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化杂糅西方价值,迪士尼左右不讨好。
文|网视互联 猫叔
IMDb评分5.6,豆瓣评分4.7。
迪士尼巨资打造的《花木兰》,还未在中国上映,就遭遇了滑铁卢。迪士尼憋着劲要来个“中西方通吃”,然而现在的结果是外国人不买账,中国人不待见,两边不讨好。
木兰故事源于中国,是好莱坞拍摄的第一个中国文化IP,也是迪士尼公主里少有的女性英雄形象,上映前中国观众对此抱有着极大的期待。
然而目前电影还没在国内正式上映,已经有7万+人打出4.7分的差评,热度还是有的,但口碑已经崩塌。
不得不说,“花木兰”是个好IP,此前迪士尼动画版《花木兰》耗资7000万拿到了3.04亿美元的票房,并入围了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多项提名,拿下了安妮奖10项大奖,可谓名利双收。此次真人版迪士尼更是拿出了十足的诚意,2亿美元的制作费创造了迪士尼真人版公主电影投资的最高纪录,刘亦菲、巩俐、李连杰、甄子丹等华裔明星担纲主要角色,可谓诚意满满,可是为什么真人版《花木兰》却被中国人嫌弃呢?
花木兰,跟迪士尼其他女性角色形象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漫长的历史中,女性都处于附属的地位,所以反映在童话或者民间故事里,女性常常都处于被拯救角色,即便是在迪士尼动画里,比如《灰姑娘》《白雪公主》,亦是如此。甚至“迪士尼公主”成为了迪士尼的女性形象合集。
然而,木兰的形象颠覆了迪士尼经典故事中英雄救美的传统模式,是男权社会里少有的不被拯救而是拯救他人的女性英雄形象。这样的人物形象和魅力是可以跨越时代的。
动画版《花木兰》的成功,中国本土对于花木兰IP的认可,再加上近年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票仓所表现出的市场潜力,以及花木兰身上所体现出的难得的“女权意识”,都让迪士尼认为做真人版《花木兰》时机已经成熟。
迪士尼在真人版《花木兰》中,以中国的典故作为素材,注入了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将东西方文化进行融合,电影中的花木兰独立自主、机智勇敢,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并且勇于追求自由和幸福,这是典型的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反映了西方的价值观。
花木兰的故事最早见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以宣扬忠孝的名义传播的。而忠孝之意的背后所蕴藏的朦胧的未被直接捅破的女性意识,在好莱坞版的《花木兰》中被刻意放大甚至强调。
于是花木兰从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代表变成了拒绝传统礼教崇尚自由式的女权代表,从孝道典范变成了女权典范。
然而这只是迪士尼的一厢情愿,并不是女人比男人勇敢比男人有智慧就叫女权。
“花木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事业,并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样的故事具备女权主义的因素,但花木兰本人却并不是女权主义者。
花木兰参军并不是以女性身份作为出发点,或者为了争取平等的“权利”,她只是代父参军,是家庭因素让她参军,所以就女权而言意义不大。
即便是为了迎合“女权主义”上价值,其实也无可厚非,不过《花木兰》对于“花木兰”这个人物的刻画确实不算成功。
影片的核心价值可以用“忠勇真”三个字形容,而且重点落在“真”上,花木兰被女巫引导最终认清自我,女性意识和个体意识觉醒,最终拯救国家。可是无论是花木兰选择面对自己女性身份的动机,还是军队接纳花木兰女性身份的过程,都处理的非常简约近乎潦草,以至于很难让人产生共鸣。
9月10日,《花木兰》在微博首页广告“寻找当代花木兰”,旨在将木兰精神与当代社会女性相结合,将遥远时代的木兰拉回到我们身边,以求引起更广泛的共鸣。
为此,还刻意将影片中的“忠勇真”,解释成了“忠于责任、勇于改变、真于自我”,以此来靠近当代人的价值观念。然而效果并不理想,网友似乎并不买账,除了官方引导发布的内容外,网友自发内容寥寥。
中国的影视剧,向来是提倡尊重历史的。虽然“花木兰”属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人物,其历史原型尚有争议,严格来说并非历史人物。但在大家普遍的观念里,花木兰类似于民族英雄,替父从军的故事应该发生于南北朝时期。
而《花木兰》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却很难说做到了尊重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
比如,祠堂里面竟然挂了大红灯笼、军营门口摆着两个门神塑像、木兰家住的竟然是明代时期才出现的土楼,李连杰“傅满洲式”的造型……诸多细节都成了网友吐槽的热点。
而预告片刚出来,“花木兰妆容”就上了热搜,有网友吐槽“像极了第一次化妆的我”。这种妆容是否属于额黄妆或晓霞妆暂且不论,结合影片中李连杰等其他人物形象,在大多数观众看来确实有丑化之嫌。
而且在中国古代这样的冷兵器时代,好莱坞的影片并没有发挥出太大优势。战争场面、武打动作设计相比张艺谋、李安等国内大导的古装片都逊色不少。起码在中国观众看来,并没有带来太多惊喜。
甚至影片中能轻易地找到张艺谋影片的影子,开头土楼里的配色和装扮,有点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感觉,而花木兰带领小队人马奔赴皇城救驾的高潮戏份,与《长城》里面景甜带领着人马回宫救驾大同小异。
更让人发懵的是,影片竟然将花木兰的强大归结为“气”,而在练功的过程又类似于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最后又将巩俐饰演的女巫,解释为她的同类。这一切不仅外国人难以理解,中国人估计也是一脸懵逼。当然,这样的误解可能是因为翻译不当导致的。
不过,女巫(或者法师,名称其实不重要)这样偏西方魔幻的形象,放在一部具有东方历史底蕴的影片里,本身就让人觉得不伦不类。甚至让人有一种民族文化被曲解、被冒犯的错觉。这种感觉在动画版里几乎不存在,但在真人版里却显现了出来。
所以用中国观众普遍衡量古典历史影片的标准来衡量,《花木兰》不及格也就可以理解了。
从迪士尼开始选人,到千里挑一的面试大战,再到确定刘亦菲之后的营销乱斗,《花木兰》从来不缺热搜。
有网友统计,《花木兰》一部电影前前后后上了近100个热搜,就连其他演员去试镜都要放出来炒作。
此后,还经历了数次定档又撤档,每一次都话题满满。
在预告片曝出后,有网友感叹“从来没有哪部影片,能够在仅发布首支预告片时,就刷爆全网,真人版《花木兰》算是开了先河”,甚至还登顶了推特全球热度榜。
国内定档9月11日之后,网大版风格的海报也成了网友吐槽的对象。
很显然,迪士尼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噱头本身对影片口碑的建立并无实质性帮助。
电影预热营销确实足够火爆,也成功的提高了国内观众对于影片的期待值。这个时候,过度营销不过是在挥霍观众的信任。
尤其经历了一次次跳票之后,《花木兰》话题明显疲劳,再加上影片品质本身不达预期,导致此前的过度营销转变成了观众的差评狂欢。
经过一次次的定档撤档甚至无限期推迟之后,9月4日《花木兰》在迪士尼自家的流媒体平台Disney+上线,订阅用户需要花费29.99美元的租赁价格观看该片。而中国内地则定档于9月11日,足足晚了一周。
可能迪士尼高估了自己Disney+平台的防盗版能力。影片在Disney+上线4天后,《花木兰》高清盗版资源已经在国内的网络上铺天盖地。
从豆瓣评分人数来看,影片还没上映,就已经至少有7万+人看了盗版。
更要命的是,因为盗版是英文版,发生在中国古代的故事却讲着英文,这多少会让国人感觉别扭,而且很多字幕是机器翻译,比如“四两拨千斤”被翻译成“4盎司可以扳动1000磅”,这就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曲解,让《花木兰》的口碑急转直下。
作为中国IP,迪士尼对《花木兰》在中国的票房寄予厚望,然而第一批观众已经看了盗版。《花木兰》失去了第一批观众的票房,却收获了不计其数地差评。
9月11号《花木兰》内地上映后,中文原声配音版本或许会让整部电影和谐很多,再加上电影院观影的体验肯定会比手机上看好很多,所以《花木兰》的口碑或许会有一些上升,但已然不可能逆转。
《花木兰》制作成本2亿,参考迪士尼一般S级电影1.5-2亿规模的全球宣发费用,《花木兰》的全球票房收入至少要达到6-7亿美元才能收回成本。
截至9月6日,《花木兰》全球票房仅有590万美元,对于9个海外国家的小市场来说,这样的数据并不算太差,但距离《花木兰》的收回成本却是杯水车薪。
《花木兰》在Disney+的付费情况尚未公布,但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消费者在Disney+上的支出比《花木兰》开播前增加了193%,达到了1200万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Disney+所有用户的总支出,而非《花木兰》的线上票房。
接下来,《花木兰》的成败就在于中国市场。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情况不容乐观。这一次,迪士尼要让中国观众失望了,而迪士尼寄希望于中国市场的票房,恐怕也要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