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终身不婚可能性的同时,对老年生活状态的担忧必然随之而来。
文|橙雨伞公益
在老年孤独生活这一刻板印象中不大被提及的男性,面对的困境恐怕更严峻。
“不婚不育保平安”这句话,在网络上越来越常见。
且不谈背后法律和制度残缺的原因,这句话的流行也反映出,当代女性对婚姻在人生中必要性的反思,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最近有报告显示,我国女性对性别平等的思考,远远领先于同年龄男性。
思考终身不婚可能性的同时,对老年生活状态的担忧必然随之而来。
我国社会生活样本的可见性相对单一,大部分人对老年生活的印象,还停留在与伴侣相伴,或同子女共同生活上。
“少年夫妻老来伴”这句老话,也体现了我国对婚姻生活重要功能之一的预期是老年相伴。而“孤寡老人”这种词的频繁使用,更加强了人们对独居老人必然孤独的刻板印象。
图/《桃姐》
样本的缺乏也让讨论失去方向。目前网络对老年独居的讨论,要么来自身边个体,要么来自影视作品。
个体案例走两个极端,一是老年没有婚姻子女的束缚,自由快乐,二是老年突然后悔未曾组成家庭,感到孤独。
影视作品给予的参考多数也过于梦幻,很难作为实际参考。而一些清醒尖锐的影视作品,在让我们觉得解气、受到激励的同时,依然难以排解自身身为普通人,能否最终活得如此通透的不安。
对于对婚姻没有太大渴望,希望尽量保持独立的部分女性来说,老年生活状态的不确定,难以避免地,成为她们在坚持自我路上的焦虑。
陈乔恩分享自己的孤独与焦虑
那么,从更大的数据来看独身人士,尤其是老年独居的生活,总体情况又如何呢?
相关研究早已总结过独身生活与普遍印象的不同之处,以及一些独身带来的意外好处。
比如,独身并不意味着经济拮据,搭伴生活也没有想象中节省开支。一份超过2000多人的调查发现,实际上有伴的人才更经常遭遇经济问题。密歇根大学2005年的一个研究还发现,独身者做的家务比已婚者少。显然,一个屋子里人越多,要做的事也就越多。
单身的人还会拥有更多朋友。
麻省大学2006年的研究指出,平均下来,独身者比有家室的人更善于维系和朋友邻里的关系。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直接指明,陷入热恋会让你失去大概7个朋友。而单身让人想要建立连接。
单身者,尤其是女性,其实拥有所有对她们来说重要的连接,并不是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孤苦一人”。就像心理学家和作家贝拉·德保罗所说,单身从来不是the one,而是the ones。
另外,独身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独身者普遍身材保持更佳。究其原因,大概是个人健身计划不容易被伴侣和家庭琐事打乱。
针对独身与年龄大的样本调查,也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地方。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老年生活必定和孤独相联系,实际上,调查发现,年轻人更频繁地表达孤独。这多半是因为年轻人的社交网络尚不稳定,并且处在人格形成阶段,对同辈群体的依赖更强所致。
这么说吧,虽然大众总在强调老年女性易孤独(好侧面凸显婚姻对女性的重要性),甚至也有部分研究发现这个现象,但我们常常忽略女性寿命更长、导致女性成为寡妇的几率更高这个因素。
日本女子乐队KBG84,成员平均年龄超过80岁,被日媒称为“最接近天国的日本偶像团体”。
另外,性别角色规训给女人带来的唯一一个好处,是让我们对社交这件事没有隔阂。
我们天生被期待更适合社交,也不会因为社交而自我否认。这也让女人们更擅长通过社交,来远离孤独带来的伤害。
与此相反,在老年孤独生活这一刻板印象中不大被提及的男性,面对的困境恐怕更严峻。由于性别角色的规训影响,男性比女性更少表达孤独,因为男性气质可能受损。
而随着社会发展,BBC今年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男性实际上比女性更经常感到孤独。另一项早前的研究更发现,男人对男性气质的认同,可有效预测其对孤独的感受。
总的来说,随着年龄增长,社交网络的固定和三观的稳固,我们会比年轻时更少感到孤独。
老年的我们可能已经十分擅长独处,甚至像迈克罗夫特(福尔摩斯的哥哥)那样,认为“社交距离”实际上是一种幸福(嘻嘻中年人的我现在就已经这么觉得了)。
而比起女性,男人们,尤其是对男性气质认同更强烈的那部分,恐怕更要对孤独感带来的影响早做准备。
当然,对孤独的感受和对社交的需求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大概会举出一些个体反例。这里只是从整体趋势上给予一些方向,希望准备独身的现代女性们,能够较少受社会普遍印象对女性独居者看法的影响。
有时,孤独并非来自你自身的感受,而是来自他人的目光和社会比较。
参考资料:
Borys, S., & Perlman, D. (1985). Gender differences in lonelines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1(1), 63-74.
Lasgaard, M., Friis, K., & Shevlin, M. (2016). “Where are all the lonely people?”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high-risk groups across the life span.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51(10), 1373-1384.
Lau, S., & Gruen, G. E. (1992). The social stigma of loneliness: Effect of target person's and perceiver's sex.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8(2), 182-189.
Okun, M. A., & Keith, V. M. (1998). Effect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ocial exchanges with various sources o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younger and older adults.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53(1), P4-P20.
Blazina, C., Eddins, R., Burridge, A., & Settle, A. G. (200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sculinity ideology, loneliness, and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difficulties.The Journal of Men’s Studies,15(1), 101-109.
Nicolaisen, M., & Thorsen, K. (2014). Loneliness among men and women–a five-year follow-up study.Aging & Mental Health,18(2), 194-206.
Barreto, M., Victor, C., Hammond, C., Eccles, A., Richins, M. T., & Qualter, P. (2020). Loneliness around the world: Age, gender,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onelines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10066.