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自己的审美,坚持好行业的底线。
文|娱乐独角兽 肖晓
和「声音者」殷瑜的访谈,是一次极致的耳朵盛宴。充满磁性的声音,仔细斟酌的遣词造句,不时传来的低沉笑声,整个访谈始终保持着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偶尔说到尽兴处,他也会即兴模仿或还原一些声音状态。在他身上,声音者的专业、学者的儒雅、媒体人的担当,以及为人父的温暖,浑然一体。
全媒体时代成功撕开了配音圈的一道口子,只是相比行业工种内里逻辑被挖掘探究,市场更多窥见的是在边缘游走或者兴趣至上的非专业人群。从观众「最熟悉的陌生人」到如今的「非专业呈现居多」,很难说清这到底是不是一件幸事——不过对殷瑜来讲,绝对不是。
殷瑜并不是这两年市场中声名鹊起的配音演员之一,虽然他接连两年拿下了中国广告金狮奖最佳配音金奖,是东方、江苏等卫视的频道声,配音内容涉及纪录片、综艺、广告等多个领域,原本他更想「安安静静做个幕后工作者」: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与配音这个集天赋与爱好于一体的工作“痴缠”。
让他决心走到大众视线下的,是新媒体端逐渐被「臆测化」的配音。殷瑜闲暇时也会看短视频消解工作压力,但其中充斥的大量非专业人士对配音的展示,尤其是一些低俗化的表达,让这个在配音领域摸爬滚打十余年的专业人士感到了一丝焦虑:「我觉得需要一个人站出来讲讲真正的配音是什么样子的。」
配音该是何种模样?殷瑜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答案,或者说一言难以蔽之。他所谓的「站出来」,也不是好为人师的说教,而是以坦诚的姿态剖析自己在配音道路上最真实的感悟。极致热爱中留有锋芒与态度,没有过度渲染艺术也有商业原则,他坚持「站着把钱挣了」——这或许是成年人的理性,这句话也频繁出现在访谈中。
配音这条道路,殷瑜正在走出生命的长度。可能每个人小时候都曾握空拳假装是话筒放在嘴边,惟妙惟肖模仿电视里的人进行主持,但殷瑜却在这里燃起了关于梦想的火苗。
殷瑜的老家是在东海黄海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庄,到镇上骑自行车需要一个小时,订报纸可能都要滞后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他形容那里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看电视,成为唯一的消遣,他最爱的便是《正大综艺》《综艺大观》,正大剧场也是他小时候认为的“最带劲的存在”,仅仅是这两档节目就聚集了包括姜昆、赵忠祥、倪萍、杨澜等多个国内顶尖主持人。
这是一片模仿的沃土,种下了梦想的种子。年龄大一点之后,怀揣配音梦的殷瑜模仿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体育频道、中央电视台等都在其中。在殷瑜的描述中,这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他感觉自己当时模仿的很形象。话语间,他模仿起中央电视台的配音,感触良多。
没有一帆风顺的梦想,这个小火苗也曾短暂的熄灭过。读初中的时候,江苏广播电视学校在县城里招收一个名额,殷瑜与之失之交臂,并选择了师范学校学习画画,也曾有过关于画画的美好想象,比如进入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去做编导之类的。
让他放弃画画再次回归配音怀抱的,是在一名上海画家家里学画画的经历。殷瑜形容那段经历是回到了封建社会,而自己像个古代的门徒,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地级市电视台举办的《十佳荧屏秀》让他做出了决定,一首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他送回声音的舞台,并在毕业后顺利进入电视台成为主持人。一年之后殷瑜辗转去到南京电视台,生活逐渐走入正轨。
在电视台工作的三年,他拥有了不错的生活条件,但从早到晚枯燥的工作、一眼就能看到老的状态,让他感觉自己是个行尸走肉,甚至还一度轻度抑郁,易怒易哭。辞职成了唯一的选择,成为自由配音员的他开始给一些城市形象片配音,他误打误撞,成为互联网配音的第一代人,但当时他这样做也只是「为了维持生计」。
做着曾经想做的工作,或者说是「赚钱机器」,殷瑜并不快乐。改变他的是著名播音员李易老师在北京开办的学习机构,殷瑜毅然北上,开始思索自己的未来。学习结束后的一周,他在上海和南京之间来来回回,为自己选择一个可以扎根的地方。
而彼时时间已经进入2009年,最终他选择了距离家乡更近、资源更多的上海,为了不给自己退路,「我来了就不要回去」,他咬牙在上海买了一套房,真正开始背水一战。也是自此他的配音生涯逐渐步入正轨,并迅速在上海打开了自己的新天地。
背水一战绝处逢生,幸运女神开始眷顾他。刚到上海不久,江苏卫视方就有人联系了殷瑜,邀请他开始做一些频道声的工作;两年后,也就是2012年,和东方卫视的合作也正式达成。「他们需要一个更加年轻、洋气的声音。」
就这样,十年来他的声音始终陪伴着我们,从频道包装、宣传片到广告标版、跨年晚会宣传片等,都有他的存在。当然他也会为不同的频道寻找不同的声音风格,比如东方卫视背靠国际大都市,它的频道声凸显洋气国际化,而江苏卫视就更加温润大气。
十年之间,殷瑜参与了全国上百家电台的包装。「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我们的生命。好的声音,应该是有社会责任感的,比如发音是否准确、价值观是否正能量等。」他不主张过度追求声音个性化的表达,不能「哗众取宠」。
电视台合作之外,迎来大爆发的还有他的综艺配音版图。「有点脸红,我见证了综艺节目最井喷的年份」。作为配音圈的知名选手,殷瑜希望成为配音界的「万金油」,不断解锁各种声音风格也让他迅速在综艺场杀出一片天地。
据不完全统计,由他配音的综艺作品超过25档,其中不乏《最强大脑》《欢乐喜剧人》《蒙面歌王》等多元风格综艺。在殷瑜的回忆中,2015年到2016年这段时间,由他配音的节目包揽了各大频道,尤其是周末黄金时段,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同一时间段都在播出由他配音的综艺。
「凭本事吃饭」,殷瑜形容这个时间段,综艺井喷下市场对声音者的需求更加多元。而轻松掌握各种声音风格,尤其是对年轻活力甚至是鬼畜、悬念感十足等极其符合当下选秀综艺语境的声音风格的精准拿捏,也让其凭借《创造营2019》《这就是街舞》等爆款综艺杀入年轻人市场。
不过谈及综艺市场代表作,殷瑜从不掩饰对于《梦想改造家》的喜爱。「它是一个民生类真人秀,又有点纪录片式,我希望多一些人文关怀在里面,希望我的声音我说的话能够真正走到观众的内心。」他为这档节目选择的风格是娓娓道来式的唠家常,不打扰也不让人反感。
甚至于他不想用「匠心」来形容自己对于这档节目的钟爱,因为「俗了」。《梦想改造家》的播出是在夏季,他甚至会在为节目配音前沐浴更衣,希望自己身心都处在一种纯净干净的状态下,用声音去消解夏天的闷热,带给观众最纯净的视听感受。时光不负,殷瑜的声音早已是《梦想改造家》的标配。
商业广告和纪录片,是殷瑜职业生涯中的花开并蒂,前者带来了他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后者代表艺术追求和人文追求,是他未来仍然想要致力于深耕的领域。而殷瑜也从来并不避讳用声音赚钱,配音于他是爱好也是谋生手段,而这一点也体现在他不同阶段对纪录片和商业广告的不同侧重。
「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儿」,拆解来看便是年轻时候要有养家糊口的能力,行至中年温饱问题之余也要有自我的艺术追求。虽然殷瑜没有明确说明,但广告配音显然承担着早期养家糊口的功能,仅仅在新片场个人展示页面,由他配音的商业广告多达47个。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商业性压倒艺术性,在他看来广告配音应该是一次较量,既要符合产品调性满足客户需求,又要有自己的坚持无论是职业操守还是审美。而即使是广告,他也希望传达出来的声音像一把小锉刀,一点点锉进观众的心房,在他们的心尖上掠过一丝暖意。
「我希望发自内心让人感觉到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而不是刻意去渲染去征服感动。我的情感是充沛的,但我的表达是很轻的。」以助力他拿下金狮奖的怡宝广告为例,在殷瑜的形容中,广告中那份征服大众的浓郁情感和散文诗式的表达,最大的魅力在于它不是外放的而是坚忍的。
如今的殷瑜,面对各种广告配音早已驾轻就熟,而年龄和心态的变化也在作用于他的作品中。也曾是「设备控」的殷瑜在长白山徒步临时租住的酒店茶几上,窗帘一拉围了个圈,以便携设备完成了腾讯20周年的宣传片,当然在此之前他已经反复录制了多个版本。
偶尔会喝口小酒的他在面对酒产品广告配音时也别有心得,水井坊的广告配音更是被他自评「完美」,尤其是其中对于中华传统底蕴的传递。「白酒的广告真的是一种饱读诗书的状态,一种长者睿智的状态,或者说是上帝视角,那种微微醺的状态下,很多的东西都需要融合在里面,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
「配音需要一个人有相对的阅历,相对的阅读,相对的才华,相对的气质,方方面面综合在一起,更多是你自身的天赋,你的声线音色能否驾驭这个产品,你的风格是否多元等。」无知者无畏,而越是深耕其中,殷瑜对于配音的理解也就愈发深刻,当然不仅限于广告配音。
相比广告的驾轻就熟,在纪录片领域殷瑜自谦「新人」,虽然他也有《戚继光》等代表作。他没有过多去谈及自己的作品,而是站在行业发展的长线上,分析纪录片配音从过去的腔调十足、恢弘壮阔到当下平实接地气表达背后的时代变迁,也在此间为自己寻找一方天地。
他用来举例的是这两年大火的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其中的配音并不专业,甚至普通话都不标准,但恰恰是那种人间烟火味征服了大众。——而这是专业选手如何凹造型都难以达到的效果,「因为你的声音已经有刀砍斧劈的痕迹了。」
当然殷瑜的这段话并不是为了推举非专业配音或是如何,相反他更明白无论是哪种风格,最终都是要契合时代变迁,紧跟时代潮流。「接受并拥抱它,然后坚持自己的审美以及原则性的东西,这也是专业者需要做的。不能全部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或是丧失自我,那就是一种悲哀了。」
谈及未来在纪录片领域的发展,殷瑜只说了一句:在我个人职业生涯里,希望纪录片能达到曾经做广告配音的境界,因为好的纪录片是能够作为文化遗产百代传承的。
除此之外,市面上越来越多的有声产品也吸引了殷瑜的目光。他在影视剧配音、广播剧领域的布局,也已然在进行中。走出舒适区,对各种声音产品持续探索,是他现在的方向。
和殷瑜的交谈一直很舒服,就像他的声音一样,温暖陪伴润物细无声,他的故事也是缓缓道来不疾不徐,只是但凡谈及行业发展或是畸形业态,便会感受到温暖声线中传递过来的态度,温暖但也有力度。
殷瑜一定是个好父亲,「女儿」是频繁出现在访谈中的关键人物。2013年,也就是他刚刚在上海打出一片天地的第三四个年头,他开始疯狂咳嗽,本人更是对此讳莫如深,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留给三四岁的女儿一些「有声记忆」。于是他一边咳嗽一边录制亲子类文章,这也奠定了之后他在亲子类产品上的布局。
所幸那只是老天爷开的一个玩笑,在做医生的母亲的建议下他做了微创手术,但这次经历也让他明白工作需要取舍。七年后,殷瑜稳居配音领域头部,多元化配音版图战绩赫赫,亲子、游戏、有声小说等布局渐入正轨,人到中年的他再次面临考验:这是一个从业者的呼吁,一个父亲的自白,一个媒体人的担当。
「可能我们没有科学家这么伟大高尚的事业,但也要有自己的担当和坚守。」人到中年的殷瑜,很喜欢的一句话是姜文的「站着把钱挣了」,相比毫无底线多挣钱,他更希望挺直腰杆正气一点,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孩子,老老实实的出一分力赚一分钱。
回到配音行业,影视剧市场刮起的偶像风潮,也盛行于广播剧领域。新媒体时代下从业者良莠不齐、从业门槛低等乱象也都在困扰着行业发展,而被「百万调音师」和「外行」支配的论调、人工智能的来势汹汹,也在打击真正埋头深耕配音领域人的热情,甚至是抢占他们的生存空间。
不可否认的是,粉丝经济已经进入到配音行业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配音行业,声优偶像等新事物如雨后春笋不断冲击这这个行业。配音的考核标准开始从实力滑向了流量。粉丝经济充斥着整个市场,想把行业推向另一个方向。
配音行业的未来,充满着变数,也让殷瑜的工作模式发生改变,行业的曝光度越来越高,配音演员走向台前变成了大趋势。这个殷瑜口中尚是一座「孤岛」的行业,在出圈的路上难免跌跌撞撞。
「坚守自己的审美,坚持好行业的底线,把自己经营好,就不会惧怕任何外来的侵袭,还是希望大家拧成一股绳」。殷瑜是自豪和自信的,他坚信有温度有灵魂的声音是无可取代的。
「努力在不同领域做到极致,发挥自己的价值,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