韵,真人剧的出色演绎反而孕生了优秀的IP.
最后,最致命的的可能还是制作方的问题。电视剧开播前,唐人早早就晒出了主要人物的定妆及人设,果不其然引来粉丝们的吐槽。12岁的男主荆天明由24岁的蒋劲夫出演,大司命突然变了性,少司命拿掉了面纱,高冷的卫庄由“吕子乔”饰演让网友纷纷笑称“有跳戏的感觉”,而再次把高冷女神演成女神经的“小笼包”陈妍希再次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去年12月时,唐人总裁蔡艺侬接受了影视独舌的专访,谈到改编问题时说:“我没太去思考二次元、三次元,我觉得刻意用一套理论术语去探讨应该怎样怎样,没必要。如果思考太多,你的创作一定会被牵着鼻子走的。创作就是创作,跟着人物和故事走,怎么样好看怎么样来。
此次电视剧进行了许多创造性改编,相信会是一版有新意的《秦时明月》。“谈到电视剧特效时,蔡艺侬则表示:”因为动效的量太大了,要做细就得花很多时间。《秦时明月》我们做了九个月还没做完,现在还在做,要分批交带子给台里。‘五毛特效’的戏都是因为后制时间太紧,未必是人家不舍得花钱。有一种做法我们也在思考,就是尽量在剧本里把动画量减低一点,少而精。“
所谓的“创造性改编”,结果就是,赤练与虞姬变成了一人,赵高和东皇太一变成了一人,墨家巨子与燕丹变成了两人,卫庄哭哭啼啼,端木蓉泼妇骂街……人物的篡改,情节的倾覆,失去了哲理台词、恢弘场面与精致配乐,《秦时明月》的武侠之魂也销匿无踪。最终眼前这部片成为了仅带IP壳的三流同人剧,一个让粉丝无比陌生的故事。唐人没有看到的是,对于《秦时明月》这样一个已经运营8年的超级IP而言,原作形象已经在粉丝心中扎了下深根,自以为是的“创新”对观众来说如同芒刺在背,而IP作品又极其注重粉丝的忠诚度。最后,秦迷月饼们选择了无视。当一部作品连争议也无法掀起时,那它就彻底没有价值了。
《三体》中有这样一句话:“弱小和无知,都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唐人影视:古装大户的下坡路
唐人在业内的声誉是不错的,尤其以古装剧见长,当年胡歌、刘亦菲的《仙剑奇侠传》一炮而红,实现口碑和收视率上的双赢,开创了制作游戏改编剧的先河。但是近些年,唐人影视却似乎开始走下坡路。《轩辕剑》引发了多方争议,而《步步惊情》则没有延续首作的佳绩,《风中奇缘》也直线遇冷。与此同时,数量庞大的解约事件成了和盛产古装、能捧新人的标签一起成了唐人最为外界熟知的标签。
娱乐资本论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指出,唐人的“影视+经纪”模式是一种错误。而在好莱坞,法律要求,制作公司和经纪公司一定是分离的。因为制片人肯定希望演员越便宜越好,压越低越好。而经纪公司是争取片酬越高越好,公司提成也高嘛。可是像现在中国放在一起,那谁亏呢?肯定是演员亏。
“捧红一轮新人,新人和公司撕逼解约出走,然后只有再捧新的人……”唐人目前就陷入了这种恶性循环之中。此次出演《秦时明月》男主天明的蒋劲夫,也正深陷解约纠纷之中。所以有传闻称“蒋劲夫戏份被删,男一变男七”,虽然唐人出面辟谣,但内部的不和谐之音已可窥见。
《秦时明月》堪称唐人影视史上最大投入之作,但是如今做古装不比从前,市场更加饱和,对手更加强势,竞争日趋激烈,明星、剧本、导演、后期方方面面缺一不可。2015已有《琅琊榜》珠玉在前,唐人还面对着同档来势汹汹同为古装的《芈月传》,压力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却选择颠覆原IP,加班加点赶出一部开年大戏,败局在一早就已定下了。
玄机科技当时选择影视改编授权时,摆在面前的选择有唐人、于正工作室和欢瑞世纪,当他们以千万级授权卖给唐人时,粉丝们正长吁一口气。令所有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呈现出来的《秦时明月》竟然结合了于正“雷死人不偿命”和欢瑞“五毛钱特效”的特色,狠狠打脸。
当然这事儿不能全怪玄机科技。资本永远具有逐利性,以为找到IP就找到了灯塔,而中国文化产业的现实是将依然并长期处于方兴未艾、野蛮生长的时期。毕竟,伟大如刘慈欣,也早早把《三体》版权卖给了毫无经验的游族影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