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反攻银行 海通证券首开“资金归集”迈向超级账户

海通并非如同传言中获得“资金归集”的业务牌照,而是在原有的支付业务上的升级;业务启动后,用户可以单方向的将名下所有非指定银行的现金划转到证券账户中,实现支付的便捷化。

 |  李雪,马敏行

近日,海通证券经纪业务运营中心全面升级大支付功能,首次开通了“资金归集”业务。这项业务功能启动之后,用户可以单方向的将名下所有非指定银行的现金划转到证券账户中,实现支付的便捷化。

目前国内开通“资金归集”业务资格的券商,仅海通证券一家。不过,与券商经纪、自营等多种经监管层核准的业务牌照相比,“资金归集”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新业务资格种类。“事实上没有所谓的‘资金归集’业务牌照,这只是券商相关支付业务功能的升级,此类业务应该只能算是大支付功能中的一个模块。” 一位海通证券内部人士表示。

早在2008年,中国证监会就已经制定并颁布了第三方存管制度。遵循着“券商管证券,银行管资金”的原则,投资者的证券账户和证券保证金账户一直都进行着严格的分离管理。其中,券商只负责客户证券交易、股份管理和清算交收,并不提供交易结算资金存取服务。而商业银行则充当第三方存管机构,负责客户资金的存取与资金交收。

同时,按照目前的监管规则,沪市仍然执行的是(全面)指定交易制度。目前每个沪市证券账户对应只能托管一家指定银行,银证转账仅限于指定的一家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

而海通证券此次开通的“资金归集”业务,是将原来“只有三方存管指定的银行资金可以划到证券账户上”的规则升级,用户可以将所有非指定银行的现金划转到证券账户上,形成一个归集的作用。不过,这项“资金归集”功能只是单方向的,即客户能够将银行中的资金直接划转到证券账户中,而不能够从证券账户将资金划回除指定银行之外的其他银行。

客观上看,券商首例“资金归集”业务的开展,使证券公司建立自己的大账户系统的梦想变成现实,或能成为券商创新业务中重要突破口。不过也有个别中小券商人士担心,这类行业创新体制的尝试,或许只会在几个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国有券商中流行。

对此,沪上某私募投资经理表示,海通大支付体系的升级,主要目的就是引流量,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以开展后续的各项经纪业务。证券公司引入客户流量的手段,也不单只是依靠“触网”来实现,而是能够从客户体验的角度,真正在交易制度上实现创新和手续的便捷。

“与银行相比较,券商开通“资金归集”竞争力最大的是其金融消费的属性,这使券商具备了将来把股票账户变为一个‘超级银行账户’的条件,因为它等同于一张银行卡。”知名财经评论人宋清辉表示。

近年来,中国的证券公司正在寻找各种途径,把自己打造成具有现金沉淀功能的“投资银行”。资金归集牌照将使证券公司建立自己的大账户系统。打通资金划转通道后,券商希望将股票账户变为一个“超级银行账户”——除了具备银行卡的所有消费、支付、信贷功能外,还把股票账户、期货账户和资管账户集合起来,统一使用,并在金融消费属性与银行拉开距离。

2012年来,券商一直将资金账户作为最重要的创新突破口。除海通证券之外,国泰君安于2013年下半年率先接入了央行大额支付系统(HVPS),成为惟一一家接入HVPS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目的也是绕过银行的第三方存管,将证券账户直接与客户资金进行对接。

未来券商在经纪业务领域还能够有何种创新,尚不得而知。但海通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公司已经与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联支付进行合作,未来海通证券的客户将可以通过其自有账户支付如水、电、煤等费用,完成消费、购物、理财等多种体验,实现“支付”功能的真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