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迅速发展并占领市场高地的情形下,数字化、多功能、互动式的智能手机将是未来手机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势所在。而随着手机硬件的升级与完善,它所能支持的处理速度和效果不仅与平板电脑差异不大,甚至越来越接近电脑。
手机自其诞生以来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仅在用户数量方面,从发明电话至2001年,固定电话花了125年的时间,才将用户突破至10亿,而移动电话只花了21年就在2002年底达到了同一水平。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于2012年10月发布的报告,全球七分之六的公民都拥有手机,已经确认的手机用户达60亿,仅中国就占约有10亿的手机用户[1]。手机通讯网络的发展至今经历了从1G到4G的三个时代。
1978年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成功研制出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并于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到了第二代(The 2nd Generation, 2G),手机网络幵始采用数字信号,主要采用GSM、CDMA、PHS等制式,通话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手机终端也开始具备一部分数据处理和接收功能,比如GPRS (General Packa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WAP (Wireless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以及各种Java程序等,极大地推动了手机功能的发展以及手机的普及。目前全球市场运用的主要是第三代(The 3 rd Generation 3G)移动通信技术。
覆盖全球的3G网络已基本建成,包括WCDMA、DMA2000等标准的电信网络已经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进入商业运营阶段。这一代技术的主要特征是能够实现在不同数据环境下不同速度的数据传输,能够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提供移动多媒体服务,高效利用频段资源,数据传输速度大大提高。人们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需求推动着通讯网络向以超高速无线网络为特点的4G发展。
一、手机终端的历史变迁
随着移动互联网接入技术以及电子制造业的发展,手机推陈出新的速度很快,且购买终端和使用移动网络的价格越来越低。手机在发展过程中,其“通讯功能将渐渐被淡化,新闻传播、娱乐游戏、移动虚拟社区、信息服务等附加功能不断增加,继手机上网、手机游戏之后,手机小说、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新业务都己出现[2]。手机的网络化——即手机转变为用户数量最庞大的网络接入设备——成为网络时代的最大变革。
对于“手机”概念界定,个人移动多媒体可谓准确涵盖了移动通信终端的新身份。它不再是有线电话的延伸,而是集音乐、视频、游戏、相机、影视以及多种拓展应用为一体的多功能设备。在与互联网连接后,手机在网络的即时性方面功能被放大,成为真正意义上强大的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可以不夸张地说,在手机上网成为常态后,手机就是网络。近几年来,苹果ios、安卓等手机操作系统,正朝着更为人性化的用户体验方向发展;同时,智能手机发展日趋成熟,移动、联通等各大网络运营商纷纷与手机厂商合作,推出智能合约机。
其中,以千元智能机为代表的安卓手机更是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在这种智能手机迅速发展并占领市场高地的情形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数字化、多功能、互动式的智能手机才是未来手机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势所在。
随着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向平板的方向发展,以及屏幕越做越大的触摸屏手机的流行,人们可以日益感受到:手机与电脑之间的差距在日益缩小。且随着手机硬件的升级与完善,它所能支持的处理速度和效果不仅与平板电脑差异不大,甚至越来越接近电脑。
硬件上,手机生产商们纷纷在CPU、主频、缓存、内存等固件的配备上展幵竞争,这些传统被用于电脑配置的名词不再只是电脑的专属,同时也成为衡量一台手机性能的关键参数。双核、甚至四核处理器已经被应用于手机产品,而一些高端手机所能达到的主频速度、处理能力,甚至己经超过一些传统的电脑产品。在保罗·莱文森眼中,“从长远看,互联网可以被认为是手机的副手。
身体的移动性,再加上与世界的连接性一手机赋予我们的能力——可能会具有更深远的革命性意义,比互联网在室内带给我们的一切信息的意义更加重大”[3]。可以想象,在未来互联网应用体验高度发达的情形下,手机与电脑的界定之争将没有意义,因为集互通消息、获得讯息、娱乐消遣、便利应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终端设备将会诞生,或许在今天的手机、平板设备中,我们己经可以窥见这种终端的雏形。而手机,仅仅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称谓。
二、互联网对手机传播的影响
手机诞生之初,只具备简单的电话、短信功能,它所承载的是人与人之间即时的、互通信息的需要。在技术的革新中,手机发展成为个人移动多媒体平台,它的功能显然超越了人们最初的设想。因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手机的传播特质受到其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功能性的影响。在当前的情形下,移动互联网业务对传统手机传播模式有着颠覆式的改变,可以说,移动互联网主宰了手机是否能完成多种复杂传播形式。
从简单的通话、短信,到手机上网、各种复杂应用,手机传播经历了从人际传播向大众传播等复杂传播发展演变的过程,而这一转变是以移动互联网为界的。移动互联网在特质上,自然而然也承袭了互联网的一些特点。手机移动互联网初级阶段是以浏览型服务为主,用户更多依赖手机浏览器访问互联网;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丰富多彩的功能型联网软件(或称为客户端)逐渐为大众所接受。
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质相比,网络传播具有复杂性,而它的复杂性主要是由非线性、动态性的传播过程,开放而无周期规律的传播时间,以及参与者在结构上的相似性以及互动性所决定的。其中,对传播效果带来突出改变的是网络传播主体在总体上的平等性,即俗称的网民“草根”性。这一特质,让网络成为一个可接近性高、人人可参与互动的平台。
手机最初的B2C传播模式与盈利模式与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密不可分。媒体机构依掌握有相当强势的话语权,可在议程范围内对用户进行信息传播。这是由于在相应时间里,以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没有获得新闻采访权,因此在内容上严重依赖传统媒体、缺乏原创性造成的,海量内容的获得是建立在吃传统媒体的“免费午餐”的基础上的。
这一阶段,手机传播模式集中在以“手机报”为代表的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形式。手机平台是一种无内容的新介质,仅仅是传统媒体发布内容的一种载体,由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挑选适合这一平台的信息内容,并通过电子载体传达给受众。手机在向个人多媒体终端发展过程中功能不断丰富,并受到网络自媒体的发展的强大影响,因而产生了 P2P传播模式。
这种以媒体机构为“媒介”的点对点传播模式,为用户带来了更具交互性的传播体验。通过微博、SNS、即时通讯等应用的传播,信息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迅速传播,并可与电脑网民在内的网众产生强有力的互动,从而形成集群效应,影响传统主流媒体,主导舆论。正如学者何威所说:“网众传播中的信息流动,并非完全由其行为主体即网络化用户决定,从头到尾按照其意愿发展,而是始终处在各种社会力量的不同程度的控制之下。
网众传播的领域中,各种社会力量互相争夺对信息流动的控制权,信息在互动与合力下流动。不同利益群体的权力博弃也在此过程中发生” [4]。手机传播形态的变化始终伴随着这种权利竞衡,普通网众、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乃至营销策划公司,都站在各自利益的一边推动着信息流动,网络舆论在多方因素的介入下也因此生成。
三、手机传播方式的探讨
媒介的发展与信息传播方式、乃至人类的生活始终密不可分。纸张没有被发明创造之前,口耳相传、烽火相传成为人们互通有无的重要手段;造纸术让文字的保存和传输变得方便,书籍、报纸等纸媒让更多人能获知最新的讯息;电视的发明曾让世人惊叹,它兼有了广播等以声音为传播内容的媒介、以及电影、杂志等以画面传播的媒介的功能;互联网的出现又让电视錯然失色,因为通过它人们可以完成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看电影、看书等多种行为,因此它也曾被冠以“元媒介”的头衔,亦即一切媒介的媒介。
手机诞生之初是以单纯的电话、短信等方式的人际传播为主,却因其移动性、即时性的特点改变了以往人际传播的所带来的时空限制。当3G等网络接入技术的发达使手机上网变得普遍,网络时代的上传、“晒”精神获得空前普及,以智能手机为主的手机新媒体获得了如微博、即时通讯等多种功能,这种功能性的转变,让手机的即时传播特性被放大。可见,手机媒介本身的重要讯息在于,它不仅改变了人类对时空的认知,更从传播方式、传播地位与影响等方面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一)手机的即时传播
在传统媒体为王的时代,从事大众传播的是专业的、特许的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在长期的发展中掌握了专业的传播技术与资源。而自互联网诞生后,任何一个具备上网能力的人,从理论上而言都有利用网络传播信息的机会,并有可能使自己发布的信息影响到其他网民,如果这个群体足够庞大,就产生了大众传播的效果。从网络上最初的论坛、聊天室,到以搜索引擎、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Web 2.0崛起后,贴吧、博客、播客、主页等成为公众发表观点、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再到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即时媒体兴起后,全民参与到一场即时化、人对人的实时传播中来。
国内学者方兴东认为,即时网络(Now Media)是继Web 1.0和Web 2.0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阶段(见表2-1),它的关键词是“即时化”,即时网络是以大规模同时在线的网民的实时互动为基础的互联网应用[5]。
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使越来越多的信息正以“实时流”的形式散发出去,它正改写着信息以网页为主要承载方式的模式。特别是在以手机为中心的微博、微信大行其道以后,即时信息正以每秒数以万计的速度喷涌,在即时网络时代,“人就是媒体”的理论得到了充分演绎,实时互动让网络中存在存在群集现象被放大,通过那些和网众所在的群集中的节点相连的节点,信息的传播和反馈变得高效。
微博、微信这种在一个媒体平台中实现多种互动循环所能引发的整体效应令人吃惊,并正引领者包括传统网站、社交平台等形式的媒体在内的实时动态信息趋势,使整个网络的动态属性日益明显。
(二)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放大时空一体性
加拿大传播学者伊尼斯在其经典专著《传播的偏向》中提出传播的时空偏向性的概念。伊尼斯认为,传播媒介的性质往往在文明中产生一种偏向,这种偏向或趋向于时间,或趋向于空间,它被称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和“偏向空间的媒介”[6]。
在此方面,手机的确消除了时空距离对我们的束缚,改变了人类和世界的关系。这种功能在手机媒体的发展历程中,不仅没有消失,而是在网络化使其功能发展的日益丰富多样化中获得了拓展。以网络为代表的全球化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地球村”的概念自互联网时代己经诞生,它确切地形容了在网络影响下地域等空间概念的缩小。
网络传播技术使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们可以同时关注同一事件,距离不再是问题,时间压缩了空间。美国学者哈维1989年提出“时空压缩”的概念,认为瞬间传播减少了信息跨越空间所需的时间,从而使得时间和空间“坍塌”时空压缩的结果就是时空的一体化。3G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手机与因特网的随时链接,将最成功的时间技术与空间技术紧密结合。
手机智能化发展、网络化进程,使得手机的“随身在线”不再是梦想,更加强化了手机沟通的即时性和跨时空性。由于媒介形式的演化调整着时空偏向性的维度,手机媒介的网络化使其媒介的时空偏向性朝着时空一体性方向发展。空间上,手机彻底打破了媒介的地域性,让传播距离消失;时间上,手机的即时传播特点“纠正”了网络媒介的时间偏向。
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手机的媒介化表现,彻底粉碎了时间与空间的分离,还原了时空一体的本来面目,使手机与网络的媒介性质在相互融合得到了空前的释放。这一特点使我们的触觉更敏感、感知距离更远、眼光更具有渗透力。
(三)传播“碎片化”
“媒介、信息与传播构成了大众传播生态。媒介提供载体,信息提供意义,传播提供内容。传播的过程是媒体选择的过程,是信息意义变化的过程。传播是媒介与信息的流动,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与媒介与信息的环境共同构造了一套传播系统,一种传播结构”[7]。手机传播生态中,手机作为载体,其媒介特点影响了包括信息、传播结构在内的整个系统特质。
手机传播充分表现出“破碎化”的特点,这种破碎化特质,是结合手机媒介特质后,信息破碎化、时空零散化、传播分散化的结果。以手掌之上的手机作为载体,注定其传播内容将受到屏幕尺寸、使用时间的限制。屏幕尺寸限制了用户单次可获得信息的长度,用户的操作习惯决定了手机屏幕适宜呈现篇幅较短的信息内容,且长期以来手机用户对短信的使用惯性使得他们更倾向编写较短的讯息。微博、微信以短小精炼的内容非常适合在手机屏幕上呈现,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传递消息、阐述观点、表达情感。时空的随机性与破碎化也决定了手机传播的“碎片化”。
手机沟通影响了我们对时间与空间的认知:空间不再是单一的空间,时间也不再只是时、分、秒的时间,而是分离的、片段的、多重交迭的。用户使用手机的时间充满随机性,且往往很零碎,需要能迅速获取信息的核心内容,或能随时打断、下一个零碎时间继续阅读或观看。这种在使用状态之间的即时、迅速切换,让手机传播充满了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时代,网络的破碎化不仅体现在传播形式的多元性,也由于网络传播突出的个性化特征使传播的受众本身也被传播形式所‘分割’而变得分散和零碎化” [8]。
例如,一些手机应用目标人群多为女性,而男性在使用偏好上更倾向动作类游戏、时政类、经济类新闻等;年轻手机用户喜欢尝试符合他们群体特点的个性应用,而中年用户可能不会主动挖掘尝试一些新应用程序。诸如此类的使用偏好结构性差异,导致不同特性用户之间的“数字鸿沟”。此时,形成有效传播的前提就必须关注每一个细分群体的个性化特点。
“网络的破碎化使信息的传播可以从迅速传递到迅速衰竭,从集中传播到非集中传播更明显,传播效果更不可测,大众传播变为小众传播,小众传播变为分众传播,分众传播变为个众传播,而这些非大众传播反过来又构成新的大众传播,这中间的信息被不断地分流、不断地整合、不断地强化、不断地减弱,网络传播给我们呈现出一种信息无处不在的景象”[9]。
而在分众化所导致的手机传播人群“碎片化”结果中,分众的意义最终在于聚众。“一个深刻把握分众化传播特征的传播者必然会看到这种碎片化之下的真正社会含义,就是在“分众”背后新的“聚众”需求。“分”---意味着从面目模糊的庞大社会总体人群中,分出清晰有个性特征的小族群;而“聚”---则是将有共同价值追求、生活模式与文化特征的众多个体,以某种传播手段和渠道平台聚合到一起”[10]。
先细分,后聚合,这种看似碎片化的受众特性,让媒介开发者们从媒介特质明确、细分目标传播对象,以最小的传播代价获取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特质决定了形式的新颖性远高于内容的新颖性,而人们关注形式多于关注内容,形式大于内容,甚至形式就是内容己成为共识。
以往,网络等媒介中信息的生产者为吸引眼球不遗余力地成为“标题党”,而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人都可成为信息的生产者,“眼球”是稀缺资源,因此迎合受众口味的内容每分每秒都在海量生产。在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如此短暂的阅读时间中,浅阅读成为主流。这种现状所将带来的影响是可怖的,因为当人们习惯了浅阅读的思维方式,其思考问题和发散思维的能力都将大大减弱。
尤其是在当下青少年群体接触手机、网络设备的年龄越来越低龄化的情形下,手机这种使用频繁的物品会在他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养成上产生影响。从长远来看,这些习惯性行为可能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个人移动多媒体终端的手机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査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203/P020120709345263447718.pdf,2012-09-14.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宄报告[EB/OL].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ydhlwbg/201211/P0201216518463145828.pdf,2012-11-18.
[3] [美]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 何威.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5]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朱海松.网络的破碎化传播——传播的不确定性与复杂适应性[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
[7][9] 胡启明.微博:传播社会主意核心价值体系的新途径[J].新闻世界.2012(6):41.
[8] 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传媒观察.2008(10)
[10] 尼尔森在线研宄.谁在使用社交媒体?中国社交媒体受访用户研宄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6a2G64133687e21af5a962.html, 2012-7-15.
本文摘自《微媒体与新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