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A股熔断机制,在第一个交易日就相继触发5%、7%两档阀值,熔断闭市,直接收盘。怎么评价2016年首个交易日A股两次熔断?本期好问邀请弥达斯金融总编辑李辉解答A股熔断机制。
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A股熔断机制,在第一个交易日就相继触发5%、7%两档阀值,熔断闭市,直接收盘。怎么评价2016年首个交易日A股两次熔断?好问是界面旗下的问答频道,我们邀请各路大神做客在线回答网友提问。在这里,可以发现各种有用的答案,遇见有趣的人。本期好问邀请弥达斯金融总编辑李辉解答A股熔断机制。
谢刚:第一天就启动了熔断,请问李总如何评价A股的熔断机制?
李辉:熔断在A股的首次亮相以这种形式出现,我想是绝大多数人没想到的,包括我本人。毕竟影响股市的几个核心因素在节前节后并未发生大的变化。但是熔断出现这种连续击穿两级阈值的情况,却并不意外,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我们的熔断推出本身就是一种拍脑袋行为,不仅没有严格科学的论证,且存在明显的弊端,即本身有涨跌停和T+1交易,再设置熔断内在逻辑上是不通的。这次熔断可以说给上层一个狠狠的耳光,不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买单的最终还是咱小老百姓。
深呼吸.qqYJwAe:熔断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而实际往往引发暴涨暴跌的并不在这些品种里,所以今天照样千股跌停,哀鸿遍野没得救。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李辉:关于熔断标的指数的选择,此前市场曾有争论,比如有人建议用中证500指数更有代表性。不过我个人倒是认为,综合市场影响力,覆盖市值等因素,沪深300指数仍是较优的选择。比如美国选择的是标普500指数,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的指数,其他市场也差不多。熔断本身并不意味着没有千股跌停,因为7%这个指标本身就内含着大量跌停,否则不至于此。当然,还是我一贯的观点,在有涨跌停的情况下,熔断本身意义确实不大。
龙力:李老师,您好,请问如何看待熔断和涨跌停板的磁吸效应?
李辉:这个问题很好!今天的熔断很大程度上是磁吸效应所致。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未实行熔断机制之前,我国的A股市场上已经存在因涨跌停板造成的磁吸效应,而由于熔断对于全市场的巨大影响和压力,产生的磁吸效应强度远大于个股涨跌停板的磁吸效应。同时由于我国熔断机制的中国特色,比如设置两档阈值过于接近,磁吸效应会使得指数接近这些幅度时就发生加速实现,从而增加了达到这些涨跌幅的概率和速度。此外,熔断在股指期货市场带来的期货、现货涨跌幅限制不一致,也造成复杂的连锁磁吸效应表现和其他问题。具体分析可参考弥达斯(midasjr)推荐的专业分析文章,相信能在很大程度上解答您的疑问。
ronghui:请问推出这样的机制的目的何在,对于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甚至更合理引导市场走向的体现在哪里?在哪几个方面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
李辉:目的无非是官方口径的那么几个,诸如缓冲、冷却、排查异常等原因,我也认同,但是对这个手段本身只能呵呵。正如我前面所说,由于这是瘸腿的熔断,所以必定无法实现预期目的,并且由于A股强大的羊群效应和磁吸效应,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强化扭曲A股本就不顺畅的定价机制,并在暴跌中践踏投资者。保护中小投资者,监管机构必须从根源上着手,理顺基本的定价机制,上市退市要市场化、常态化,树立信息披露为核心的上市公司监管机制,加强监管执法,违法必究,让违法者倾家荡产,营造股市健康良性的环境,使得中小投资者有相对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机会。但是,我想说的另一个方面是,投资者也必须要对自己的资产负责,提高自己的信息甄别能力,具备基本的投资常识,不要犯低级错误。须知,天助自助者也!
本期好问嘉宾:李辉我是李辉,弥达斯金融(微信号:midasjr)总编辑,先后供职于《中国经营报》、和讯网、上海证券交易所。10年媒体工作经验。熟悉证券、期货、基金业务,擅长政策和公司类评论报道,为何设置5%和7%两级阈值?熔断期间如何下单和撤单?为何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就会出现如此暴跌?暴跌与注册制、熔断机制有关吗?欢迎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