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华盛顿邮报》评出了2015年度最棒的10本书

《华盛顿邮报》评选的年度十大好书近日新鲜出炉,界面新闻整理出表单和推荐词,以飨读者。

 |  Michael Kozlowski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我和世界之间》

Between the World and Me,作者:塔-那西斯·科茨(TA-NEHISI COATES)

推荐词 | 在美国种族冲突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动荡的时刻,《我和世界之间》关于美国的种族问题的阐释是发人深省的。相较于其他新书,它更加残酷地指出:“种族主义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体验……它驱动大脑,阻塞呼吸,撕裂肌肉,摘取器官,粉碎骨头,坏掉牙齿。”作为一名贫民窟的黑人,科茨的青春“在全世界面前变得赤裸裸,在枪支、拳头、刀、爆炸、强奸和疾病面前手无寸铁,毫无反击之力”。在书中,科茨说他对于自身生命安全的恐惧正渐趋麻木。这本书斩获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奖项是众望所归:国家事件契合了作家的愿景,一个成熟的作家被这一宏大主题所震慑,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到了极致。

2.《黑旗——伊斯兰国的崛起》

Black Flags:The Rise of ISIS,作者:乔比·沃瑞克(JOBY WARRICK)

推荐词 | 2004年,一个约旦暴徒以阿布·穆萨布·扎卡维(Abu Musab al-Zarqawi)的假名在伊拉克建立了“基地组织的分支”——伊斯兰国。从中东地区到法国巴黎,激进的伊斯兰圣战士在全球范围肆虐。在《黑旗》一书中,普利策奖获得者、《华盛顿邮报》记者宙比·沃里克(Joby Warrick)介绍了扎卡维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为什么自2006年扎卡维身死后,他依然对伊斯兰国产生着长远的影响。在这本书之前,也曾有过一些关于扎卡维的传记,但沃里克讲述的故事更加深入。最重要的是,沃里克向我们展示了那些残忍却又必须了解的细节——关于那些美国和约旦政府犯下的过错和失误,是如何让这个大字不识的暴徒成为恐怖主义的超级巨星,又是如何将中东地区推上了宗教暴力的不归路的。

3.《阿伦的书》

The Book of Aron,作者:吉姆·谢巴德(JIM SHEPARD)

推荐词 | 1942年夏,华沙犹太孤儿院里将近200位饥饿的儿童被德国士兵驱逐,装进了开往特雷布林(Treblinka)的火车上。作者谢巴德发挥想象,结合大量史料,在这部著名的小说中再现了华沙孤儿院的生活,讲述了一个贫穷的波兰男孩和孤儿院看守、儿科医生雅努什·科扎克之间的深厚友谊。小说中,少年叙述者面无表情的言语中渗透着微妙的紧张——既不可爱,也不让人感到厌烦。阿伦转述的故事就仿佛是他的亲身经历:“第二天早上,我的父亲叫我起床”,他说,“因为战争开始,德国人已经入侵。”他所在的小镇陷入地狱。虽然《阿伦的书》对制度性罪恶的刻画冷酷无情,但坦率地讲述了英雄主义的复杂面向,以此赋予我们更多勇气。

4.《命运与权力:乔治·W.H.布什的美国奥德赛》

Destiny and Power: The American Odyssey of 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作者:乔恩·米查姆(JON MEACHAM)

推荐词 | 乔恩·米查姆的老布什传是一个巧妙的设计。它实现了对第41任美国总统这一主体在历史背景下和现代语境中的还原,尽管是通过肯定的方式,而不是颠覆主流观念的认识。在米查姆的讲述中,布什确实缺乏一种意识形态视野,他对国内政策的掌控能力远逊于对国际事务的处理能力,他得益于来自家庭的影响,却至今仍活在前任的神话以及他儿子戏剧性的政治生涯的阴影之中。米查姆的细节描写卓越,写作方法巧妙,又有幸接触到了老布什日记,由此很好地把握了他在任期内关键时刻的内心活动。米查姆巧妙地在书中表达了这样一种看法,老布什没有被任何被认为是污点的东西所阻碍,他一直在努力满足国家的需要。作者表述说,相比对权力的追求,老布什更加追求一个特定的步骤,使他得以完成为国家服务的理想,实现获胜的强烈野心——这正是这本大部头著作每一页所讲述的故事。

5.《命运和暴怒》

Fates and Furies,作者:罗伦·格罗夫(LAUREN GROFF)

推荐词 | 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类的《命运和暴怒》一书,横跨几十年,越过几大洋,覆盖了从贫穷到富裕的整个范围,讲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婚姻故事。作者在前半部分编造了Lancelot“Lotto” Satterwhite的幸福生活,他是佛罗里达一个富裕家庭的可爱儿子,想要当一个演员。他的妻子Mathilde长期被贫穷和孤独折磨,心甘情愿地担负起鼓励这个自恋、易于绝望的年轻人的苦差事。格罗夫灵活的创作风格如印象派一般,传达着对于已逝时光的感觉,或是繁复地体现Lotto夸张的意识。行文过半,格罗夫从“命运”写到“暴怒”,我们看到,在真实的Mathilde和丈夫想象的Mathilde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这名女性成了一位像安提戈涅一样决绝、像美狄亚一样残忍的人。

6.《未来犯罪——万物关联,人类脆弱,我们怎么办》

Future Crimes :Everything Is Connected, Everyone Is Vulnerable,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作者:马克·古德曼(MARC GOODMAN)

推荐词 | 欢迎来到犯罪技术的美丽新世界,在这里,劫匪已被黑客替代,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上网者都是受害人。古德曼,前警察,未来犯罪研究所(Future Crimes Institute)创立者。他通过这本书揭示了最新的犯罪行为和恐怖主义间谍情报技术,并展开了讨论。他举了无数网络犯罪的例子:一个在乌克兰注册的机构曾销售所谓“全新类别”的杀毒软件,后被证实为是一款用来实施犯罪的软件。甚至连人体也能被黑客入侵——研究人员曾成功黑进一个起搏器,不仅能读取患者的保密信息,还能向病人心脏施以电击。在最后两章,古德曼给出了限制这种新型犯罪的建议,并呼吁我们拿出应对流行病和公共卫生问题的态度,来应对网络安全危机。

7.《小生活》

A Little Life,作者:汉雅·柳原(Hanya Yanagihara)

推荐词 | 汉雅·柳原这部小说是国家图书奖小说类的入围作品,她通过非凡的、意味深长的细节,阐释了人类的极致苦难。在小说的开篇,四个年轻人搬到了纽约。他们彼此相亲相爱,若隐若现的明亮道路铺展在每个人眼前。尽管汉雅把人物设置成了手足兄弟,但叙事迅速集中在了其中一名叫裘德(Jude)的男子身上。他是一个有着神秘过去的孤儿,曾是美国联邦检察官办公室的一位助理。尽管裘德深陷性虐待和心理虐待之中,但他努力掩饰这一切——这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冲突。正如《小生活》所描绘的,只要裘德愿意,朋友的爱是可以拯救他的。通过对数十载生活的考察与审视,汉雅·柳原所深刻呈现的人物角色令人鼓舞又让人绝望。

8.《黑人之土:一部回忆录》

Negroland:A Memoir,作者:马戈·杰弗逊(MARGO JEFFERSON)

推荐词 | 作者马戈·杰斐逊是一位非裔美国女孩,来自一个有钱、有人脉、追求卓越的好家庭。她曾就读于芝加哥一家私人实验学校,毕业于布兰迪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后在《纽约时报》工作,在那里她获得了普利策评论奖。她大部分时候都免受种族主义的刺痛和对于自尊、机遇、希望的险恶攻击。她的父亲是一个儿科医师,她的妈妈是她口中的“社会名流”。但她的盔甲依然薄弱,多年来,她一直试图平复自己作为一个特权阶级小孩的不安。她写道,“黑人之土(Negroland)是我对于一个美国黑人居民区的称呼。”那里的居民无比警觉,害怕因被视为成功人士,而挑起白人的愤怒。所以,他们自豪却又小心翼翼,谨慎地生活,从不得罪别人。 “黑人之土”无关原始的种族主义或被讽刺攻击的恶棍,它描述了那些微妙而细致的假想和轻蔑,他们削弱了人性,造成了心理的伤害。

9.《纯度》

Purity,作者: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

推荐词 | 正如旧著《纠正》(The Corrections,2001)和《自由》(Freedom,2010)一样,弗兰岑再次以一个家庭入手,以深刻的智识放眼全世界,将我们带入了一系列巧妙连接的情节之中,这些情节集中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议题。通过描绘穷苦丧父的皮普(Pip)希望渺茫的成长过程,《纯度》调侃式地明白表露了作者狄更斯般的野心。为了至少部分逃脱母亲的穷困潦倒,皮普接受了一份位于玻利维亚丛林中的流氓网站的短期实习,这个网站暴露了公司和国家的肮脏秘密。这一网站的领导是个网络活动家,他在东德的经历读来就像一部惊悚小说。消化这本将近600页的大部头需要非凡的毅力,不过《纯度》的写作完美、平衡而流畅。弗兰岑对于核武器和新闻业的道德妥协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颇具挑战性的观点。

10.《欢迎来到布朗斯维尔》

Welcome to Braggsville,作者:T. 杰罗尼莫·约翰逊(T.GERONIMO JOHNSON)

推荐词 | 这个异常滑稽的故事刺痛了美国政治的每一根神经。阿隆是个有礼貌的白人青年,来自佐治亚州布朗斯维尔,在高度敏感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貌似是个南方老实人。在一节历史课上,阿隆提到他的家乡会在每年的爱国者日以表演的方式来重温内战,整个小说就由此展开。一项聪明至极、充满冒犯的灾难性计划诞生了:阿隆和三个朋友回到布朗斯维尔,导演了一场虚拟私刑。作者约翰逊善于去除我们固执的缪见、揭露人们的诡计,揭示假装把建立在绑架、强奸和酷刑的文化当做教养和荣誉典范的错位。但是“欢迎来布朗斯维尔”并不是一味反对南方,它也同样讽刺了自由主义的自以为是。

(评选:Book World Reviewers,插画:Julia Roth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