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火遍大陆的台商,为何朱立伦、蔡英文、宋楚瑜都不放过它?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朱立伦、蔡英文、宋楚瑜三位候选人在诸多方面南辕北辙,但在对一家本土企业的态度上,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

 |  华商韬略

文/华商名人堂 骁君阁

2015年11月27日,曾在台湾掀起滔天巨浪的“顶新国际集团问题油”一案,由台湾彰化地方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包括集团四大董之一的魏应充在内的6位涉案人员全部被判无罪。

消息一出,全台愤怒。正忙于抢夺民意的朱立伦、蔡英文、宋楚瑜也第一时间发声,对判决结果不满,声援检方继续提起上诉。

依靠“康师傅”在大陆食品饮料乃至餐饮业红及半边天的顶新,到底有怎样的发家史,又做错哪些事,让台湾社会对它如此不依不饶?

一碗面吃出来的顶新霸业

顶新由台湾彰化一家小油厂发展而来,执掌集团的魏应州、魏应充、魏应交、魏应行四兄弟,被台媒称为依靠填饱中国肚子闯出顶新霸业的“魏家F4”,并给予“魏家四兄弟,让世界看见:手足同心、齐力铸金”的评价。

顶新的前身,以生产蓖麻油为主的彰化鼎新制油厂,由四兄弟的父亲魏和德1958年创办。20世纪80年代,魏和德去世后,兄弟四人在“分工分业不分家”的原则下继续经营,并一步步发展至今日一个康师傅就媲美一个娃哈哈的水平。

大陆,是魏家兄弟的福地。他们是最早到大陆投资的台商之一,也是在大陆赢得最多的台商之一。早在1988年,他们就筹资前往大陆发展,由老四魏应行操盘,先后于北京合资成立顶好食用油公司、于济南合资生产康莱蛋酥卷。

那期间,魏应行雄心壮志,但这两笔生意都被他做成了只赚吆喝不赚钱。不到3年,带来的1.5亿新台币就亏损过半。就在他几乎要铩羽而归的当口,一次旅途中的遭遇让他看到新曙光,继而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在北京开往通辽的火车上,正为前途恼心的魏应行,打开一碗从台湾带来的方便面,一杯开水下去,泡出一个新气象:车厢里不少人都被这种自带塑料叉和料包的碗装方便面吸引了,甚至有人闻香而来,问这种面多少钱,哪里能买到?

人们如此喜欢这种方便面,这一定是个好生意。发现“新大陆”的魏应行,星夜兼程赶回台湾,向哥哥们提出在大陆做方便面事业的想法。

方便面对顶新来说,也是个新鲜事物。魏应州听完几个弟弟讨论来讨论去的意见后,先是淡淡地说了句“不熟的东西,我们不要做。”然后话锋一转,给这门新生意定了调:“但是,不做也不熟啊!你没有去实践,怎么知道做不好!”

1992年8月,魏氏兄弟投资800万美元在天津设厂,开始了在大陆的方便面生意。后来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康师傅很快成为全国方便面市场的老大,甚至一家独大,市场上也出现越来越多以“康师傅”命名的产品,从小食品到饮料等等。

如今,顶新仅一碗方便面起家的康师傅控股,就已是年营收超过百亿美元的巨无霸,再加上德克士、味全、全家(FamilyMart)等事业,顶新算得上是大中华区最大的吃喝商业集团,魏家兄弟也因此迅速从台湾商界冒起。

不是随随便便的成功

顶新的成功,得益于正确的市场定位,也源自魏家兄弟的“手足同心、齐力铸金”。这包括:敢闯敢干,不屈不挠,善于纠错,一旦方向对了便不伸懒腰不稍息,一口气干到底的精神与能力。

魏应行在大陆的前两笔生意失败,祸首是看错了市场。推顶好香油时,他在央视的广告是“用顶好清香油,顶有面子”,售价是散装油的3倍;而做蛋卷,他卖到20元一盒。

但当时的中国老百姓,“里子”都成问题,谁会追“面子”高消费?还有一个巨大的策划失误就是:即使有人高价买面子,也不会选“吃进肚子看不见”的食用油。

到后来做方便面,他们及时吸取了教训。当时,大陆的方便面,要么是品质差几毛一包的低端货;要么是品质好,却价格高到5块、10块的进口货。魏家兄弟认真调研后,把自己的产品定价在一块九毛八一碗,瞄准中端市场这个最大的空白,打出猛拳,一击而中。

总结“康师傅”和“顶好清香油”的成与败,魏应行说,“它们印证了做生意的两个思路,前者是我有,然后去推销,失败了;后者是有需要,我去做,成功了。”说得再透一点就是,生意要成功,要以需求而不是以自己的供应为先导。

这种善于纠错的能力与品质适中贯彻于顶新的发展中。1998年,将康师傅控股上市的魏应州,斥资过百亿新台币收购了味全,但因亚洲金融危机来袭、前期借债过猛而陷入财务危机,被迫向日本三洋出售康师傅33%的股权才渡过难关。

事后,魏应州不但以“是人祸,不是天灾”“没经验,少年得志”对自己进行深刻检讨,而且自行“降级”,将董事长职位交给老二魏应交,自己则只负责康师傅方面的事务,“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1996年,顶新收购德克士后,也一度投资太猛,管理跟不上,两年内将近1/3门店亏损。但1999年,他们及时调整战略,避开肯德基与麦当劳,强攻二、三线城市并开放加盟,如今已成为门店数仅次于肯德基的快餐连锁龙头。

魏应州务实、低调、强悍,“获利就是企业最好的公关”“应对市场快速变化必须快、狠、准”“大家都说我现实,但其实不是我现实,而是社会现实、财务报表现实!”这些都是他著名的经营口号,言语间彰显着务实与霸气的风范。

“快、狠、准”可谓魏应州推动康师傅夺得霸主地位的最贴切写照。起初,弟弟们都坚持要先在天津及周边夯实基础再进军全国,但魏应州利用一切猛打猛冲,3年内完成了全国布局,4年内将康师傅成功上市,继而快速称王、一家独大。

方便面攻城略地的同时,魏应州还于1995、1996年踏入糕饼、饮料领域,完成吃与喝的大布局,并且从一开始就往“闭环”生意上做,自建纸箱厂、PSP碗厂甚至面粉厂等配套产业,追求更高的绩效,也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

正是靠着“快、狠、准”,康师傅才迅速在“山中没有老虎,至少是没有大老虎”的格局下,快速成就了中国食品饮料龙头的地位。现在想想,如果行动稍慢一点,视野稍窄一点,胆子稍小一点,这片江山恐怕就不会是他们魏家的了。

魏家兄弟一口气干到底的精神,体现在事业扩张上,也体现在业务执行上。创业初期,魏应州每早七点上班,夜里十二点多才会离开。他曾晚上11点打电话到员工家里,听到对方已经睡了,他感到非常不可思议,追问道“怎会这么早就睡?”

顶新在业务细节上的追根究底也非常人能及。推出康师傅时,他们调查了上万样本后才决定首推红烧牛肉面,并对调料包锯齿都做了“每个细节都想到了”的研究;包括起“康师傅”这个接地气又透着专业范儿的名字,也是费尽了心思。

兄弟们的配合也让顶新胜人一筹。四兄弟中,魏应州强硬、沉稳,进取心强,果断利落;魏应交能说会道,善于交际;魏应充低调、敏锐;魏应行最为开朗,交友广泛。他们的这些特质和能力聚集并互补,成了媒体眼中的超合体力量。

这个超合体的力量,也让众多外资企业都向魏家拱手称臣。2011年,百事可乐把在中国的一切卖给康师傅,换取其5%的股权。此前,三洋食品、伊藤忠商事与朝日啤酒也都加入其阵营,而且都是出钱出资源的纯入股,经营管理全部由魏家说了算。

而全球第三大零售商英国TESCO,则以约50亿元人民币,买下魏家创办的乐购作为进入中国的开始。魏家拿到这笔钱后,回到台湾进入房地产领域,还成了“台北101”这座当时全球第一高楼的最大股东,一时风光无两,全城仰望。

“不真不诚”激怒的“不依不饶”

顶新在台湾的厄运,从2013年11月开始。当月,食用油厂商大统长基被曝在油品内掺铜叶绿素,顶新旗下的味全、正义公司则被曝曾向大统购油,激起不少公愤,但当时身兼味全集团董事长的魏应充出面道歉后,事情归于平静。

事后看,道歉的顶新并没有引以为戒。于是,大事儿接踵而至:2014年9月,强冠公司被曝在油品中掺馊水油,而味全被曝采购了该款产品;10月,味全被曝通过前员工成立的公司购进不合格油品,卖给下游厂商和消费者。

一年内在同一问题上连曝三起事件,而相当长事件内顶新却边道歉边申辩,甚至还不服气地搞反击。其中包括:在公司官网发表四兄弟联名的“三个相信、一个说明”,强调媒体报道失真,顶新已“刻意大力隐忍”,并大喊“还我清白”。

态度如此傲慢,甚至嚣张,但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问题。这彻底激怒台湾各界,一场场从政府到民间、旨在声讨与围剿顶新的“灭顶”行动浩浩荡荡地展开,最终掀起滔天巨浪。曾经风光无限的魏家,仿若一夜间成为台湾的全民公敌。

潮水般的声讨中,感到事儿大的魏家这才紧急行动,试图挽回损失,但却发现:纵然付出百倍的努力,也无力回天了。即使连夜拿出30亿新台币成立食品安全基金将功补过,换来的也只是很多网民“想花钱洗白”的更为愤怒的声讨。

于是,当2014年10月30日,台北、彰化、高雄及台南地检署以诈欺、伪造文书、违反“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等罪名,同步侦结起诉魏应充等人时,舆论一致预期魏应充应判30年有期徒刑,会创下台湾食品安全史上量刑最重的记录。

其间更有台北市议员王世坚,痛批“魏家贩售黑心油等同杀人,四兄弟共同经营事业,犯意犯行应属一体”,并赴台北地检署,说要控告顶新魏家4兄弟杀人罪,同时,还打出“顶新魏家谋财害命、人神共愤罪大恶极!”的牌子。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舆情前提,当2015年11月27日魏应充等被判全部无罪,才导致群情哗然——几乎全台湾都不答应。首先是各地检署检察官不服,表示一定要继续上诉,继而是媒体的再深究、市民“秒买秒退”的再“灭顶”。

朱立伦、蔡英文、宋楚瑜,也急忙发声争夺民意,表达不满,支持检方再上诉。朱立伦说“判决对执政党来说一定是一个伤害”;蔡英文称“判决让社会非常失望,甚至是愤怒及不安”;宋楚瑜则直言“这让人民对司法的信心大动摇”。

由此可见,即便再诉再判顶新无罪,顶新及魏家兄弟在台湾,也已是大失民心。

李小龙曾说,如果一个人敢于承认错误,那么一切的错误都会被原谅。而台湾对顶新的不依不饶,除了油的问题,恐怕更多的还是对魏家处事态度的不满,是大众至今都没有看到他们认错的真诚,或者感受到他们的忏悔。

他们为什么这么顽固?

或许是他们觉得自己已有不容低头的尊严;或许是他们真的不认为这是个多大的问题;再或者是他们心存侥幸,更或者是他们已习惯于征战的心态,把对自己的一切反对都当成战争来打。

但无论哪种原因,其傲慢姿态都是不断怒火上浇油的祸首,这也是他们留下的最大教训。

当然,这件事闹得那么大,很大的原因也在于它发生在台湾。是相比大陆而言,台湾民众更重的维权意识,以至于到今天依然对此不依不饶。如果放在大陆,事情可能是另外的局面。多大点事儿啊,媒体炒两三天自然就消停了。

或许,这种台湾和大陆的差异,也正是生意重心在大陆,思维和作风也已更习惯大陆(而不是台湾)的魏家兄弟,居然在自己的老家被搞得这么惨的根本原因。

幸亏,他们还有大陆这个大市场、13亿同胞宽广的胸怀,以及“百炼成钢、百毒不侵”的强健体魄,为他们继续提供着天空海阔的吃喝商机。

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